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三國英雄相關作文20篇

心中的三國英雄 篇1

寫人作文 ,473字

芬芳的桃園裡,桃花開了一樹又一樹,如天上的雲彩一般。你們來了,在滿園桃林的見證下,結拜成了兄弟,為了共同的理想,馳騁沙場,浴血奮戰。你們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

頭戴斗笠帽,身穿大長袍,腳踩手編鞋,手持雌雄劍;胸懷遠大,仁義當先,求賢如渴,禮賢下士,有高祖之風,顯英雄之器。這,便是劉備。

丹鳳眼,臥蠶眉,胸前飄著長鬍須;手握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華容道放曹操,膽識過人,重情重義。這,便是關羽。

絡腮鬍子,豹頭環眼,聲如洪鐘,氣勢如雷;長阪坡一役,顯過人之膽識,三軍掛孝伐吳,對兄弟義薄雲天,深藏不漏,粗中有細。這,便是張飛。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三國當年:諸葛亮,身在茅廬,便能知天下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趙子龍,鋼槍匹馬冠三軍,前後無雙勇絕倫。

周瑜,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曹操,豪氣萬古觀滄海,唯有英雄堪比君。孫權,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風蕭蕭,繁星點點,我掩卷而思,眼前浮現出金戈鐵馬,耳邊迴盪著英雄的吶喊……

我心中的三國英雄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6字

歷史的長卷中,有許多英雄,但在我的心中,只有一位英雄,那就是三國英雄“曹操”。

曹操是一名軍事家。他軍事才能突出,代表戰爭是“官渡之戰”。他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開動腦筋,聽取了故友許攸的建議,把袁軍的糧庫——鳥巢燒燬。曹操用了六萬軍消滅了袁紹七十萬大軍,在中華上下的歷史長卷中,又建立了一個以少勝多的傳奇戰績。

曹操的軍隊,軍規軍紀都很嚴格,各個將領更是以身作則。有一次,曹操的馬受到了驚嚇,不小心踩了田間農田中的小麥,非常悲傷,要殺頭謝罪。可軍隊不能沒有將領,於是,他割掉了長髮做為對自己的懲罰。就這樣,軍隊再也沒有士軍反抗了。曹操因敬愛百姓,百姓也甘願支援他,所以深得民心。

曹操之所以成為北方的梟雄,是因為他手下有許多武藝高強的將軍和才能出眾的謀士。因為他懂得用人才,所以各路人才紛紛投靠。為其出力,這才是曹操成為強者,成為北方梟雄的真正原因。

曹操是一個成熟,冷靜的人,大難臨頭從來都不退縮,不畏懼。在刺殺董卓時,被董卓發現,他沒有絲毫的畏懼,也沒有下地求饒,在那裡等死。只是改口獻刀,將呂布送的馬給董卓,說是去試馬,卻藉此機會逃之夭夭。可見他遇事冷靜,是一個在大難面前善於找到突破口的人。這也是他成為三國中最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曹操還是一位著名詩人,他寫有《觀滄海》《龜雖壽》等。僅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士不已。”就能看出曹操他的雄心大志來。

曹操,是一個遇事冷靜,擁有男子漢氣魄,足智多謀,很會用兵的人,是我心中的三國英雄。

我心中的三國英雄 篇3

國一作文 ,758字

時光書寫的歷史中,有無數的朝代走向滅亡,也有無數的帝國走向繁榮,而在人才輩出的三國更是各類英雄坐鎮江山。

曹操,在歷史上的名聲不太好,說好聽一點兒叫“奸雄”,說的難聽一點叫“奸臣”。他因一句“寧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而被扣上一頂自私自利的大帽子。他似乎就是為劉備而活的人,甚至有人說,姓“曹”是奸詐的像徵。

但是,在我心中,他卻是一個英雄。曹操帶領魏國打敗了吳國,並在此後一統了天下。在那種勾心鬥角的時代,也只有像曹操一樣有勇有謀的人才能活下去。但是曹操卻和多數人

不一樣,他認識到自己不是什麼“真君子”,並且向天下公佈:我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

曹操有這種勇氣是很可貴的,在當時,“偽君子”遠遠多於小人,有些人甚至是完完全全的“兩面派”,像曹操這種敢作敢當的,實在讓人敬佩。

曹操不僅有勇氣,還有謀略,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等勢力,對外降服了南匈奴,烏恆,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並且在此之前,他逐鹿中原,可謂是一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作為一名軍事家的同時,他還是一名文學家。曹操善詩歌,反映窮苦人家的生活,氣魄雄偉,史稱“建安風骨”改造文章的祖師。

曹操,是一個亂世的梟雄,以自己的謀略與英雄創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不論別人怎麼說,他永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三國英雄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84字

“時勢造英雄”,這是我很贊同的一句話。每個時代都有一些英雄,而曹操就是東漢末年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許多人都說曹操冷酷,雖然他冷酷,可並非無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無比;陳宮死後,曹操贍養其老母……他的殘忍和冷酷並非本性,他若不殘忍,別人就要對他殘忍。他不冷酷,又怎麼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凶狠的敵人,他所面對的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曹操雖然殘忍且多疑,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著雄心報負的明主。正如魯迅所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曹操唯才是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愛才,他明知道關羽不會背棄劉備,卻不忍殺掉他,親自送關羽千里走單騎,任他過五關斬六將。因為愛才,他才會真誠錄用曾經罵過他祖宗的陳慧,因為愛才,才會在郭嘉病重時期百般照顧他,憐惜他。

曹操有才,他的文學造詣並不低於諸葛亮,他精於兵法,他擅長詩詞歌賦,留下《短歌行》、《觀海篇》等千古名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若不是心懷壯志,才華超群,又怎能寫出如此慷慨悲涼的文字?

“統一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壯志。然而事與願違,曹操最終沒能實現自己的巨集願,不得不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與錯已經不重要了。曹操是我心中的英雄,我喜歡曹操不拘世俗的真世俗,不懼失敗的真豪情。歷史長河中,紛紛擾擾只是滄海一粟,曹操卻用他的匆匆一生,畫出了驚鴻一筆。

我心目中的三國英雄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943字

在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在三國鼎立的戰爭畫卷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三分事;他足智多謀,精通兵法,善於排陣;他幫助他的主公建立了強大的國家。他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在未出茅廬時,劉備第三次拜訪並見到他時,他給劉備分析了當前國家形勢,說:“先要佔據荊益之地,與曹操、孫權成為鼎足之勢,然後進取中原。”劉備聽了豁然開朗,隨後就把諸葛亮請下了山。

諸葛亮在山上時對天下事都略知一二,那麼他出了山就無所不知了。他足智多謀,初至東吳,東吳幕僚們百般刁難他,他都對答如流。最終,以三寸不爛之舌和滿腹學問,把東吳幕僚們說的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後來,周瑜想害諸葛亮,讓他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說三天就好,果不其然,第三天在曹操那裡用稻草人引誘曹操出戰,得了十多萬支箭。過了幾天,龐統用了連環計,先讓曹操把船用鐵環鉤住,然後諸葛亮就求東風去了。周瑜先打了黃蓋,並讓曹操知道,然後黃蓋負傷詐降,最後周瑜率軍帶火種燒曹操,曹操水軍四散逃命,無奈火太大,水軍幾乎全軍覆沒。後來諸葛亮又借周瑜中箭,箭傷未好三次氣周瑜,把周瑜氣死了。周瑜死前大喊數聲:“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還精通陣法。他當年在陸遜進軍時,佈下有名的“八卦陣”,威力相當於十萬精兵。陸遜糊里糊塗地從“死門”進入,卻找不到出口。諸葛亮的老丈人將陸遜帶了出來,他才得以脫身,並感嘆道:“我不如諸葛亮呀!”

諸葛亮很理解人。諸葛亮臨死前姜維對他說:“雖然天象不利於丞相,但可以用祈禳挽救。”於是諸葛亮令四十九個皁衣持皁旗的軍士,在八月十五夜晚環繞在帳外。諸葛亮在帳中點燃七盞大燈和四十九盞小燈,一連七天諸葛亮都帶病處理軍務,晚上祈禱。但因為夏侯霸殺來,所以魏延闖入軍帳中告知諸葛亮,結果撲滅了主燈。姜維憤怒不已,覺得是魏延害了諸葛亮,拔劍要殺,但是諸葛亮勸住說:“不是他的錯,我要死了,這是天意呀!”死前安排了一切後事,幾乎都是關於國家的。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國英雄——“智絕”諸葛亮。

我心目中的三國英雄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585字

在歷史的畫卷裡,有許多的英雄。而在我心目中,有一位是真英雄,那就是曹操。

曹操是三國中的一位軍事家,他很有才能。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只用了七萬兵馬就打敗了袁紹的七十萬兵馬。在這過程中,曹操也經歷了不少苦難。在兩軍相峙的一個多月裡,曹軍的糧草用盡,便命人去崔糧。不料被袁紹的人抓獲。軍師許修正在建議袁紹應該趁現在襲擊許都,被沈裴任說成了他和曹操一起來騙袁紹。袁紹一氣之下,將他趕了出來。因此,他投靠了曹操。除了許修,還有張欣,高覽等等,袁紹的許多軍師和將軍他們也投靠了曹操。袁紹失去了這麼多愛將,又失去了倉糧,因此輸給了曹操。

曹操帶兵軍紀也很嚴明。有一次,曹操他們要路過一片莊稼地。那時正是秋天,莊稼就要成熟了。於是,曹操下令:所有人不能踩莊稼。有一次,一些士兵踩壞了一片莊稼,曹操知道後就按軍規來處理。因為曹操愛護莊稼心疼百姓,所以取得了人心。

曹操他還善於發現人才。有一次他發現了關羽這位人才,便將他請來了。關羽為曹操殺掉了許多的敵人,曹操感到很興奮。在關羽離開時,曹操特意送他了些金銀,但他堅決不收。

在論英雄時,可以看出曹操的口才水平也很了得。他很自大,他的詩歌水平也很高。因此,他創作過很多的詩歌。如:《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等。

這就是我心中的一位大英雄————曹操!

我心目中的三國英雄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858字

在三國的歷史畫卷中,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他們時常浮現在我眼前:三顧茅廬的劉備,千里走單騎的關羽……但我心目中的英雄,還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的曹操。

曹操是一位用兵如神的軍事天才。在“官渡之戰”中,袁紹調動了七十萬大軍。而曹操當時兵力很弱,只有六七萬大軍,但是他沒有退縮,沒有膽怯。在四更天時,他命將士們點起火把,衝入袁紹營中。正好守將經過一番狂歡,喝得醉爛如泥。他們利用這個機會,燒掉了袁軍的糧草輜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這種用兵如神和軍事天賦,讓我為他豎起了大拇指。正是這場戰爭,讓曹操在北方成為了數一數二的英雄,也讓“曹操”這個名字揚名萬代。

曹操是一位軍紀嚴明的將軍。在攻打張秀的途中,遇到了一片麥田。曹操隨即傳令三軍戰士,不論大小將領,凡過麥田,不得踐踏,違者斬首。可曹操的馬被一隻從麥田地裡飛出的小鳥驚著了,一下子進入了一片麥地,踩踏了不少麥子。他讓人為他定罪,認為自己理應受罰。但又一想,自己還有重任在身,於是暫放自己一命,並用割發替斬首。人們見了,無不稱讚曹操是一位軍紀嚴明的將領。

曹操也是一位有膽有識的勇士。在刺殺董卓時,一不留神,竟被生性多疑的董卓發現了。不過,他並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嚇得瑟瑟發抖,承認自己的罪行,也沒有硬碰硬,在已被發現時去行刺,而是立刻單膝跪地,說道:“要將這口寶刀獻給恩將。”然後,又以試馬為由趁機逃出城去。這份勇氣和過人的膽識,令人心生敬佩。

曹操是更是一位懂得愛惜人才的將領。一次,在深夜裡,名次許攸來訪。當時,曹操已經休息了,聽說許攸來了,欣喜萬分,連鞋都來不及穿,就光著腳出去迎接。面對勇將關羽,儘管曹操把他抓住了好幾次,可次次都放虎歸山。如此可見,曹操是多麼愛惜人才呀!正是這個原因,讓楊修等各大將都來投靠他。

三國英雄如此之多,但我心目中的三國英雄永遠是北方梟雄——曹操!

我眼中的三國英雄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704字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很喜歡它,因為它讓我明白很多道理,知道了怎樣做人,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有很多英雄人物,讓我敬佩。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受用萬般。他“攜民渡江”的故事足以說明劉備是個愛民如子,胸懷大志的英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草船借箭”,“空城計”,“舌戰群儒”,等事都流芳百世。還有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誠不二地輔助後主的高貴品格也讓世人感慨萬千。曹操看似個反面人物,但他的領導能力,軍事能力讓人望塵莫及。看!他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縱橫天下,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諸多英雄中關羽給我的影響最大,最多。因為我在他的一生中明白一個道理,人光有才華不一定能定天下,必須謙虛不能驕傲。

“溫酒斬華雄”,於千萬軍馬中取顏良文丑之首,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川口水淹七軍,無不表現了關羽的武功高強,善於謀略,被尊稱為武聖。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更是表現了他的忠貞不移。可是這樣一個豪氣沖天,一生正氣的人卻落得一個身首異處,敗走麥城的下場,丟了荊州致使讓諸葛亮至死都未能光復漢室。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關羽太驕傲,太自負了。他總覺得自己武藝高強天下無雙。覷東吳為“鼠輩”,稱呂蒙為“吳下阿蒙”,還狂妄到對孫權說“虎女豈能嫁犬子”的話。這是多麼的傲慢,目中無人啊。最終也為他的傲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現在我總以關羽的悲慘下場提醒自己不能驕傲得謙虛。每當我考出好成績,得到老師表揚時,我總會以關羽的事情告誡自己,我不能驕傲不能自滿。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三國演義》讓我更聰明。我想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三國演義》一定會給我很多的幫助的。

我喜歡的三國英雄諸葛亮 篇9

國小六年級作文 ,442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三國演義》的開頭詩。提到《三國演義》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出自己喜歡的有血有肉的英雄。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三國英雄便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三國時代,烽火連天不休,魏、蜀、吳三國飽含深仇大恨,經常發起戰爭。

諸葛亮初出茅廬,協助劉備一統楚國大業。

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讓諸葛亮製造十萬弓箭,諸葛亮下了軍令狀,答應三日之內製造好十萬弓箭。

於是,諸葛亮就準備了許多稻草人和木船。第三日凌晨,諸葛亮便用這些東西去“借箭”。那天大霧茫茫,曹操以為河上的是蜀軍,便讓戰士們拉弓射箭。

就這樣,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借”到了十萬弓箭。可當曹操發現這是個騙局是,卻為時已晚,想追也追不上了。

諸葛亮鞠躬盡瘁,為蜀國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和平和幸福來到時卻已歸天……這真可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啊!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血氣方剛的真英雄。讓我們用心去讀,體會在那個烽火連天的三國時代的英雄氣概吧!

我心中的三國人物 篇10

寫人作文 ,634字

讀完了《三國演義》之後,我就有一個新奇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大家都認為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最佳謀士,而我卻恰恰相反,我認為賈詡才是三國時期的最佳謀士,你們肯定會反對我說:“你有什麼理由證明呢?”首先,讓我來介紹下他:賈詡,字文和,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的魏國大臣。他十分善用計謀,最早,他在郭汜的帳中任謀士職位,後來又成為了張繡的謀士。

漢末,天下大亂,當時賈詡很年青,在路途中巧遇黃巾起義失敗的兩員逃將,他授郭汜祕訣:“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黃巾起義兵後來對首都洛陽長安發起猛攻,最後佔領了長安。曹操曾在宛城攻打張繡,賈詡是張繡的謀士,他對膽小怕事的張繡說:“我們先去詐降曹操,再出爾反爾,把曹營搞得天翻地覆,最後才真正歸降曹操。”張繡用了他的計策,曹操發現賈詡是個人才就把他收編進了自已的謀士集團。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曹操在官渡之戰以少勝多大敗袁紹十萬大軍、潼關破西涼的馬超…。用的都是賈詡的妙計啊。

在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后,他官封太尉和魏亭侯,是三國時期最善終的一個謀士,死時七十七歲,已年過古稀了!三國之謀士都有其過失,而賈詡並無,周瑜失荊州,諸葛亮失街亭,郭嘉失於赤壁之戰也!

所以我想說:“賈詡強算於事,郭嘉強算於人,而演義中的諸葛亮強算於天命也!”賈詡才是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謀士。他是如此有王佐之風,然機鑑先識,未能充其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