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國文化相關作文20篇

弘揚中國文化 篇1

高一作文 ,717字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祀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臺春晚和幾條拜年簡訊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皮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華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個民風民俗的背後都有著最獨特的傳說和文化。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儲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華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著,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他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2008個勇士擊缶的恢巨集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懾服,張藝謀導演傾盡心力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華兒女訴說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鐘聲敲響,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裡我們有機會去重溫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傳說。

到那裡,我們將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正通向光明。

傳承方言弘揚中華文化 篇2

國二作文 ,1567字

今年國慶,我到大姑家過節。午飯時刻,大姑朝樓上叫她的外孫女涵涵:“滿子,黴搞哩,食飯哩(客家話)”。過了一段時間也不見涵涵下樓,我好奇地走上樓對涵涵說:“涵涵,剛剛外婆叫你怎麼不搭理人呢?”涵涵睜大眼睛,有點愕然道:“我聽到了外婆的聲音,外婆剛才在叫我嗎?我聽不懂呀,小姨你就給我說說什麼意思吧。”我回答:“外婆是叫你:寶貝,不要玩了,吃飯了。”

我很納悶,涵涵普通話好,英語也好,怎麼去了深圳兩三年,以前說得那麼溜的客家話連聽都聽不懂了。涵涵似乎看出我的疑惑,主動開口道:“我去到深圳根本就聽不到客家話,爸爸聽不懂客家話,媽媽在家自然也不說客家話了。我和外婆打電話,外婆也說著她那只有我才聽得懂的普通話。家裡聽不到客家話,學校就更不用說了,學校說的不是普通話就是粵語。其實我覺得客家話、還有我爸河南家的方言都挺有趣的,發音好特別哦,有空你就教教我吧。”

聽到涵涵的回答,我陷入了沉思。深圳就像其它國際大都市一樣,是個外來人口眾多的城市,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聚集在這裡,他們交流使用最多的還是普通話。方言只能是侷限於家庭內部說說,要是家庭成員不是說同一方言的基本也是講普通話。遠在老家的長輩們為了能和晚輩說說話,也紛紛講起了拗口的普通話。不同的方言是中國各地區人民的母語,方言常常被認為是親情、鄉情的紐帶。在大都市,偶爾也會遇上老鄉,當要證明自己是某一地方的人時,最有力、最有效的是說方言,說地道的方言。想想在陌生的大都市,遇到一個說著地道家鄉方言的老鄉是一件多麼人人開心的事啊。

著名主持人汪涵在一個節目中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響亮的響的繁體字是上面一個鄉,下面是聲音的音。所以說最響亮的聲音是鄉音,是方言。”每一種方言都是經過歷史的沉澱流傳至今,具有十足的地方特色的文化內涵。方言也是人們研究地方風土人情、歷史沿革的重要手段。每種方言所包含的文化是其他語言無法替代的,方言的文化價值值得人們去尊重。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豐富多彩的世界,想想每個人都說著普通話,說方言人越來越少直至消失,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麼單調啊。為了保證語言的多樣性,我們應該張開口來,學習自己家鄉的方言,讓保護方言、繼承方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讓祖國的花朵們知道原來我們中華文化中的語言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我們的文化離不開獨特的方言而獨立存在。

如果人們把地方的方言都忘掉了,這將會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所以我們要繼承方言,弘揚中華文化。

家長是教孩子學習自己家鄉方言的最好老師,應該多讓孩子開口說方言,家庭應該以方言去交流,更利於方言傳承。

現在的孩子在學校度過大半時光,雖然學習普通話是為了更好地與五湖四海的人們交流溝通,但學校還是應該多鼓勵孩子去學習、去了解自己家鄉的方言,並給孩子創造機會來培養對方言的興趣,就像鼓勵孩子學英語一樣,比如建立某些方言興趣小組等。

現在,有許多方言類的節目在廣播電視等媒體出現,說明了人們已經意識到廣播電視節目的傳播並不是只靠普通話,方言類節目的出現說明語言的多樣性更能夠滿足各類民眾的需要並推動廣播電視的健康發展。也希望有更多的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開闢方言類欄目,滿足更多的需求群體,也為方言的傳承提供更好地平臺。

一位義大利哲學家說過:“將一個民族的祖先留下來的語言偷走,那麼這個民族將變得一無所有。”方言是一方文化的根源,當一種方言消失後,與之對應的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繼承方言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繼承方言,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有利於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方言,應該放在人們繼承的中華文化的重要位置。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語言的交流,文化的獨特離不開各具特色的方言。

是人不可忘本,如果人們都不講方言,方言極有可能消失,人們祖先的努力成果也付之東流。所以請大家張開口來說方言,不要到將來方言消失時才大喊“藍瘦,香菇,睡也睡不著”。

弘揚中華文化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1219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看到這十二個大字足以看出中華文化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精髓,他的傳承和繼續以融入我們的骨頭和血液中,和我們息息相關。他已悄無聲息,無時無刻如影隨形了。

就拿小小的漢字來說吧!它以經歷了五千年滄桑史,從最初祖先刻在龜甲和獸骨的雛形——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到隸書、草書、行書,再到我們常用於書寫的楷體。漢字小小的身影即像變形金剛一樣在升級、變級。又像吳承恩筆下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歷經磨難、歷練本領越變越強大了。還因為有了這小小的漢字,才有了李白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絕句;又才有了“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滿目春色。把人們拉入身臨其境如詩如畫的美景中去,足不出戶就“穿越”了。就因為有這小小的文字才出版了《本草綱目》《資治通鑑》。這些好的東西才得以被現代人借鑑、沿襲、昇華。漢字的成就真的不可小窺!

說過了小小的漢字,再來談談我們剛剛餘熱未消的節日—春節。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從進入臘月二十三開始,人們就忙碌和準備了。女人們開始蒸各色的年糕,白白的饅頭上上粉色搖身一變粉粉大大的桃面,害羞的伏在供桌上,各色小動物,小雞、小兔、小刺蝟形態萬千,麵點不光飽了眼福,還撐破肚皮。男人們也開始殺豬、宰羊犒賞眾鄉里和自己。各色小吃葷素搭配,好吃的都粉墨登場了,色香味具全,琳琅滿目,就像古代帝王擺大宴一樣,七大碟八大碗搬上了餐桌,滿足人們食慾同時還殺死饞蟲,一舉兩得。孩子們穿上各色的新衣,大人們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裡含著濃濃的關愛之色。吃飽喝得,帶上鞭炮、煙花爆竹擁上大街了,大街上以是人山人海,每家每戶每個店鋪大紅對聯張貼,紅紅燈籠高掛,彩旗飄揚。那三十晚上更是鞭炮齊鳴、震耳欲聾,竄天猴“噌噌的”衝破雲霄,五顏六色的煙花照亮整個夜晚,猶如彩虹般美麗,這注定是個不眠的夜晚。

大年初一,大人把孩子早早的趕出被窩,把庭院收拾利落帶去長輩家拜年。人們說著喜慶的年話,最高興的是孩子們還得了實惠,大大小小紅包拆開攀比著、奔跑著,人們都喜上眉梢,直到破五濃情才淡一淡,初七吃麵條才消一消濃意,一直到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龍抬頭人們才收回遊蕩的心,迴歸從前平靜的日子。

以上這兩件只不過是中華文化冰山一角,只說明我舉例的僅僅是皮毛,還有好多好多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就是這些傳統文化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傳統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至今天人民的智慧和結晶,而正是這些文化是別的國家,甚至別的星球所沒有的,他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想複製是遠遠不可能的。

我們是炎黃子孫,接力棒已到我們的手上,我們要肩負起重任,好好保護好這些老祖宗的東西,把它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弘揚中華文化 篇4

高二作文 ,1150字

我們中華的根莫過於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為了這根變得更加的枝繁葉茂,我們就要繼承其中有價值,有內涵的優秀部份。優秀的文化能催人奮進,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如詹天佑所說:“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他的話就深深的激勵中國人要自強不息,努力增強國家實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的繁榮富強。

不僅如此我國的民間雕刻,編織,漆具,年畫等各具特色,成為了中華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進入尋常百姓家的琴棋書畫、茶、酒、烹飪、花、鳥,也顯現了中國人熱愛生活,享受藝術的情意;春節的對聯,元宵的花燈,端午的龍舟,飛舞的龍鳳,歡樂的鑼鼓……相同的習俗愛好,甚至是使遠在異國他鄉的同胞永遠跳動著一顆赤誠的“中國心”,而這些都說明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凝聚力當中。

探訪人類文明的發祥地,那些曾經與中華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它文明。而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卻猶浩浩蕩蕩的黃河、長江奔流不息,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和和無窮的魅力,而這都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一脈相承,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遠運用,具有實用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如:成都的都江堰不利工程。它集防洪、抗旱灌溉等一系列功能,綜合發揮了分水,導水,壅水,引水和洩洪排沙的作用,形成了科學的、完整的調控自如的工程。這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一直沿用到今,而這都是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鬥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

今天,隨著中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力的增強,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開展,世界各國越來越關注中國,他們驚歎於中國奇蹟的同時,也覬覦著中國這塊肥肉。如:美國的單邊主義與霸權主義,他們重用貿易戰想要打壓中國的經濟,可我們中國有那麼容易被欺負嗎?不!我們可不怕,我國早在美國對我國實行貿易戰時,就以同等的體量的關稅進行回擊;在此期間,我們還成功舉辦了“世界進口貿易博覽會”,大力發展國內經濟。而這些隱性的“惡戰”,若沒有強大的文化底蘊作為基奠,又有多大的勝算呢?所以,我們要更加大力的發展教育,建設更加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使我們的中華文化變得更加的強壯,堅實。

在如今,弘揚中華文化,就是在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耕耘,我們要相信,若沒有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篇5

高二作文 ,2063字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佛教、道教等。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相容幷蓄,和而不同,似乎無從談起。“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

首先,我們應該從精神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歷史的長期積澱,形成為社會意識的潛流,滲入到了社會心理的深層,她的影響隨處可現的。只有深入學習弄通弄懂傳統文化,我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在深入瞭解傳統文化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時代進步的要求,創造性地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充實新的時代內容,使之不斷完善發展。

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愛、正氣、勤學、節儉、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揚,濃縮了傳統文化立世做人榮辱觀。

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和諧”的思想博大精深,和諧理念作為一種普遍的精神特質,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論述,成為各家各派思想學說的靈魂。和諧理念跨越時空,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的闡發。儒家提倡“中和”,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虛靜處下,海涵寬容,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法家主張對個人、社會、國家三者關係正確定位,在大一統的格局內,實現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和諧。兵家講求“令民與上同意”,強調“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齊之以武”作為治軍經武的重要前提,視“和諧”為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中華文化能夠生生不息,中華民族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與和諧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的就是這種優良傳統,如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的美德,再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這些傳統精神世上其他民族所無法匹敵的,也是我們要繼承發揚的。

其次,我們要從文化內容上弘揚傳統文化。

翻開中國的歷史長卷,綜觀而得的盡是璀璨的星火:遠古神話的浩大純美,諸子散文的洋洋灑灑,辭賦經文的博大精深,唐詩宋詞的經典奇葩,輝煌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

中國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遠、最穩定、最輝煌、最豐富、最發達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悠悠五千載,經歷了萌生期、形成期、確立期、繁盛期和總結轉型期幾大時期。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指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體現在對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認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終會走向虛無、走向異化。如此說來,當前國民對傳統文化的追隨,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漸增強的體現了,由此可見,誦讀千古美文不僅是正確的,也是極其必要的。我們要主動、積極地閱讀文化典籍,欣賞文學作品,考察文物古蹟,真正瞭解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做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我們雖不能全盤吸收,可我們有義務把它發揚光大,使其成為我們的資本和驕傲。

另外,我們要多從藝術形式上弘揚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在五千年的文化沉澱過程中,為我們民族積澱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素材,主要體現在漢字、傳統精神、傳統圖形、水墨意境、傳統手工藝等各個方面。從商周青銅器到漢代工藝品,從舉世聞名的“唐三彩”到古樸優雅的宋代瓷器,從明代蘇繡到清代傢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工藝歷程。再看中國的繪畫、書法、戲劇、建築藝術、民間藝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底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隨處可見的中國古典建築、太極圖紋、畫像石、金石篆刻、藍印花布、木刻插畫、臉譜文化、民間剪紙、裝飾紋案、書法文字等。都是最能反映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它是一種既有高品位的中國文化內涵,又有符合世界當今潮流的嶄新樣式。如果真正瞭解了這些藝術、形式就能反映出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神。我們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

“傳統化”和“本土化”的迴歸,是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與世界接軌的渠道,同時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是我們對傳統民族文化的一種反思,甚至可以說更是一種責任。只有使中國不斷的加快全球化的程序,並積極的宣傳中國文化,才能讓世界瞭解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才是中國真正騰飛的時候!

論端午文化弘揚中國傳統 篇6

高二作文 ,1284字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相傳22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都,屈原投江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去吃他的身體。這天正是中國農曆五月初五,從此民間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習俗,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即使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近年來,隨著中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端午佳節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中華傳統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不斷顯現。2006年,端午民俗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年後,“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端午節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其中節令習俗為端午節賽龍舟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隨著人們對歷史節日的重新認識,傳統端午民俗也歷久彌香。在江蘇崑山的陽澄湖水上公園,急促粗獷的鼓聲在晨風中敲響,13只龍舟如同離弦的箭,在湖面上蕩起陣陣浪花。2011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崑山巴城站日前已拉開帷幕,海內外300餘名選手參與了較量。

傳承為根,創新是魂。隨著政府將“端午節”列為正式節日和時代的變遷,中國民眾在對端午文化和歷史習俗的傳播推廣中注入了更多的現代生活元素,不斷謀新圖變。

對於90後,00後的我們而言,端午並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讓我們意識到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長期的歷史積澱形成一批世代相傳、富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紀念意義。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需要用自己的責任去挑起肩上的擔子!弘揚中國文化,培養愛國情懷,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特色才是端午真正的內涵所在。

國學誦讀經典,弘揚美德文化 篇7

國三作文 ,1101字

在電視《國學小名士》的影響下,我望著書架上陳舊的《孔子》《唐詩宋詞三百首》,在意識地驅動下拿起書本,輕輕地吹去灰塵,耳邊響起輕微而美妙的風聲,重溫了過去的聖賢經典,感受美妙的傳統文化。

我在每個靜謐美妙的傍晚總是雷打不動的守候在電視機前,滋滋有味地觀看《國學小名士》。

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銘記難忘的是無人監考的那場節目。在參加考試時,一位身著黑色衣服的“小黑”比參賽選手似乎更惹人注目,在考試進行的時候,監考老師的離開讓我詫異不已。原來,監考老師離開也並非巧合,原來是為了測驗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果然,“小黑”開始“行動”了,他竟然明目張膽的向另一位考生望去,真是“膽大包天”啊。最最另我吃驚地是,幾乎全部的選手都把自己的答案毫無保留的提供給了“小黑”。我坐在電視機前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換做是我,我會怎麼做?答案已似乎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要從中汲取道理,我們不能成為這樣的人,也不能成為提供答案的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我們在今後的考場上,不管是否有老師的監督,我們都要把誠信作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我們自己要把誠信作為無形的老師,人人平等,不能作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用自己的汗水換回自己應得的成績。

最使我目瞪口呆的環節就是“我愛記詩詞”了,當選手說出來一句句流暢優美的詩詞時,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我不得不感嘆自己是“井底之蛙”了,浩大的書海之中,我讀過得詩詞數量是多麼渺小啊!同時,我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大河中優秀詩人的偉大詩詞而驕傲!

面對“躺”在地下的垃圾,你會在意嗎?看著電視機螢幕的畫面,只有一位同學注意到並且拾起了垃圾,而電視螢幕前的我卻羞愧不已,紛飛的思緒把我拉回那一天—。

花兒散發著陣陣清香,鳥兒輕哼著動聽歌曲,真是畫畫的好地方。“啪”一個紙團的落下打破了這美好的意境,而這不文明現象的製造者就是在一旁揮灑顏料的我,花兒停止散發著陣陣清香,鳥兒停止哼唱動聽歌曲,我卻絲毫沒有在意的繼續畫畫。我無意中回頭,看見了一個帶著紅領巾的女孩,她輕輕地撿起了紙團,丟進了不遠的垃圾箱外,我的目光與女孩清澈美麗的目光相撞,我急忙低下頭,羞愧不知不覺的映掛在我的臉上,語無倫次地連聲說:“謝謝謝謝謝謝,啊,對不起。”腦海裡久久迴盪著女孩的一句“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是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不就是體現在這些方方面面嗎?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我們要把我們炎黃子孫的優良傳統發揚起來,在日常的生活中,言行一致,不做“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美德的種子在你我心中發芽吧!

弘揚傳統文化——國慶徵文 篇8

國慶徵文500字 ,549字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是龍的傳人,放眼祖國大地,我們會為如畫的江山而驕傲,回顧歷史,我們會為自己是華夏兒女而自豪。我們的祖國有古老的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了。

中華美德,人盡皆知。古時候,就有“孔融讓梨”的典故,而現在的我們,彷彿早已把它置之度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中國有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力量源泉,也成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靈魂與傳統。

中國文化散佈在世界各地,中華美德更是無處不在。在個人生活中,我們要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在家庭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在學校生活中,我們要尊重老師、團結同學、互幫互助、積極向上。由此可見,中國文化與傳統美德在人們的心中佔據著很大的地位。

我們是中國人,就要積累和傳播、繼承併發揚中國文化、中華美德。它,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份禮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中華美德就體現在微小之處,只要用心就能發現。擁有美德的同時,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中華,將會因我們而更加輝煌!

我們作為新一代中學生,有權利和責任去實現巨龍騰飛的夢想,續寫歷史的篇章。要永遠記住:我們是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讓自己真正做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

誦讀傳承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3字

《論語》、《孔子》、《荀子》、《莊子》、《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可是現如今的我們很少涉及到我們祖先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這些精髓,最多也就是在課本上學到一些古詩文或是散文,而真正瞭解其深意又懂其背景的同學還是屈指可數,這樣的現狀不禁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堪憂。

瞭解這些古籍,並不是為了單單的傳承文化,還是為了讓我們先輩的精神理念傳承下去,每一次讀古籍的過程,那都是一次心靈的淨化。

這些古籍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扇進修的大門,以其不自生;外其身而身存,要做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不自命清高,待人友善,待人待事不要有偏見,不要因為一個同學沒有跟你說要借你的什麼東西,就借走了,沒有跟你打招呼,你發現了,就認定了他是一個小偷,且以後、將來都不會變,那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同學可能只是無意的拿走了沒有跟你說,但是,他還回了,就說明他不是偷,你不應該去傷害你的同學,可能你的這一句話就影響了他的一生,你因該告訴他,下次要記得告訴你,畢竟“人之初,性本善”,世界本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全是憑你自己的判斷,可能他是無意識的,卻被你誤會成了有意的,所以人要學會寬容大度的待人、處事。

凡是並不是你表面所看到的那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難言的苦衷,你做不到了解每一個人,瞭解每一件事,不如學著去包容別人,體諒別人的苦衷,多去發現身邊、生活中的美,學會感恩,感謝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是討厭你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都要感謝,因為正是有他們你才會進步,才會成長,才會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

傳承家風家訓弘揚民族文化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800字

家是大樹,孩子是小樹苗,家風就如同水一般重要,浸潤著我們,讓我們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

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家的家訓、家規、家風,每一個家庭的家訓、家規、家風都對每一個人有著重要的影響。

去年暑假我去了秭歸奶奶家。一路上看見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從矮小的土牆屋變成了三屋小洋房,從鋪滿石頭的山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夏天的奶奶家可真熱呀,就像在溫棚下似的,在地裡幹活的農民也都累地汗流夾背。

我馬上跑到屋裡把電風扇開到了最大,飛速旋轉的扇葉發出一陣陣清涼的風使我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坐在沙發上的我心情急躁不安,十分無聊,就在這時姐姐跑過來對我說:“思思,我們到河邊去玩吧!”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了。在那兒,綠樹成蔭,百花爭豔,河中的小魚、小蝦、小螃蟹在水裡快樂的嬉戲……沉浸在想象中的我蹦蹦跳跳地跟著姐姐出了門,卻忘了關電風扇。等我和姐姐回來時已是夕陽西下,奶奶把我們叫到了她的身旁。奶奶平日慈祥的笑容消失了,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大聲囔著:“你們為什麼出門不關電扇?你們知不知道你們浪費了多少電?你們知不知道你們浪費了多少錢?你們知不知道浪費就是犯罪?你們知不知道……”我心中十分委屈我只是出門忘關電扇而已奶奶卻這麼凶我!我委屈地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本想著媽媽會幫我說話誰知媽媽卻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知道嗎?電是生命的能源,工業的血液,城市的命脈。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愛惜電,電能是由一次能源發明出來的,發出一點電能需耗費成千上萬個能源,所以電來之不易,我們不僅要知道電的來之不易還要珍惜電以及我們所徉到的一切東西哦,要記住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節約是美德,浪費是犯罪!奶奶是在教育你要節約要做到遵守家風家訓!”

是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節約是美德,浪費是犯罪,這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樹立端正的家風,傳承優秀的家訓,弘揚民族文化,做優秀、健康、快樂的中國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