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水滸精神相關作文20篇

感悟水滸精神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708字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在今年開學後,媽媽為了讓我增加閱讀量,提高寫作水平,給我買了一本書,那就是我朝思幕想得四大名著之—《水滸傳》。

書一買回家,我就如飢似渴地讀了起來。我被書裡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一個個活靈活現得英雄人物展現在我的眼前:有性格剛烈的黑旋風李逵,莽撞得花和尚魯智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行者武松,神機妙算的智多星吳用,武藝高強的天麒麟盧俊義,精明能幹的拼命三郎石秀,排兵佈陣的神機軍師朱武,槍法出眾的豹子頭林沖,精通炮法的轟天雷凌振……

這本書主要寫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扶危濟困,卻富濟貧的故事。後受招安,受職先鋒,打遼國,擊田虎,徵主慶,我方臘成功後,許多英雄被高俅陷害而死。我對梁山好漢由衷的敬佩,對高俅,童貫,蔡京之流的奸臣無比痛恨。梁山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他不會騰雲駕霧,而且能呼風喚雨,精通法術,在梁山排行第四。公孫勝曾破過高廉,喬道請,馬靈等人的法術。擺成陳法,無人能敵。在打遼國時,還用這法,讓兀顏統軍的大將束手就擒,我對他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呀。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一直以“忠義”兩字為主,忠字代表是宋江,盧俊義,義字代表是李逵,魯智深。宋江以忠義而深愛梁山好漢的擁護,我卻仍為這是愚忠。毛澤東說過,宋江被招安後,成了朝廷鎮壓農民起義的工具,成了一把夜壺,人要用就用,用不著,誰都說髒。宋江真不該投奔朝廷,最後落得可悲的下場,使梁山兄弟也受到連累。看著梁山好漢一個個倒下,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

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水仙精神 篇2

國一作文 ,681字

養過水仙的人是否注意過這樣的情況:假如把它放在溫暖的室內,不常晒太陽,水仙長得又高又細又綠中帶黃,開出的花也是少之又小的,且香氣暗淡;如果把它放在室外,寒冷的空氣,冰涼的清水,它就會依靠陽光健壯地成長著,決不會因寒冷而萎縮。相反,它只會更加挺拔,更加翠綠,花朵也格外美麗,芳香。

這是一個見怪而不怪的問題。其實道理很簡單:在溫室,水仙不需與寒冷抗爭,於是一股勁兒往高長,最後落得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而在室外,它要抵禦嚴寒,就要有強壯的體魄,以保證自己生存下去。

這個問題使我悟出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安樂會使人沉淪,困苦常教人進取,從而也給了我們青少年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優越的條件下長大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活?

我們目前的生活過得很舒適,我們可以說是在溫室長大的“嬌花”。然而前面的路還很長,誰又能保證前面的路上沒有暗礁、險灘和暴風雨?我們一直生活在安逸、舒適的安樂窩,假如生活突然給了我們一個考驗,我們又如何面對呢?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應當鍛鍊一下與困難作鬥爭的勇氣和毅力,就像水仙一樣。我們不只需要一帆風順的平穩生活,更需要的是生活的考驗。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意志堅強起來。學會與一切阻礙我們前進的暗礁作鬥爭,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古往今來人們深深體會到的真理,一切的成功者幾乎都飽嘗過坎坷;一切的“幸運兒”幾乎沒有一個不是從不幸中走過來的。我們不僅要充滿歡笑的生活,同時也要具備戰勝困苦的準備和能力。唯有這樣,在前面的道路上,我們才不會敗退,不會喪志,不會沉淪,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感悟水滴石穿 篇3

國一作文 ,676字

水是美好的,“水光激豔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平靜的水面上泛起波光鱗鱗,朦朧的山色在綿綿的細雨中顯得格外生動。多麼美好的畫面,但在我眼中水也是柔弱的。一滴水是那麼的渺小,在這個大千世界裡,一滴水就像一粒塵埃,毫不起眼。朋友們,你能相信水能滴穿石頭嗎?

我從來就不相信水滴石穿,我覺得它僅僅只是一個鼓勵的話語。直到我去學舞蹈才對這個詞有了新的理解。

去學跳舞只是單純覺得在電視裡跳舞很美,才央求媽媽讓我學跳舞。但我只看到了表象,我並不知道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有著那麼辛苦的訓練。每次的踩胯使我痛得流下了眼淚,一次次的踢腿讓我滿頭大汗。每個動作的嚴格要求令我乏味。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到了逃避。“媽,我不想跳了。”當我忘忑地說出這句話時,媽媽憤然大怒對我說:“當初要學是你自己提出來的,都快演出了,你說你不跳了?”我一下子哭了出來,媽媽的語氣緩和下來,說:“你先把演出跳完,再決定。”

演出的日子到了。我和舞伴登上舞臺。音樂響起,我們開始做起整齊劃一的動作。我在臺上做出一個個優美的動作,感覺指尖都充滿了力量。一支舞跳完了,當我看到臺下好媽欣慰的眼神,還有震耳欲聾的掌聲,還有那評季亮出鮮紅的分數,同伴們興奮的神情,我突然覺得之前流過的眼淚和汗水,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在這一刻都是值得的。在這一刻,我也明白了水滴石穿真正的道理。

我也會像水一樣,堅持不懈地去追求我的夢想。一滴水慢慢地聚集,總會變成一片遼闊的大海。即使再渺小的進步,也可以實現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學習雷鋒精神感悟生命真諦 篇4

高一作文 ,1048字

他,沒有高挑的身材,沒有強壯的身體,卻有一顆無比純潔的心靈。雖然只有22年的人生,但卻讓人們永遠記住看他,從45年前的道德模範,到今天的勵志榜樣,他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他耀眼的光芒。

他就是雷鋒。

從小到大,我們都打著“向雷鋒學習”的口號前進,但我們真的懂得要向雷鋒學習什麼嗎?這常常引起我的深思,我到底要學習什麼,又該如何學習,我到底從雷鋒身上領會得了什麼。暑假,我去新華書店購書,這本《向雷鋒那樣》深深吸引了我,我毫不猶豫買下了它。

慢慢品讀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很多東西。

這是一本勵志書,在書中,作者和多位專家們對“雷鋒”這個新中國家喻戶曉的著名士兵進行著全新獨特的發現;在書中,雷鋒這個名字的價值還將被重新挖掘;在書中,“雷鋒精神”也將全面升級。

讀完這本書,我眼裡的雷鋒不但是位完美的政治楷模,更是一個成功的勵志榜樣。在16歲小學畢業的時候,雷鋒就為自己立下了與眾不同的遠大理想:他要做一個符合祖國需要的新式農民、好工人和好農民,只要祖國需要,他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由此,雷鋒成為全校應屆畢業生中唯一返回農村的文化農民,並且在此後短暫的六年職業生涯中,實現了自己的全部理想,而且實現理想的過程比他自己預想的還要精彩。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7歲時就成了孤兒,但他並沒有哭泣,而是選擇堅強地走下去,因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一個人的原生家庭背景,對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人幼年時期的經歷與環境決定了他很多核心價值。我們無法選擇“出身”,它是不可控的,但我們需要對它給我們價值觀帶來地影響有很清楚的意識。我們不能選擇過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它給我們的現在與未來帶來的影響。

雷鋒的成功並非偶然,可以說是一種必然,他清楚自己的奮鬥目標,併為此而不懈努力。從雷鋒身上我們可以知道,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就什麼,生命中什麼是最重要的。不但知道,而且非常清楚;不但清楚,而且勇於追求、義無反顧、鍥而不捨!這樣才能有用不完的激情,無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都能以樂觀的精神面對,同時還能儘可能多的影響周圍的人。

我也常常反省自己,為什麼我不可以成為一個像雷鋒那樣的人,我和雷鋒的差距到底在哪裡,讀完這本書,我心中也漸漸清晰,雷鋒之所以為大,不是他幹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他做任何事都有一股鑽研勁,他能夠用寬容的心去包容一切,做什麼事他總會先想到別人,他從日常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平常事中體現偉大,感動世界。

讓我們的品質在這本書中淨化,讓我們的靈魂在這本書中昇華!

老山精神感悟 篇5

國一作文 ,913字

如果提起上個世紀中國的革命精神,很多人應該立即想到長征精神,卻不知道就在雲南的文山還曾有一種精神——老山精神。

老山精神源於1974年至1989年發生中越邊境的自衛反擊戰。當時,越南企圖入侵中國,他不斷生出事端,製造中越邊境摩擦,嚴重擾亂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並無理侵佔了我國具有戰略地位的老山、者陰山等戰略制高點,情況萬分危急。在中國鎮府勸說無果的情況下,黨中央決心捍衛主權收復失地。於是,一場可歌可泣的自衛反擊戰終於打響。

戰鬥中,敵人為了阻礙我軍的進攻,在老山上佈滿了數不清的各種型號的地雷和陷井。當戰爭的硝煙散去,幾十年過去了,在老山如今仍然能看到公路兩旁被封鎖的雷場。為了有更深刻的體驗,我們踏上了當年由將士們用生命開闢的道路。老山氣候溼潤,山路又陡又滑,難以想象當年的戰士是如何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開闢了這條通向勝利的道路。據說,當時在激烈的戰鬥中,我軍的排雷彈已經用完,戰鬥進攻受阻,部隊寸步難行,戰士們每前進一步都充滿了艱難險阻,而奪回老山又刻不容緩、迫在眉睫。危急時刻,戰士們發明了一種讓人不敢想象的排雷方式——滾雷。在指導員的講解下,我的腦海裡浮現了這樣的畫面:幾個身負重傷、行動不便的戰士,看到戰友一個個倒在衝鋒的路上,一個接一個犧牲在地雷的爆炸中,心中萬分焦急,他們為了戰友、為了勝利、為了親愛的祖國,毅然撲倒在地,向雷場滾去,隨著一聲聲巨響,地雷被排除了,是他們用血肉之軀為身後的戰友們開啟生命通道。

在烈士陵園,我被數不清的墓碑震撼。這裡一共長眠著九百多的生命,他們中最小的剛滿十六歲,最大的不過而立之年。看著墓碑上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望著佔據半座山的墓堆,我突然明白了老山精神的真諦“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不怕死、不怕苦、不怕虧”。因為在他們的身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是自己的親人、朋友。這一切,值得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乃至獻出年青的生命。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應當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老山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學習的是不斷奮鬥、努力上進、不怕流血犧牲、負責任的新時代的老山精神。

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6

讀後感 ,1120字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一個國家何嘗不是如此。而《中國人的精神》講述的就是那民族命運墮落的時代裡中國的傲骨!

我們中國人平常所說的所寫的都是要用到中國的語言的。在說的過程中,我們說話的語氣我們說話的神情說話的動作,都會影響到所說的話要表達的情感。在寫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掌握修辭手法文段格式表現形式,都會影響到所寫的文章要表達的情感。中文是一種心靈的語言,一種詩的語言。中文並不難,與其說它難,那是因為中文最重要的是它的深奧,它不像其他語言一樣簡單,它還要我們賦予給它一種新的活力用來表達我們的深刻感情。中國人可能對自己本國的語言並不太瞭解,他們會說會寫,可是他們可能不會表達。中文是中國的精髓,他可以將深沉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融匯在極其簡單的語言中。我看到書裡有那些將古詩翻譯為英文的例子,我覺得翻譯的很厲害,可是看完翻譯後,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原來好,翻譯完才發現譯文失去了原來語言所蘊含的精華與深奧。一首古詩那麼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樣的中文可以讓人耐人尋味細心琢磨。可是英文出來了,那麼明白直接,卻與原來的文章衝突了,不是嗎。中國的語言可以表達很多想要的表達,你可以讓它深奧,可以讓它古典,可以讓它高雅,可以讓它清新脫俗……當你學習完中國的語言,你可以凌駕於中文來學會表達。

中國的歷史或許在你的眼裡很恥辱,很愚鈍,但是請你原諒過去,每個人都有最愚笨的時候,更何況是領導者呢,感謝他們在歷史所犯過的錯誤,可以用來警醒我們。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中國人就此開始拼命地努力。中國人的精神是那些研究過中國的外國學者所不能體會的,他們沒有試過中國那些慘敗的歷史與過去,過去的硝煙,過去的槍炮,過去的灰色,深深地紮根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為了拼搏,為了目標,為了自己,好好地活著。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恥辱中國的榮耀,都是中國人所能領悟的。就算國外有再多優秀的外國學者,就算是偉大的漢學家,能夠與中國人談論漢語,那也許是一種諷刺。沒有其他國家的人能夠體會那種驚心動魄的場面那種在生命最後時刻的逼迫從不低頭的毅力,中國人是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別忘了自己的光芒。

作者有段話讓我記憶猶新:“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糙,但粗糙中沒有粗劣。真正的中國人也許醜陋,但醜陋中沒有醜惡。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粗俗,但粗俗中並無好鬥和囂張。真正的中國人也許狡猾,但狡猾中並無陰險。”就算中國人外貌性格心靈等方面有缺陷,也許你會討厭會嫌棄他們,甚至嘲笑諷刺他們。請你們知道,中國人有一顆比任何國家都要善良都要美好的心靈。中國人的精神是所有的嘲笑所有的厭惡所有的冷漠後涅??重生的,它們帶著它們新的希望,用一種高尚的品質闡述給那些想要了解他們的人聽。

為什麼要學中文——讀《中國人的精神》有感 篇7

讀後感 ,1089字

我們都知道,中文就是漢語與漢字,經歷了3000多年演練變化的語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維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現階段人類文明中最穩固也是最先進的語言文字。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作者辜鴻銘講述了他對中文的一些獨到的認知與理解。

作者認為“漢語史世界上最優秀的語言”“必定戰勝英語”,並從思維速度、發音、構成組義等角度進行了論證,真實誠懇令人折服。但我卻對自己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中文,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優秀的語言,還是因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進而學習它?對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

中文,是一箇中國人的象徵。它代表了你的歸屬、你的身份,更像是一個標誌。這不僅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整個民族。中文,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舉一個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從小跟隨父母背井離鄉,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沒有及時教他關於他的民族文化的東西,如方言、歷史、習俗,段時間來說他還可以說那裡是他的家鄉,是他的歸屬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過去,當他的子子孫孫再回過頭來,除了血脈,他們已經喪失了全部可以標誌他們家鄉身份的東西,或許也可以說他們已經有了一種新的文化,一種新的傳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地方出來的他們了。這就是原始歸屬的喪失,文化標誌的一種丟失。中文,它並不像護照、身份證等具體的一個物體,證明你的來源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種無形的、如中國心一般的精神上的東西,別人或許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淺,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歸屬。我學習中文,因為我仍想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人。

中文,也是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具體的表現。它記錄了中國的文字系統,承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並且在不斷的發張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對聯等文化,還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試想如果不學習掌握漢語與漢字,如何能夠真正體會、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可能有的人會提出疑問,連古代的文言文都可以用白話文進行翻譯,中文也可以通過翻譯成其他的語言進行學習交流,理論上是如此,但是真正對比過兩者的同學應該知道,就算你如何精妙的翻譯,與自己用原來的語言明白的文化內容肯定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這就像是一個需要驗證的傳承一樣,要想得到其真正的傳承,就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鑰匙,才能通過考驗。中國文化也是一樣,你必須學習中文,你才能真正的窺視到它的“博大精深”之處。

這就是看了辜鴻銘這本書的一些對中文的觀點後,對自己所提出來的提問以及解答,或許解答的還不是很充分,很透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給自己一個繼續前進的理由,一個支援下去的信念。

《水滸傳》讀後感 篇8

讀後感 ,652字

暑假裡所有作業完成以後,我迫不及待捧起老媽送給我的《水滸傳》,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這是一本描寫北宋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裡面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使我感嘆不已。

小說描寫的是北宋末年,宋江和他的兄弟們奮起反抗黑暗的封建統治,並取得一系列勝利的故事。小說塑造了宋江、吳用、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批性格鮮明的梁山英雄。這本書很多故事情節我們都耳熟能詳,如:拳打鎮吳西、倒拔垂楊柳、智取生成綱、武松打虎、大鬧清風寨等。

看了《水滸傳》這本書之後,在它的字裡行間,我們總能找到一個“義”字。梁山伯的英雄好漢們,個個深情重義。生活中,當朋友有難時,他們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為朋友赴湯蹈火,兩面插刀。這是一梁山好漢們的“兄弟之義”。黑暗的封建統治下,民不聊生,梁山伯的英雄好漢們就扯起造反的大旗,為民眾打抱不平、出生入死、向天請命、替天行道,這是梁山好漢的為民的“國家大義”。正是因為秉持著這一腔大義熱血,梁山的英雄好漢們才剷除地痞惡霸,貪官汙史,反抗封建的黑暗統治,誓將“打抱不平、出生入死、向天請命、替天行道”進行到底。當然,後來梁山的招安也多多少少受了這種“大義”的影響。

梁山英雄好漢們的“義”教會我在生活中不僅要對自己的朋友講義氣,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一定要主動相助,而且對於社會上的那些不良惡習和和風氣,要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才是真正的“義”。

所以,我非常喜歡讀《水滸傳》,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會永遠停駐在我的心中,永不磨滅!

經典中的經典——讀《水滸傳》有感 篇9

讀後感 ,439字

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水滸傳》的主要內容是:北宋末年宣和年間爆發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規模雖然不大,但一度聲勢很盛,後來卻接受了“招安”,也就是向官方投降,而最終宋江等人又被殺害了。

《水滸傳》是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書中塑造了一大批生動的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將中至少有70位以上是形象鮮明,令人久久不忘卻的。此外還有一批非常生動的人物,如高衙內,王婆,潘金蓮,何九樹,牛二,黃文炳等等。水滸中的一百零八將,每個人都有一個能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質特點的綽號,例如黑旋風李逵,智多星吳用等等。宋江是梁山上主要領導人,晁蓋死後一直坐第一把交椅。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人物,一方面仗義疏財,廣交江湖好漢,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指揮才能,而另一方面他又有著濃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打出的旗號是替天行道。

讀了這部小說之後,我感覺寫的太精彩了,把人物寫的栩栩如生,讓人讀了之後回味無窮,不愧是經典中的經典。

讀《水滸傳》有感 篇10

讀後感 ,616字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主要依據,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形象。

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英雄事蹟。如《火併王倫》《大破連環馬》等。在這眾多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大頭領,人稱呼保義,及時雨,孝義三郎的宋江。他被晁蓋義士救上梁山後,對晁蓋忠心耿耿。晁蓋西去後他擔任臨時大頭領。他代領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消滅了許多的惡勢力。在《五虎上將打童貫》一集中。他很有威嚴地說:“我梁山五虎何在?”嚇得敵軍抱頭鼠竄。最後梁山好漢推選他為當之無愧的大頭領。

讀完《水滸傳》,我的腦海中只剩下兩個字,一個是“忠”,而另一個則是“義”。書中,楊志逼著吳用問這兩個字的意思,吳用毫不猶豫的答道:“忠:對上絕無二心。義:對友絕無二心。”楊志把刀架在宋江的脖子上,大聲喝道:“這你應當如何去做?”吳用掏出一把刀斬釘截鐵地說:“吳用願意以命相換!”說著便刺向自己。吳用這一壯舉,是對“義”最好的詮釋。看到這裡,讓我記起了那件事:一天我和好朋友,一塊踢球。因為頑皮,球砸破別人家的玻璃,當時我害怕極了,看到氣勢洶洶的房主,我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在房主的逼問下,我的好朋友站了出來,替我承認了錯誤。我害羞地低下了頭,心想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每次讀起《水滸傳》,總是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那蕩氣迴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我,感染著我。我愛《水滸傳》,我愛讀書!

銘記長征精神——2016年《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6字

9月1日晚8點,我們全家人一起,準時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仔細聆聽了許多感人的長征故事,感觸很深,收穫很大。

長征是紅軍戰士用鮮血和生命譜寫的英雄史詩。長征途中,紅軍戰士共進行了380餘次戰役,經過了11個省份,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紅軍戰士從開始的30多萬人,到最後只剩下3萬多人,他們歷經千難萬阻,以百折不撓的意志戰用了敵人,創造了人間奇蹟。充分體現了“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舉世所罕見的。沒有吃的,他們吃野菜、樹皮,甚至連自己的皮帶也都煮了吃;沒有鞋穿,他們赤腳爬雪山、過草地,走荊棘路;沒有學習用具,他們在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

長征的故事令人感動,長征的精神催人奮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要接過老兵的旗幟,傳承長征精神,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克服各種困難,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更加壯麗的詩篇。

讀出新,讀出情——讀《水滸傳》有感 篇12

讀後感 ,888字

《水滸傳》是經典著作,是民族的精髓,一百零八位好漢與晁蓋,雖落草為寇,但他們的所做所為卻光明磊落,為人們所敬仰、傳頌。

第一次讀《水滸傳》時,我六歲。那時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武松。因為“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深深的印在腦海裡。那時的我認為能與猛獸相鬥的人是最棒的。

再讀《水滸傳》時,我八歲。那時我最敬佩的人物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豪氣,再加上那純樸的心靈,便是無人能比。

前二次讀《水滸傳》都是在童年,那時的我知識面較窄,也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只是能夠欣賞別人所欣賞過的。

第三次讀《水滸傳》時,我十二歲。剛剛步入初中的我既激動,又茫然。初次當班委的我被一系列問題攪得亂七八糟,太多挑戰需要我去面對。那時,我三讀《水滸傳》,我發現我最佩服的人竟是宋江。因為那時我被宋江的領導才能所折服,我不得不佩服他與一百零七位頭領、上千嘍羅相處,竟能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我與他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現在我十四歲,又一次讀《水滸傳》。這時的我不再是年幼的我,也不再是被小事攪得手忙腳亂的我。現在的我,目睹過人間的真、善、美,也看見過世俗的假、惡、醜。讀《水滸傳》時,我發現,我所崇拜的人是林沖。是他教會了我在“亂世”中做人。他不僅槍棒使的出神入化,文才也很好,堪稱文武雙全。可能有人覺得他窩囊,我卻不那麼認為。對於一個小家來說,他是一個好丈夫;對於一個大“家”來說,他是一個大英雄。他之所以剛開始沒有反抗的那麼激烈是為了不讓妻子與僕傭受到牽連。他為人謙虛卻不軟弱!他為人正直、講信用、講義氣。他歷經多少磨難卻永不服輸!他內心的堅強一次又一次地激勵了我。每當我經歷挫折想放棄時,總是會讓我想起他的堅強;每當我默默哭泣抱怨命運不公時,總會讓我想起他的堅強!挫折是什麼?挫折就是讓人去打敗的!哭泣不要緊,但哭過以後一定要站起來,用笑容去迎接挑戰,用自信去面對挫折!從他身上我明白了:如果不能改變他人(惡人),那麼就先獨善其身,做好自己。

每次讀《水滸傳》不一定要換一個敬佩的人,只要你有所收益。在不同的年齡段讀《水滸傳》,你會從不同的人身上學到不同的道理,只要你學到自己所缺少的東西,就是有收穫。

讀書,滋養我的精神生命——讀《竊讀記》有感 篇13

讀後感 ,661字

書籍,是我生命中的精神食糧。讀書,滋潤了我渴雨的心房;讀書,啟迪了我求知的心靈;讀書,滋養了我的精神生命;讀書,繁茂了我的生命之樹!我愛讀書,愛讀它時幸福的感覺;我愛讀書,愛讀它時沉甸甸的收穫;我愛讀書,愛讀它時每有會意時的心有靈犀。書,已成了我尋找樂趣的源泉;書,已成了我汲取知識的寶庫;書,已成了指導我的生活導師。

《竊讀記》中,林海音也非常喜歡閱讀,她想讀書想得失魂落魄,但又沒錢買書,就只得想方設法地去竊讀。林海音絞盡了腦汁:有時貼在一個大人身旁讀、挑人多的地方去讀、下雨時口是心非……這一切都是為了能躲避老闆的注意力而多看一會兒、再多看一會兒……

為了讀書,她千方百計;為了讀書,她小心翼翼;為了讀書,她廢寢忘食。這一切,源於她對書籍深沉的熱愛,而令她產生這種熱愛的根源是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盡職盡責地把寶貴的知識一代代傳遞下去。

讀完這篇文章,我掩卷深思:在平時的生活中,我也有閱讀的習慣:每天晚上至少要看一小時書,要不然我根本無法入睡,有時我甚至會因為看書而忘記了睡覺。記得有一次,因為媽媽要洗澡,所以她無法像往常那樣來陪我讀書。我獨自捧卷閱讀,時間在光影中不知不覺地流淌,我也不知道自己看了多久,直到媽媽洗完澡後我還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媽媽見我還沒睡,來不及吹乾頭髮就趕忙過來給我講故事,結果我害得媽媽感冒了,我很過意不去。但是媽媽說,她很高興我喜歡看書,無論如何她都會無條件地支援我看書。

我是吃飯長大的,因為吃飯能補充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我也是讀書長大的,因為讀書可以滋養我的精神生命!我愛讀書!

讀《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有感 篇14

讀後感 ,770字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璀璨的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中華美德熠熠生輝,民族精神世代傳承,最近我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令我感慨激昂、心潮澎湃。

有人會問:傳承中華文化,那是過去的事情,離我們太遙遠了。其實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就正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

我曾經讀過《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一書中關於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它講的是:唐朝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文成公主入藏後,她帶去的穀物種子,在西藏高原上廣為種植;帶去的工匠幫助藏族人民製造農具、紡織機、碾米機,興辦製陶、釀酒、造紙、制墨等手工業;帶去的宮娥教會藏族人民紡紗織布。文成公主還鼓勵和幫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創造了藏文,促進了漢藏的文化交流。

我還知道範仲淹勤奮讀書的故事。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中國積澱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思想精華。古人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小學生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水泊幾許英雄志,梁山曾憶好漢歌——《水滸傳》讀後感 篇15

讀後感 ,545字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梁山泊好漢劫法場、朱仝義釋宋江……此番種種,皆為義也。更有宋江於國之義,親遞毒酒與李逵;李逵亦有義,毫不眨眼服下。只一《水滸》,全繫於義。

第三眼著眼於社會風氣與民主。

琵琶鐵板,高唱大江東去;尋常巷陌,追效金戈鐵馬。本以華夏族人總溫婉和順、文質彬彬、老實如黃牛,忽聞《水滸》方知,咱華夏男兒也有眾多英雄好漢,提槍舞棍樣樣在行,更有綠林好漢如雲,英雄如雨,實是志與日月齊明,意共天塹長流。風氣不再是忍氣吞聲,而是敢作敢為、敢作敢當。

皇權社會,常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百姓常是被百般壓榨奴役,大氣也不敢喘一聲。水滸中更是宋朝,重文抑武,百姓也多是文弱秀才,只知百般求得君主賞識。水泊漢子,多蔑視官府,從不買賬。這一百單八好漢一出,即有民主先聲之意,梁啟超曾這樣評價本書:“《水滸》一書,為中國小說中錚錚者,道武俠之模範,使社會受其餘賜,實施耐庵之功也。”

誠然殺人放火、擾亂法度的行為是略有矯枉過正之意,但是仍有其進步意義。它使悶聲勞作的清朝百姓得以知道還可有這一種活法。

對水滸也只是粗讀,細節也未曾細細體會。但也有好處,便是全域性觀強。文尾,略寫幾字以記心得

舉薄酒而寄狂,吟短句而感慨。鵬飛樑山泊,冰心鐵骨伴取山間磐石;雲凌蓼兒窪,青山綠水留的風中豪氣!

讀《水滸傳》有感 篇16

讀後感 ,1018字

初讀水滸,我是敬仰崇拜的;再讀水滸,我是疑惑不解的。

《水滸傳》是中華四大名著之一,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瑰寶。它描繪了宋末農民起義,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波瀾曲折,謳歌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但是,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我也看到了很多糟粕。

一是過於血腥暴力。在當今這個社會,我們提倡和諧,反對打打殺殺的行為。然而在水滸中,哪個英雄好漢不是靠暴力出來的,動不動就舞刀弄槍的。當然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人們的思想觀念有關。當時社會黑暗,奸臣當道,政治腐敗,人民有苦無處說,有冤無處報,走投無路之下就只好以武力或非法手段來平反自己的冤屈。比如說武松鬥殺西門慶那段,武大郎被毒死後,西門慶買通了官府衙門的人,武松證據確鑿卻無處申冤,無法嚥下這口惡氣的武松只好自行報仇。他用尖刀往嫂子胸口一剜,取出五臟六腑,並割下她的頭顱,又割下西門慶的頭顱,放在武大郎的靈牌前。這一面反映了武松的有仇必報勇猛剛強的性格,另一面也反映出武松的殘忍。我們要正確的看待武松的這種做法,這是當時黑暗社會的產物,然而在當今社會是不可取的。若說武松殺人還有可原諒之處,那張青夫婦賣人肉就真的是無法原諒了。他們所殺之人都是無辜的過路人,可就算這樣,張青夫婦在水滸一書中仍然被稱之為英雄好漢,這真是令人無法理解。

二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水滸一書可算是將銀子的功用發揮到了極致。銀子能化解各種矛盾,上下打點,拉攏各種關係。及時雨宋江,廣施銀子,謀得了江湖中極高的威望;小旋風柴進,仗義疏財,博得了江湖好漢的愛戴。有了銀子,牢獄是可以擺平的。只要錢到,禮到,關係到,棍棒是不用挨的,累活是不用幹的,甚至可以好酒好菜伺候。林沖入牢,用銀子上下打點,再加上柴進的兩封書信,免了殺威棒,開了項上枷。武松入牢,更是受到特別對待,因為施恩父子有求於他。銀子鑄就了強大的關係網,關係網的鋪開與壯大形成了梁山水泊之勢。這種惡俗的社會風氣也延續至今。

然而更令我無法理解的是,《水滸傳》一書選入了中學生必讀書目。這就需要身為初中生的我們區分水滸的精華與糟粕的能力,《水滸傳》的複雜性體現在它許多令人爭議的情節上。這個世界不是什麼都是非黑即白非正即邪,更多的都是亦正亦邪亦黑亦白。

其實,從一面倒地認為梁山全是英雄好漢到逐漸發覺梁山人物亦正亦邪的複雜性的過程,不也是一個思想成熟的過程嗎?想起某本書說的:“當你不再單純地以好人和壞人判斷一個人的時候,你就長大了。”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讀後感 篇17

讀後感 ,628字

讀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比如:抗金英雄岳飛,愛國詩人文天祥,尊敬老師的顏回和好讀書的匡衡……

岳飛的大名我早就聽說了,他武藝高強,愛國如愛家,英勇殺敵等。每當我在電視上看見他時,他殺敵的眼神,殺敵的氣勢都令我震驚。他的戰功顯赫,一下子就收復了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等很多失地,這讓我很佩服他。他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才這麼英勇殺敵,無所畏懼的。

除岳飛外,我最喜歡的就是愛國詩人文天祥。文天祥賣了自己的家產,來讓百姓加入他的抗敵隊伍。就這一點,換做是我,我肯定很難做到,反正國家亡不亡滅不滅的我一個人也解決不了。但我讀到文天祥說的話和寫的詩時,我才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文天祥是多麼深沉地愛著自己的國家啊!以前,我不懂,只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用來耍酷,但現在我知道,這句話不是隨隨便便說的,所以,我很敬佩文天祥。

讀到顏回吃炭灰時,我心裡想:幹嘛要吃炭灰,倒掉一點飯也沒關係,反正老師也不知道。之後,顏回的解釋讓我知道他珍惜糧食,尊敬老師。我要向顏回學習。

“鑿壁借光”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書的重要。讀到匡衡借書讀的時候,我心裡想:幹嘛要借書讀,不讀書不是更輕鬆嗎?但是,我又讀到匡衡鑿壁借光來讀書時,我才知道匡衡是多麼愛書,多麼渴求知識。最後,匡衡成為了漢元帝的宰相。我也要向匡衡一樣愛讀書,增長自己的才幹。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一灘水裡的人生感悟 篇18

高二作文 ,1029字

雨,絲絲縷縷地飄蕩在半空中,訴說著這三月的南國獨有的天氣,雨,一直在下,一直在下,漸漸地,雨融進了空氣裡,佔據了這個南國的角角落落。

靜靜地靠著冰涼的牆,用手觸碰著牆角縫隙裡鑽出來的被雨絲滋潤得柔軟嫩綠的草。輕輕地抬起頭,將那溼潤的空氣吸入肺裡,溫暖、輕柔、欣慰、幸福……我又不知道這是怎樣的一種感覺,一種莫名的力量開始盪滌於胸懷,我有種莫名的衝動。

終於,一縷難得的陽光灑向了這個如夢的世界,切斷了那紛飛的雨絲,陽光主宰著每一個角落,將雨滴折射出了五彩的光芒。

坑坑窪窪的水泥地上,水開始分出了界限。腳下的那灘水,給了我無盡的遐想。

一場漫長的春雨,不知為這灘水注入了多少雨絲,又不知流出了多少。雖不是一場暴風雨,卻一直騷擾著它的寧靜。終於,一切開始歸於平靜。陽光也開始眷顧這個可愛的精靈。

一如每一天,我們身邊都會發生的事,偶爾邂逅的人,就如這絲絲縷縷的春雨般,不斷地注入,又不斷地流出,有付出,也有收穫;有進入,也有離開;有痛苦,也有快樂。但陰霾終會消失,動盪終會過去。“陽光總在風雨後”,有雨才有彩虹。讓我們一起相信,生活總有轉機,幸福總會來臨。

陽光射入了那灘水裡,耀眼的光刺痛了我的眼睛,小小的一灘水竟有如此強大的力量,我詫異,我連睜開雙眼去直視它的勇氣都沒有,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一如我們的人生,只要把握住陽光射入的那一刻,把握住機會,渺小的我們一樣可以迸發出強大的力量,一樣可以煥發出耀眼的光芒,一樣可以活得很精彩。我側了側身子,轉移著自己的視線,那灘水便收斂了它的光芒。我也得以揭開它神祕的面紗,去窺探它的“內心”。它的表面,是那麼平靜,靜得讓我心虛,靜得讓我懷疑,自己看到的,究竟是不是那灘水的真實面目。在這灘水裡,也許,千千萬萬的塵埃正在排擠著,翻騰著,咆哮著;也許,幾億甚至幾十億個分子正在運動著,結合了又分散了;更或許,許許多多的生命正在這灘水裡孕育著……可我們,用著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永遠只是一灘平平靜靜的水!

一如我們每天所碰到的事情,所邂逅的每一個人,也許都有著他們的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也許,我們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現象,也許,我們正被某種現象所矇蔽,那看不到最真實最本質的東西。所以,請讓我們一起努力,不要為某一種表像去否定一件事,不要太去在乎表面的東西,內涵才是最重要的。

一場三月紛飛雨,一灘平凡而又特殊的水,讓我感悟著人生的點點滴滴,讓我懂得將愛灑向這個世界的角角落落,讓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目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讀《水滸傳》有感 篇19

讀後感 ,561字

水滸傳,是中國最著名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他描寫了108位梁山好漢起義以及最後的結局。全書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感情色彩,情節一波三折,富有感染力與表現力,讓人愛不釋手,難以忘懷。

水滸傳最令我驚訝的是,他能同時處理好這麼多人物的形象。無論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每個人穿著衣貌,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交代。還有文章內容詳略得當,更有層次感。我也非常欣賞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義氣。他們殺富濟貧,他的熱愛百姓,反對官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能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與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到時候同學的情誼就會越來越親密,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也許有人說,水滸傳裡的起義是一種反對官場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但是我並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殘酷黑暗的封建統治無情地壓迫的農民,許多農民都揭竿起義,反對政府的統治,所以他們的反抗是有道理的,他們是為自己的人權為自己的人格獨立而反抗!這不是某些人為了追求官場和利益,為了追求金錢和名譽而反抗政府,而是一種正義的,勇敢的富有勇氣的反抗,這種反抗最值得提倡。

水滸傳,裡蘊含的精神力量,精神品質是深刻而豐富的的,我們需要認真的閱讀,用心來閱讀它,感受它那生動的情節,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畫,振奮人心的精神力量,這,才是《水滸傳》的精髓所在!

時勢造英雄——讀《水滸傳》有感 篇20

讀後感 ,794字

翻開一本書,欣賞頁與頁之間淡雅的清香。掀開一頁紙,品味字裡行間濃郁的書香。

—題記

《水滸傳》這本書的書名毫不起眼,因此剛開始,我對它並不感興趣。可當我聽到別人說起書裡的故事時,我卻動搖了,確實,它那豐富有趣的內容,讓我曾一度愛不釋手。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在書中塑造了一百零八個人物,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武松。

武松,是一個勇敢,善良,熱心的人;是一個愛打抱不平的英雄。而滲透在武松性格中的,有關古代英雄的力、智、勇,充分寄託著作者正戰勝邪,善戰勝惡的理想。

而我最欣賞的,卻是他那份正直。同時我也認為,現在的社會需要這樣的英雄。雖然,他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天真的我總希望在真實生活中存在著這種具備英雄氣概的人。因為,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我們都能夠看到黑白兩種勢力的對抗。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挺身而出,維護正義,走出對抗惡勢力的第一步。我們常說建立和諧社會,可如果我們都不把它付諸以行動,去維護正義,幫助人民警察加強治安的話,談何公平,哪來和諧呢?

《水滸傳》表面上一本關於武打的長篇小說,但它卻揭示了現在複雜的社會關係背後所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我覺得書中的“及時雨”宋公明為人善良,雖然他手無寸鐵,但卻樂於助人。與武松相比,他看上去十分文弱,但很多英雄都被他感化。可最後還是因為醜陋的社會風氣,而把他逼上了梁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時候,社會的正義需要的不是一個人的正直,而是許多人的正直,當這種正直大到可以形成一種社會風氣之時,我們的和諧社會才有希望。

其實,不管是武松的英勇善戰,還是“及時雨”宋公明的與人為善,或是魯智深的大智大勇,林沖的忍辱負重……這些英雄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那個社會可以給予他們更好機會,我相信他們都能有一番成就。

所以我想,時勢造英雄的意思是,只有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造就更多的英雄志士,更多的偉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