島上書店讀後感相關作文20篇

《島上書店》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602字

瑪雅說,書店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三歲的瑪雅,小手輕輕滑過它們,稚嫩的聲調嚷著:“早上好,雜誌!早上好,書籤!早上好,書本!早上好,書店!”在書店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瑪雅,聰明可愛,熱愛閱讀,周圍是關心這些事物的人。AJ作為書店老闆,也是收養瑪雅的爸爸,因為瑪雅他的生活重新充滿了責任感和生命力。“一開始他覺得是快樂,而後才知道就是愛。要命的愛。”

有書店的地方才是一個地方。愛麗絲島上只有這麼一家書店,書店老闆AJ历經痛失前妻、高價藏書被盜之後一蹶不振,他打算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但瑪雅帶來的愛與活力,讓他覺得是這個孩子改變了他,開始在乎一個人,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有關的人與事。AJ也因此重拾勇氣,和出版社的銷售代表阿米莉婭走到了一起,即使他們一開始見面並不愉快。正如警長蘭比亞斯說,“生活中每一件糟糕的事,幾乎都是時機不當的結果。每一件好事,都是時機恰到好處的結果。”

你的整個人生都取決於你被留在什麼店裡。確實成長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命運。在小說中主角們也因為島上書店這個聯結而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AJ临終前對女兒瑪雅說,“我們讀書而後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我們並不孤單。”閱讀是為體驗各種命運而提供無數的可能性,閱讀與愛不再讓一個人成為一座孤島。

島上書店讀後感 篇2

讀後感 ,1174字

“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在學校書店的貨架上,這樣一句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便在書店買下了這部名為《島上書店》的小說……

沒有被自己的眼光辜負,一翻開書,便被此書的目錄所吸引,小說以多部小說的名字作為自己每個章節的標題,也就是每個章節都會圍繞著這一章節前面所引用的的一部小說的片段來展開,但文章會對所引用的小說的內容隻字未提,可當我沒讀完一個章節時在反過來細讀引文,細細琢磨便發現了其中的韻味——章節的主題與引文的主題往往相似或者完全相反……不僅僅是小說的寫作方式令我大開眼界,小說的充滿萬丈溫情的故事及其字裡行間中所流淌的真摯積極的情感也讓我手不釋卷……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A。J。費克里的中年男性,他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著一家書店。命運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書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內心淪為荒島……就在此時一個孤兒被送至書店中,意外地拯救了陷於孤獨絕境中的A。J。,成為了他和親人朋友之間的紐帶,為他的生活帶來了轉機……這則美妙、動人的故事,關於救贖與轉化,讀完後它在我的胸中迴盪了許久許久。

“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後就不孤單。我們並不孤單。”這是我最喜愛的文中句子。是啊,茫茫紅塵,芸芸眾生,我們是茫茫人海中小小的一滴,因為從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愛,我們會獨來獨往,然而就是因為獨來獨往,才讓我們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有一天,我們會驅車上路。有一天,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會遇到ta。我們會被愛,因為我們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單。所以我們會選擇不再孤單下去……讀書能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讀書能使我們不再孤單。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物質需求遠遠沒有精神需求那麼強烈的時候,我們便會瘋狂的去找方法來充實自己,而最好的方法便是讀書了……為了不孤單,所以我們選擇了讀書。或者說我們讀書是因為我們需要讀書。

有時書本也要到了適當的時候才會引起我們共鳴。一生中,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們的人生陷入僵局,我們的內心淪為荒島,而此時我們所渴求的,是救贖與轉化……這正是這一部關於生命、救贖及第二次機會的小說的主題。有趣、溫柔、感動人心,不時提醒著我們閱讀與愛的理由……

這本書提醒了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付出與接受的意願,能夠拯救陷於孤獨絕境的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會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來人生便會變得美好而遼闊……

島上書店讀後感 篇3

讀後感 ,670字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這句寫在帶上書店陳舊招牌的平淡語句,是否引起你內心的波瀾,盪漾你的平靜的心湖。

男主Aj中年喪妻,無端遭竊,唯一值錢的藏書不翼而飛,靠著酒醉生夢死,脾氣暴躁,十分不招人的待見,直到一個兩歲的女孩從天而降,被遺棄在他的書店裡,收養女童,從而改變了他的一生。之後與出版社銷售員結婚,命運將島上數人維繫在一起,譜寫新的愛恨情誼。因為改變與堅持,閱讀滲入島上的每個角落,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甚至生命的軌跡。例如:因小時候被老師定義為不愛讀書而不讀書的警長蘭比亞斯也在時不時探望被棄女童的同時,愛上了閱讀,甚至最終與男主的大姨子伊斯梅寡婦共度餘生。

這本書的語句簡潔,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繁複的句子,一切發生的像是那麼平常,那麼的自然,或許也正是它的獨特所在,自然又不失溫情,情感與手法,都恰到好處。

“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在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中,沒有人是孤獨的如果你感覺到孤獨,只是你還沒有找到與你興趣相投的人,AJ認為這世界上沒有人懂他,他因為孤單而讀書,也因為讀書而不孤單,閱讀可以充實人們的靈魂,提升自身的內涵,他與名利無關。

AJ得到了美滿的婚姻,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幫助了鎮上許許多多的人,但似乎上帝與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卻在此時得了不治之症,現實是殘酷的,然而即便如此愛是無法被肉體與靈魂割捨的,病痛可以阻礙他與他們的溝通,但卻阻止不了愛的流動。

現今的我們缺少的正是閱讀,請讓閱讀充實我們自身,熱愛閱讀,品味書中世界的美好。

島上書店讀後感 篇4

國一作文 ,839字

《島上書店》是一本神祕而美妙的書,它那波瀾起伏的情節,溫暖的字句時時刻刻牽引著我的心。這本書講述的不僅是主人公的人生和瑣碎小事,那個小世界中所蘊含的愛與真情更是耐人尋味。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這是費克里講述的人生,是他用心體會到的生活。

費克里是書店的老闆,他中年喪妻,書店的經營也面臨了巨大的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寶貝也遭竊。他的人生陷入困境,內心淪為一座孤島。在他絕望的時候,一個神奇的“禮物”出現在他的書店裡,這是一個被生母丟棄在書店的小孩,她是瑪雅。

她的出現使的費克里的人生髮生了大轉變。原來目中無人,孤僻的費克里開始與鄰居們討論育兒的經驗,為了更好地照顧瑪雅。最不喜歡兒童書目的費克里為了使瑪雅能儘可能的看多一點書,而引進了很多少兒童繪本。同時瑪雅的存在使他意識到他對阿米莉亞的愛,她與阿米莉亞結了婚,他拋掉了曾經那段痛苦的過往,開始了全新的生活。瑪雅的出現使得陷入困境的人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力量恢復了對生活和書的熱情,愈加猛烈,愈加洶湧,小島上的生活越來越美妙多彩。

“愛”穿透了整本書,我們會因為愛一個人而愛上世界上的其他人事物。這就是愛的能量和魔力。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那些因愛改變的人,有煙癮的父親為了避免孩子吸二手菸而毅然決定戒菸;懷孕的媽媽為了胎兒的健康放棄心愛的高跟鞋和長髮;問題少年在老師的春風化雨下變得奮發向上起來……

處在人生低谷,陷入深淵的人因為看到愛的光亮而得以振作和重生;軟弱依賴他人的人因為愛而變堅強和獨立起來;自私又逃避責任的人因為愛而學會付出和承擔,這就是愛的魔幻又現實的力量。

《島上書店》讓我懂得,愛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意義之一。具備愛與被愛的能力,接受與付出的責任,可以拯救處於孤獨困境的我們。

當你懷抱愛與希望去對待這個世界,你便不會是孤身一人。

我的奇妙書店讀後感 篇5

讀後感 ,619字

生日的時候,表姐提著用一個小袋子裝著的生日禮物給我。倒出來,才發現是一本外表很精緻的書,名叫《我的奇妙書店》。

這本書的故事是這樣的:住在漢堡的一家人去維也納旅行,一時衝動下,夫婦二人把一家倒閉的書店買下了。他們找能找的所有親友借錢,還在銀行貸了款,才成功與書商交易。他們原本在漢堡過著安寧、幸福的生活,夫婦二人都有穩定收入,小女兒在一家很搶手的幼兒園,未成年的大兒子已有了第一段戀情。可是,為了書店,他們不得不辭去工作來維也納。初到時,他們又想方設法才把書店重修好,並找了一對認識的醫生夫婦在他們家寄宿。他們的書店一開始經營得並不順利,可是在後來,大家越來越熟悉,慢慢把書店做大,生活開始幸福起來。

在這一過程中,有為書店辭去高薪工作的夫婦,有給他們無條件貸款的朋友,有幫他們裝修書店的免費勞動力,還有一直辛勤工作的同事們。他們都有著可貴的品質,為朋友無私奉獻,樂於助人,對家人寬容,關愛,對工作認真負責,樂於其中。書店成了他們生命中友誼、親情與幸福的交匯點,展現了他們對書籍世界愛的宣言。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明白了,不管有多大困難,只要你有一顆善良的心,與他人積極地應對,那就能化困境為優勢。在這種情況,大家共同努力得來的,不僅僅是物質的回報,更收穫了愛與情感。

這本書帶給我們積極向上的力量,讓我們看到人性的美麗,通過書店這樣一個小世界揭示了人生中與困難要樂觀面對這一道理,還有友善的人們會得到他人的尊敬。

這一切都源於對書籍的愛。

讀《島上書店》有感 篇6

讀後感 ,395字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書能給我們的那麼多。儘管我沒有怎麼看懂這本書——沒有深刻印象,略顯牽強。但是我很堅強。

故事是講一座島上有一家書店,裡面有個老闆,便是故事的主角。書裡記錄的是他從人生低谷跑往巔峰的轉折。嗯,雖然他最後還是得病大去了。但至少他是幸福的。誰人無一死?早晚問題。

主角在人生中失去了妻子和寶貴的書,卻在幾年後撿到了可愛的女兒和妻子。雖然我們都很明白這麼玄乎的事情,也不是誰都能碰上。

應該有兩個主題吧——一個是書,一個是人生。想來兩者都很重要。

書可怡人,修身養性。而人生便是被無數的人與個人不同的性子所造成的事情構造成的。說什麼命運,就算是性格中一點點差錯,也會導致劇情的走向不同。

也許我們並不孤單,在書中自有黃金屋,在書中自有顏如玉,在書中尋找知己。

所以呀,多看書唄。

廉潔永在我心中——讀廉潔書籍讀後感 篇7

讀後感 ,1260字

一本好書就象陽光雨露還世界之生靈,讓萬物拙壯成長,一本好書能開拓人的視野、增強人的道德與智慧、是人生的導師、是一面廉潔的明鏡,日照著我的心靈。這本好書就是—廉潔書;長期以來我喜讀廉潔書,每每讀著它,倍感廉中樂。

假期,我看了《小學生廉潔教育讀本》。在書上看到,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管仲說過,“欲民之有廉,則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於國,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廉有大小之分,不要把“小廉”誤當成“大廉”,也不要把“大廉”誤當成“小廉”,先得從修“小廉”做起,修“小廉”是行“大廉”的基礎。不管做什麼事,大事小事都要認真地去做好,從一定意義上說,會做小事的人才會做大事。

這段話讓我想起了我們鼎湖區民間廣為流傳的“包公擲硯成州”的故事。據說,在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滿離肇慶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事感蹺蹊,立即查問手下人。原來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託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是一方石硯,並非金銀珠寶,於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來端硯拋到江中。剎時,風平浪靜。後來,在包公擲硯處便隆起了一塊陸州,這就是現在的硯州島。包硯的那塊黃布,順流而下,在不遠處的西江邊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就是現在的“黃布沙”。由於包拯為官清廉公正,後來成了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像這樣的廉潔之人還有很多。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道理,說做人必須要從小養成好習慣,不貪小便宜,不自私自利,才可以做一個廉潔、受人歡迎的人。在那時候,“廉潔”二字已悄悄地住進了我的心窩裡。在慢慢的成長中,我對廉潔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廉潔就是嚴於律己,遵守法紀,勤儉節約、公正嚴明。作為一個小學生,我更時時以“廉潔”來衡量自己。

在學習上,作為一個班幹部,我會以身作則,處處做好模範作用。記得當班長的時候,每當自習課老師就把班裡管紀律的事交給我,老師走後,同學們就在課堂的吱吱喳喳地吵個不停,也包括我最好的朋友。有時我會為了公平和友誼的事而煩惱,但想到“廉潔公正”幾個字,我就會嚴格對待,一視同仁,把他們的名單都記在本子上交給老師,為此,有的好朋友和我鬧彆扭了,但後來我跟他們說道理後,他們也明白我這樣做是對的。

在生活上,現在很多同學家裡生活條件比較好,穿著名牌的衣服、鞋子,有了攀比的心理,到了教師節的時候,就讓家長給老師送禮,好讓自己在學校當上班幹部或者得到更好的照顧。我覺得教師節是一個實現對老師尊重的最好體現,作為一名學生,不能讓這些庸俗風氣給“汙染”了,我們應該拿出優異的學習成績來報答老師,更提議學生和老師過一個“綠色”的教師節—可以給老師送一個擁抱、親自制造卡片、發祝福簡訊或說一段真心話語來代替送禮,那不是更有意義嗎?

廉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廉潔”陪伴我們成長,在我們好好學習的同時,也讓“廉潔”之風永遠吹拂在校園的上空!讓這一傳統美德永駐每個人的心窩!

海島崛起——《海島保護法》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750字

當我讀到《海島保護法》,實為特有感觸,因為我的故鄉正是一個美麗的海島—上川島。

從小生活在這被大海圍繞的島嶼裡,大海是我成長中的美好回憶的一部分,然而,漸隨形影,大海卻似乎變得滄桑不已。人們無止境的私慾把大海蹂躪得不得已狂風海嘯,昔日的寧靜柔和毅然成為回憶。這溫馴的大海已開始呼喊著,哭泣著,看著大海,滿目愴然,聽著海聲,聲嘶力竭,我的心隱隱作痛,卻又無能為力。

《海島保護法》—這大海和美麗島嶼的捍衛者,重新點燃了我的希望。

我琢磨著《海島保護法》的每一條法律,豁然開朗的心曠神怡,這對海島的一個保障,又讓我感覺到國家的興盛!

我國的海島,是我國神聖和寶貴的海上國土,別看有的海島面積很小,卻是我國海洋權益的標誌和擁有周圍海域底土資源主權權利的象徵。擁有一個孤立小島的領土主權,就擁有其周圍43萬平方公里海域豐富方海洋生物和海底油氣資源的捕撈與開採的權利,因此海島具有重要的經濟戰略地位。

在我國國力日益強大的今天,海島成了祖國的海上堡壘,綿延的島鏈構成了祖國的海防天然屏障。它像一個個站崗的哨兵,注視著海疆的風雲變幻,又像一艘艘錨泊的航空母艦,監視著海面的敵情動靜。

你看,廟島群島宛如一條鐵鏈,緊鎖渤海海峽;舟山群島好似巡航艦隊,駐泊長江口外:萬山群島就像一群堡壘,構築於珠江口前,它們巍然屹立於海防前哨,分別扼守著祖國的北大門、東大門和南大門。

還有擁有眾多別具風格島礁的南沙群島;從高空鳥瞰,猶如一枚弓形翡翠浮在大海上的潿洲島;以及具有獨特的海島風光,純樸的漁村風情的上川島……

這大大小小獨具韻味的島嶼,這鑲嵌綴亮的國土,實為令人不禁想要把它擁入懷中,絕不讓它遭到一絲的毀壞,絕不讓外人敵侵犯它,觸疼它,就讓我們共攜起手來,保衛祖國這美麗的國土—海島。

小狐狸的書桌讀後感 篇9

讀後感 ,622字

一提起狐狸,總讓人覺得有些討厭:它們狡猾,喜歡騙人,有時候還幫助狼和老虎幹壞事。可是,這本書裡的小狐狸最後卻是另外一種樣子的狐狸……一開啟這本書,我便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原來在一座枝葉茂密綠樹成蔭的森林裡,住著一群小動物,過著無憂無慮地生活。有一隻小狐狸非常調皮,而且還經常搞惡作劇。它會趁著小白兔在散步的時候,突然從樹梢後面跳出來把小白兔嚇一大跳,或者在小象去河邊喝水的時候,搶先一步跑到河邊把河水攪得都是沙子,小象只能看著河水嘆氣。漸漸地小動物都不願意跟小狐狸交朋友。

有一天,小狐狸生病了,他請鴿子幫忙叫醫生來看病,鴿子點點頭,心想,這肯定是一個惡作劇,不用管他。他跳到河邊的石頭上傷心地哭了起來,有一條小狗路過,小狗說:你只要誠心誠意地改正錯誤不作弄別人,不作弄關心你的人,別人一定會原諒你的。

於是小狐狸對小白兔說對不起,小白兔不相信,小狐狸又去請小狗,小狗說要用誠懇的態度幫助別人才會被你感動,小狐狸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他用真誠打動了其他的小動物。

從此以後,小狐狸和小動物們之間的關係逐漸的融洽了,小狐狸有了更多的朋友並且和他一起快樂的生活!

那麼,從此以後小狐狸的書桌會裝些什麼呢?一定是要做一個懂得感恩、德才兼備的人。是呀,我們所做的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不管你曾經犯過錯誤或別人怎麼誤解了你甚至曾經名聲很壞,經過不懈努力,一定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尊敬。當然我也要把這些裝進我的人生書桌。

歲月的書香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928字

深海魚的眼淚

寒假裡,我讀了《歲月的書香》這本書。

它收錄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六十多年許多位名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冰心、曹文軒、饒雪漫等,由王泉根、高洪波主編。王泉根說:“它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

我愛它那詩情畫意的封面,那一小段淡色字型:“歲月如歌,留住兒童文學最真、最美、最善良的文字。”它像是一盞引路明燈,使我對整本書充滿無限嚮往。

我愛它上面的每一個字元。每篇小說都洋溢著淡淡的不同的心情,都有各自獨特的風格。它們或嗔或喜、或哀或泣,喜有葛冰爺爺的《吃爺》、哀有饒雪漫的《假如深海魚流淚》、泣有曹文軒的《第十一根紅布條》、劉厚明的《阿誠的龜》。它們總能給人的內心帶來巨大碰撞後留下火花。這些火花就如瞬間定格般停留在腦海中,讓人久久回味不已。

我愛它們之中讓我感動至深的那篇《假如深海魚流淚》,讀完似乎有一種淡淡的傷感,一絲心的觸動瀰漫在空中,令人覺得澀澀的。

我愛小說中的秦貓貓,愛蘇蘇,更愛堅強的徐豆豆。我知道,淚水有兩種味道,一種甜,一種苦。前者往往是欣喜、感動,而後者更多的是後悔、感傷,是心的觸動,它總是會積壓到最後一刻,或是“噴瀉而出”,或是“默默而下”。

我愛的徐豆豆是堅強的,她似乎早已忘記了哭泣,忘記了有一種東西叫做“眼淚”。考試考砸了她不哭,頂多一個人悶聲悶氣地在校園裡走走;被男生欺負了她也不哭,惹毛了她她敢拎起板凳跟你對著幹;和其他女生鬧糾紛也不會哭,給她沒頭沒腦直愣愣地衝一句,你不哭就算是有本事了。於是,徐豆豆創造了一個“無淚神話”。

徐豆豆的表姐蘇蘇一出場就令人羨慕—成績好人漂亮,佔盡了風光事兒。但如此優秀的少女卻不幸因車禍而失去了一條腿。我感傷,因為她的人生不再完美;但我仍羨慕,因為她擁有了最真最深最寶貴的姐妹情。

即使表姐的腿沒有了,徐豆豆仍沒有哭,但不哭就並不代表不傷心,就像有些話沒說並不代表心裡不想一樣。其實,那落在秦貓貓脖子上“熱熱的東西”就是深海魚的眼淚吧?

徐豆豆給死黨秦貓貓的留言中這樣寫道:“沒有人見過深海魚流淚,以為她從來不懂悲傷。可是,那是因為她一直呆在深深的海底,她的眼淚別人看不見而已。”

深深的海底,深海魚流下的藍色眼淚,你看見了麼?我看見了。

願這本書能帶給我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