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贈汪倫》相關作文20篇

改寫《贈汪倫》 篇1

續寫改寫 ,684字

陽春三月,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清澈見底的桃花潭水碧波盪漾,潭邊楊柳依依,水邊鵝鴨嬉戲,最美的還是那競相開放的桃花,一朵朵,一簇簇,爭奇鬥豔,真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啊!

此時,一個穿著長袍,戴著秀才帽的人,站在一艘小船上觀賞眼前的美景。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詩人——李白。這時,忽然從岸邊傳來歌聲:“再見了朋友,再見了,希望下次還能一起遊山玩水……”,原來是好友汪倫來為他踏歌送行。船還未開,李白下船疾步來到汪倫面前,緊握著他的手,激動不已。“李兄,為何不多留幾日?可是小弟照顧不周?”汪倫不捨地問道。

看著摯友汪倫,李白眼前不禁浮現出與汪倫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白天,他們一起盪舟桃花潭,兩岸美景美不勝收,一次次詩興大發,寫下一首首名詩;晚上,在皎潔的月光下飲酒對弈,快活如神仙……李白哽咽地說:“多謝賢弟這些天來對我的照顧,只是朝廷召見,時間緊迫,未能與賢弟道別,是為兄的不周啊!咱們後會有期!”

李白又道:“賢弟對我的情誼之深,我銘記在心,即使桃花潭的水深千尺,又怎能比得上你我二人的情義呢!”說罷,便提筆寫下了千古名篇《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在船主的催促下,李白眼含淚水坐船遠去。望著李白遠走的身影,汪倫淚如雨下,呆呆地望著江面,回憶著泛舟桃花潭的美好時光………

改寫贈汪倫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2字

李白身為詩聖,他特別喜歡喝酒和桃花,遠方的汪倫久仰大名,便寫了一封信:這裡有萬家酒店,有十里桃花,請你來這裡喝酒觀花。李白開心極了,便過去了。

李白到了那裡,汪倫熱情待客,李白迫不及待地問道:“那萬家酒店和千萬桃花呢?”汪倫不緊不慢地說道:“確實是有,只不過不是你想的那樣而已。”李白興奮極了:“那是什麼,快點講,別賣關子了。”汪倫笑道:“有一家酒樓叫萬家,這裡有一口潭叫桃花潭,有千萬尺深。”李白讚美道:“連我都可以騙過,還真是了不起呀!”於是李白在這裡玩了幾天。

到了分別的時候了,李白在船上和船伕閒聊時,一陣琴聲從山中傳來,李白好奇不已,下了船一步步走過去。終於看見了,原來是汪倫正拿著傳家寶在彈琴為李白送行,李白走了過去講:“都講了,別過來送我。”汪倫說:“這一別不知什麼時候才可以相見。”李白笑道:“有時間我會來找你的。”汪倫講:“好吧!送你一些好酒,留作紀念,有時間常回來看看。”李白戀戀不捨地看著汪倫,感慨萬千,久久才肯離去。

李白感嘆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友情真好!”

改寫贈汪倫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9字

一天早上,在一條大街上有許多的人,不時傳出歡聲笑語。

就在一個古色古香的酒樓中,人山人海,說的說,唱的唱,談天說地,詩意飛揚。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唱戲,周圍也有一群人在聽。人群中,李白和汪倫正飲酒話別,你說我笑,拿著酒杯,你敬我,我敬你。就這樣,不一會兒,李白和汪倫都有了幾分醉意,他們左晃右晃,臉上通紅;特別是鼻子,卻是最紅的,像裡頭點了一盞燈一樣。最後,他們不知喝了多少杯,睡著了。

睡了一會,他們朦朦朧朧地起來了。汪倫從衣兜中取出了點銀兩,放在了桌子上,他們倆勾肩搭背地走出了酒樓,左晃晃,右晃晃,差點撞倒了別人的老古董,又差點撞翻了別人的烤地瓜,還差點把小孩子給撞飛了。這時,汪倫說:“我的老朋友啊,既然你要繼續去遊山玩水,禮物那也必定是要有的,對吧?”

說完,他們來到了一家木雕店。進去後,發現每一個木雕都栩栩如生,饒有風趣。突然,汪倫看到了一個大葫蘆,表面很光滑,上面還刻畫著一條龍,做工完美,很是精緻,毫無瑕疵。李白很喜歡,汪倫二話不說,拿出一些銀子,買下了那個葫蘆送給李白,還給李白裝了些酒進葫蘆裡。

後來,他們倆來到了岸邊。告別後,李白便坐上了小舟,離開了。汪倫唱起一首歌,打起節拍,為好友送行。李白激動萬分,認為汪倫對他的感情比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深,便揮毫寫下了千古名篇《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改寫贈汪倫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1499字

已是丑時一刻,我抬著頭,望著地平線上那一絲紅潤。遠處伸起了雲度白,平時看起來那溫暖的雲度白,在今日之看卻有些滄桑、無味。風迎面吹來,我突然感覺一絲寒氣,心一點一點的冷淡了下來。

“君夫也是丑時五刻,要早些動身!”我的書童在旁邊提醒道,也就在這時,遠處的倫家莊,想起了一深深的責備聲“你這個畜牲,我不是叫你在子時七刻時叫我起床的嗎?你倒好,自己睡過了頭,如果我的好朋友李白已去…………”這些責備的話語,聽在我的耳中,就像半空打了一個響雷,我的眼前一下子就通紅如血,瑩瑩有淚光閃現。只見遠處出現了一個模糊不清的人影,那個人略顯蒼白,在那猶如黑墨的頭髮之間夾著幾根蒼白如紙的白頭髮;他穿著一身黑袍,上面刻畫著極為玄奧的紋路,看上一眼,就讓人目眩神迷。我再也忍不住了,一個健步就跑到汪倫兄面前,雙手顫抖的握著他的手,聲音激動地說:“汪倫兄啊,你的腿腳不好,我曾告訴你,不必來送,你為何還是來送我呢?”王倫好爽的說:“不必多說,我倆就在這先喝個痛快!”說著他的僕人就擺上了桌椅,拿上了美酒,我看著這酒,雙眼發直得說:“汪倫兄,你這是何必呢?這酒是你們家的家傳百年上好的酒啊!”我又驚訝又疑惑的問到。“不必客氣,這一別就不知何時再見面了,可能是生離死別,今天我倆就在這喝個爽!”汪倫大度的說。我端起酒碗,想了一會兒,接著一口飲進的說:“是啊,這一別就不知是何時再見了,今天就喝個爽!”“這就對了嘛,唉,從前我倆日日夜夜在桃花樹下飲著酒、唱著歌、寫著詩、是聞著那芬芳的桃花。今日也是如此,就有些落寞不捨,如果還像當年那樣就好了。”王倫抬頭望著那還未退去的星空,仰天長嘆道,我也不甘地說道:“是啊,從前的時光是那麼讓人留戀,以後汪倫兄,你要多多注意身體啊,近些日子要少吃點葷的。”“你也差不了多少,要少喝點酒,再喝的話下次見面你可會比我老上十幾歲呢?!”汪倫轉悲為喜“說笑了說笑了,我進了朝廷,當上了官,再來見你!”我哈哈大笑道,汪倫兄也不服地說:“那我也去當個這兒的霸主。”我倆你一言我一語的喝著。

喝著喝著,我倆都有些醉了,我一下拔出了腰間的劍,在空曠的碼頭上,武起了劍來。王倫兄也腳踏著地,口中唱著歌。就這樣,我武著他唱著,武到了寅一刻才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就在這時,王倫從衣服裡取出了一顆紅豆大小的珠子,汪倫說:“這事可以救你母親的神藥,你要慎重使用!”“你……你……你……怎麼知道我母親有艾滋病的?”我既驚訝又感動的說道。“e”汪倫說不出口了。

天已有一半被太陽的光照亮了,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著;風從空中緩緩吹過,帶著桃花的芬芳,香氣面蕩起一圈圈的漣漪,我雙手捧著藥站在船頭眺望的身影。船離碼頭越來越遠。汪倫的身影也越來越小。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我突然詩興大發。只見我騰空跳躍,拔出劍在水面上寫道: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贈我情。

汪倫在岸看的下巴都掉到地上了,我寫好後就再次落到了船中,我揮著手與王倫兄告別。就這樣,我們就此別過了……

贈汪倫改寫 篇5

續寫改寫 ,415字

有一天,唐代詩人李白到汪倫家做客。於是,汪倫天天陪他飲酒,李白教汪倫作詩。

時間飛逝,李白在汪倫好友家已經住了一個星期。第二天清早,天剛矇矇亮,李白整理好行李,悄悄地離開了汪倫家。李白來到桃花潭邊,近處的桃樹被濃濃的大霧所淹沒。枝頭的小鳥在唱著悲傷的歌兒,好像不願李白的離去。李白站在船頭欣賞桃花潭清早美麗而迷人的風景。

忽然,汪倫唱著動聽悅耳的歌聲朝桃花潭岸邊走來。站在船頭的李白隱隱約約聽到岸上汪倫好友的歌聲,李白知道汪倫好友來為他送行。

汪倫大聲地問:“李白老兄,你怎麼一聲不響就悄悄地離開。要不是我早起,看見你的離別信,恐怕我現在見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說:“你和我都是非常重情重義的人,我不願看到我的離去而讓你感到傷心,我只好悄悄地離開。”

汪倫聽了李白的回答,臉上露出了一絲憂傷。

於是,兩人互相告別。李白站在船頭,看著多情的汪倫。順口吟唱出:“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篇6

續寫改寫 ,420字

村裡有一個窮苦人家—汪倫。李白被請到了汪倫的家,汪倫家境貧寒,家中有幾頭豬,幾隻雞和幾頭牛。汪倫殺了雞和豬做成菜,再將家中的牛賣掉了一頭,換了酒,盛情款待了李白。兩人在閒暇時對酒當歌,吟詩作賦,在山水間寄情於詩篇中。李白和汪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快樂的時光總過得那麼快,李白要走了。

李白收拾好了行李,走到桃花潭邊,只見李白身邊有幾棵桃樹,桃花飄落到了水中。李白抬頭向村子裡望去,眼前彷彿浮現出了李白和汪倫在邊喝酒邊取樂的情景。

李白上了船,船伕解開繩子,船開走了。突然,李白聽見了在岸上有人踏著步子,唱著高歌。李白回頭一看,竟然是汪倫。李白讓船伕調轉了船的方向,向岸上開去,汪倫對李白說:“李兄,我實在不捨你去,不如在小弟家再住幾日否?”李白說:“我是四海為家的人,我要遊走天下,我會記住你的深情厚誼的!”

李白又向遠方駛去,在紙上揮筆寫下了“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題名《贈汪倫》。

贈汪倫改寫 篇7

續寫改寫 ,627字

清晨,大霧籠罩著青衣江,遠處的汪倫家莊門口小小的燈籠在風中搖曳著。

丹鳳眼,一對濃眉,方圓的臉,腰上插著鑲著玉的佩劍,頭上戴著軟翅官帽,凝視著遠方的汪家莊,不知在想著什麼,等待著什麼,此人便是李白。

李白在碼頭上踱著方步,低著頭沉思,“客官,已寅時了,還得上鎮甸打尖呢!”船家又在船頭催了,“再等一刻吧,汪兄說話算數!”李白在碼頭急促地喊,忽聞遠處的汪家莊門前傳來一陣陣踏歌聲:“長亭外,古道邊,……”帶頭的正是汪倫,濃眉大眼,一抹腰帶上,插著一把金光閃閃的寶劍,背後一陣人喧馬嘯,邊舉著酒罈邊跟著汪倫齊踏歌。“李兄啊,飲吧,飲吧!”李白也語到“謝兄弟多日來的照顧,怎能在送別時還如此張狂呢?”“講的什麼話呢!其實兄弟該向您道歉,騙您到這既沒有十里桃花,也沒有萬家酒店的地方,實在對不起您啊!”汪倫也語道。

“客官,已卯時,再不走就真趕不上了!”船家再次催行道。李白抬頭望天,天空早已染成一片紅,微風一陣,江邊的柳樹也隨風舞動,便疾步轉身向船走去,本早醉酒的汪倫,紅著臉,朝李白喊:“李兄等一等,桃花潭水深千尺啊!傳說能通往金城,李兄遠行時,必要繞行而過呀!此日遠行,何時方能再見呀!”說完李白便上了船,直到船接近紅日時,才回頭遙望碼頭,吟誦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望著遠去的李白,汪倫不禁轉頭失聲痛哭。江上映著紅光,粼粼的波光,將大地照得金光閃閃的。

船遠去了,酒也醒了,只有兩人深深的友情還停留在時光中。

贈汪倫改寫 篇8

續寫改寫 ,897字

時間:清晨

地點:汪倫家

人物:李白,汪倫,漁夫,汪倫鄰居

李白(持酒壺向汪倫敬酒):“我和你聚了好幾天了,我該回去了。這最後一個夜晚,咱們來痛飲一場吧!”

汪倫(作敬酒狀):“什麼?今晚要走了!可否留下來?多住幾晚?”(汪倫用期盼的目光望著李白)

李白(搖頭,無奈狀):“唉,好吧。”

(李白在汪淪入睡後,整理好了東西。第二天清早,李白在桃花碼頭旁等候船隻,時不時看看汪倫家,看汪倫有沒有來。與此同時,汪倫的鄰居出來晒穀子,看見了早早就在此等待船隻的李白,連忙跑來汪倫家。)

汪倫鄰居(急急忙忙趕來):“你的朋友…那個…那個叫…李白的詩人…大清早就…打算…回去了,快去送送他…現在可能…還在…還在等船…”(汪倫的鄰居跑得飛快,說話都喘氣)

汪倫(一下子從床上坐了起來,睡衣還沒來得及換,就跑向了桃花碼頭,邊跑邊喊):“太白兄!太白兄!你等等我!太白兄!”

(突然吹來了一陣風,吹得水面波光粼粼,水面上的桃花瓣圍著一艘遠處的船隻緩緩地向岸邊靠近,好像要把李白的情感全部牽制到對岸那一頭。李白久久的注視著水面,沒有聽見汪倫的話語。)

汪倫(心想):“太白兄是不是沒有聽見?我哼一首他喜歡的歌曲,沒準能迴應我。”

(汪倫在離李白還有十幾米的時候開始哼起了他最愛的小曲子。他越唱越響,希望他能回首看看他,兄弟的情深難盡!)

李白(聽見了熟悉的小曲,回首看見了正在唱歌的汪倫,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你…你…你…為什麼要來送我!…你我都會傷心的…因為這次可能是永遠的分別了…”

汪倫(拍拍李白的肩,停下了歌聲):“我們可是好朋友,應該時時想著對方,很正常。唉唉,你怎麼騙我了?你不是說多多陪我幾天嗎?”

李白(皺眉,躲著汪倫的目光):“我不想讓你送我。”

汪倫:“留下來,咱們可是兄弟。”

漁夫:“走不走?”

李白(苦笑,揮手):“汪倫兄,真抱歉,我不能再久留了。”

汪倫(皺著眉頭,作高呼狀):“太白兄……”

漁夫(準備開船):“到底走不走!快點快點!”

李白(無奈,在桃花樹下的石頭上題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詩罷,踏船而去,不再回頭。

《贈汪倫》改寫 篇9

續寫改寫 ,700字

李白獨自前往碼頭,上了船。

他站在船上,等著汪倫來相送。船伕道:“可以走了嗎?”李白忙說:“等一下,再等一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汪倫始終沒有出現,李白開始灰心了。

然而在那頭,汪倫正急匆匆的趕著路。他邊跑心裡邊想:“快!快!再慢就趕不上太白兄了!”汪倫想著,腳步不由自主的加快了。終於,趕上了,李白的船正要開走,汪倫看見,唱起歌聲,腳下更快了。

李白見汪倫來了,感動得眼淚都流了下來,他想起了他們在一起遊山玩水的情景: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偉大的詩人李白接到多年未見的老友—汪倫的邀請,前去喝酒敘舊,小住幾日。李白在第二日清晨便來到好友汪倫的住所,汪倫住在一間小茅屋裡,茅屋很簡陋,邊上是一片樹林,鬱鬱蔥蔥的樹木,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像是在歡迎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

李白上前扣門,汪倫忙請他進屋,並邀李白下一盤棋,兩人都下得一手好棋,最後誰勝誰負也搞不清楚。後來,汪倫說:“你先歇息歇息,待我先去拿了好酒好菜。”說罷,便起身前去了。

吃過喝過後,他們出門去遊山玩水。他們先去了屋後的樹林,在那裡有說有笑。幾日相處下來,他們的感情逐漸增加,日益昇華,竟到了難捨難分的程度。

一天早晨,李白對好友汪倫說,“這遊玩了數日,我也該走了,該去辦點正事了。明日一早我便出發,你也不必送我,我自個兒就好,免得更加悲傷!來,我敬你!”他們倆酒杯一碰,一飲而盡。

此時,憶起往事,看著這美麗的桃花,深深的潭水,李白落淚了,心想:“這一切,都不能與我的好友—汪倫送我之情義相提並論。”頓時靈感乍現,題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篇10

續寫改寫 ,673字

李白在汪倫家住了數日,兩人相談甚歡。突然有一天接到訊息說家有急事,需立即趕回,李白匆匆收拾了一下,為避免離別傷情,便不辭而別。

李白整理完行李後,就匆匆忙忙向桃花潭奔去。春天的桃花潭四周綠樹環繞,兩岸桃花盛開,一陣風吹過,一片片桃花飄落在湖面上,再加上那一片綠如翡翠的湖水,遠遠望去,粉色的桃花配上滿山的翠綠,倒影在水中,一副大自然的巧筆畫即刻生成,細細品來別有一番風味。“如此美景,以前都有汪倫兄陪我一起欣賞。”此時李白腦海中不由想起汪倫,汪倫和自己一樣都愛喝酒,無論何時何地,都會隨身攜帶一壺美酒。“那我們就可以在此美景下一起吟詩作對,對酒當歌。”以往與汪倫暢飲的場面此刻不斷浮現在眼前,這邊卻要離開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聚首,李白不禁悲從中來,紅了眼眶。

只是此刻身不由己,李白還是邁著沉重的步伐上了船,兩岸美景彷彿不再那麼美麗誘人了。將行之際,岸上傳來一陣笛聲,低沉傷感,似乎在為李白送行。李白回頭一看,果然是汪倫,離別前還能再見一面,喜從中來,李白上岸,給了汪倫激動的一抱:“汪倫兄!”汪倫急切道:“太白兄,為何這麼匆忙?”“家有急事,不辭而別,實在抱歉!”李白無奈的解釋。

“原來如此,你我兄弟講什麼抱歉,他日我們再聚。”兩人不禁淚滿眼眶。李白上船後,汪倫急忙吹著笛為李白送行,李白站在船頭看著岸上的汪倫越來越遠,詩興大發,大聲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注視著李白的船漸行漸遠,一直到小船從他的視線中消失……想起李白的詩,感動異常,把這首詩收藏起來,這便是千古名篇《贈汪倫》了。

贈汪倫改寫 篇11

續寫改寫 ,608字

子時已過,春光透過窗紗,灑進了昏暗的屋子。

李白收拾好行囊,快步走出了房門。船停於岸邊,艄公揮揮手:“相公,上船吧!”李白踏上了小舟,心中不免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朋友們離的離,別的別,惟有他自己,猶如這潭上的小船,泊在這靜靜的深潭之上……

春雨像個調皮的孩子,從空中飄落,輕如牛毛,細如絲線。小舟隨著微風悠悠飄蕩,潭面漾起陣陣漣漪。

“這裡的景色真美……”李白輕聲痴喃道,“可惜汪倫兄……唉,不提也罷……”坐在船頭,他痴痴地望著遠方的縷縷炊煙,眼前不禁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幕—

黃鶴樓上,兩人把酒言歡,不醉不歸;長江岸邊,情深意切,依依惜別;鴻雁寄書,道不盡男兒之志,報國之心……

想把這記憶抹去,可惜,不知何時這回憶已深烙於心,不能褪去。

憶昨夜,美酒佳人,兄弟暢談;望今宵,手足分離,各散一方。

“罷罷罷,忘了也罷。”

李白長嘆一聲,回過身去,命艄公啟航。伴著竹梆敲擊江底石塊的輕響,小舟漸漸消逝在迷霧盡頭。

此時,岸上傳來了汪倫的歌聲:“太白太白,胡不歸,何忍別!不知今日一別,何日方能相聚?”

江心,傳來了李白爽朗的笑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卻不及汪倫兄予我之情啊!一生得此知己,足矣,足矣!”

一瞬間,李白詩性大發,潑墨揮毫,寫下了那首千古流傳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白霧裡,茫茫一片。

小舟漸行漸遠,隱沒于山谷之中……

《贈汪倫》改寫 篇12

續寫改寫 ,1209字

凌晨,碼頭上大霧漫天,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對方的臉。岸上迷霧環繞,四周靜悄悄的,連一個針掉下來的聲音都能聽得一清二楚。這時,已是丑時,天上黑朦朦的,星星的亮光彷彿跟白天的太陽一樣。

在汪家莊上,隱隱約約亮起一絲光,走近一看,一道光芒照來。一彎明月掛在空中,微微的月光照在地上,照進了屋子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名男子,穿著白長袍,繫著白腰帶,一把白鬍子垂在在下巴下,一把長劍掛在腰間,一副堂堂君子的模樣。他,正是詩仙李太白。他提著一件件衣服,慢慢地推開了門—此時此刻,他正在想:汪倫現在正忙呢,我也就不去找他了,免得打擾到他。船已在碼頭停下了,天上下起了濛濛細雨,一些雨絲飄下來,落到了李白的傘上。看著汪家莊,他揮手再見。心裡默唸著:“汪家莊,再見了。”

正當李白要上船時,岸上響起了歌聲—“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這時,一個撐著傘的人出現在李白麵前,手裡拿著盤纏,身後跟著一些童子。此人正是汪倫。李白見了,拿著傘,緩步走去。這時,已是寅時,李白站在汪倫面前,嘴微微顫動著。

船伕見了,不禁開口抱怨:“哎,兩個文人吶,難伺候……”說著,開始搖頭了。岸邊的挑花已探出了腦袋,水中泛起一絲波紋。一絲聲音從李白的口中傳出:“汪倫,你,怎麼來了,你不是……”李白說著,不禁失聲了。“太白兄,沒事的,你是我的朋友,即使再忙,我也回來給你送行的。”汪倫穿著藍袍,繫著寶藍腰帶,拉著李白的手,輕聲說。“謝謝你,汪倫,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送我。我們在汪家莊的記憶永遠在我的心頭。”“太白兄,話也別這麼說,今日,我帶了絲段十條,還帶了一罈美酒,讓我們再喝一杯吧。”說著,只見汪倫背後的童子拿出一罈酒,端著一個盤子,上面放著十條絲段。

“來,太白兄,乾一杯!”汪倫大喝一聲,端起酒杯。李白也隨之端起酒杯,兩人的酒杯一碰,“嘭”的一聲輕響,一飲而盡,酒杯空了。“汪兄,還記得嗎,你帶我遊過了那個桃花潭,那的水可真深你,那,再怎麼深,也比不上我們之間的情誼!還有你的府,綠樹環繞,重巒疊嶂,令我記憶深刻。”“哪裡哪裡,小的還比不上您這位大詩人呢!”汪倫摸著頭,臉頰紅了,有些不好意思。一陣風拂過,幾片樹葉從樹上掉下了,飛過了李白上空,飛過了汪倫頭頂。李白這才接過那十條絲段,飽含深情地看著汪倫,汪倫也注視著李白。

此時,只聽船伕的吶喊聲:“客官,時辰不早了,你再不走,我可要先行一步了!”李白聽了,忙跟汪倫和告別:“汪兄,我們後會有期!”“太白兄,有空再來看看我們!”汪倫說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李白上了船,汪倫和自己的童子一齊朝李白揮手。船伕划著槳,走了。隨著汪倫的影子越來越模糊,兩行淚劃過李白的臉頰。正當汪倫他們要離開碼頭時,遠處傳來吟詩的聲音—“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汪倫聽了,藏在眼眶已久的淚,流出來了。

贈汪倫改寫 篇13

續寫改寫 ,927字

【《贈汪倫》改寫】

陳螢

汪倫很崇拜李白,一天,汪倫想請李白來做客,知道他喜歡喝酒看桃花,就寫通道:“此處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李白收到信後,風塵僕僕地趕來了。汪倫把李白安頓好後,李白說:“我是來賞十里桃花,遊萬家酒樓的。”汪倫說:“十里桃花為一潭,萬家酒樓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李白知道自己上當了,就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

接下來的日子裡汪倫帶李白遊山玩水,飲酒作詩。一天,家裡捎來一封信,說有急事,要李白回去。李白不想讓汪倫失望,便留下一張紙條,說明回去的原因,便不辭而別了。

第二天一早,李白便來到桃花潭,坐上船,船伕剛要開船,岸上傳來踏步的聲音,李白回頭一看,發現是汪倫,汪倫朝李白喊:“既然要走,不早說,好讓我來送你。”船越開越遠,岸上傳來踏步唱歌的聲音,越來越遠。李白回頭向岸上喊:“再會了,汪倫兄!”船越開越遠,漸漸看不到岸了,李白吟道:“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詩就這樣寫出來,並留傳下來了。

【《贈汪倫》改寫】

黃樂一

聽聞李白好酒,所交之友也都能與他飲酒作樂。近日,這賈村汪倫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李兄,我這兒有十里桃花,萬家酒樓,邀李兄來我這兒小住幾日,不知可否?李白一看,若坐在十里桃花下飲著那萬家好酒,此不為美事一樁?便立即起身去那賈村尋汪倫。

渡船到此,一見汪倫,張口便問:“那十里桃花,萬家酒樓在何處?”汪倫不由一笑,帶李白到一座酒莊前面。李白放眼望去,這四周也就一家酒樓,不禁納悶:“說這萬家酒樓,可只有一家?”汪倫指著酒樓的牌匾:“這戶人家姓萬,開了個酒樓,叫萬家酒樓,名聲甚好。”李白開懷大笑,繼續問道:“那十里桃花呢?”“離我家十里外有棵桃樹,李兄若不嫌路途遙遠,在下也願意捨命陪君子。”

雖無美景與好酒,可這兒空氣清新,有著最淳樸的氣息,也不枉費李白走這兒一遭了。

幾日後……微波粼粼的湖面上出現了一條獨木舟,詩人挺立在船頭,欲去遠方,目光卻依舊留戀著這兒的鄉間風光。詩人揮了揮手,彷彿在告白這兒的一切。忽然,岸上傳來一陣踏歌聲,這是汪倫用歌聲來表達自己對李白最真摯的友誼。

李白心下十分感動,望了望身旁的桃花潭水,不禁感嘆:水深三千尺,也不比汪倫待我的情誼!

贈汪倫改寫 篇14

續寫改寫 ,516字

又是一年春光到。遠望,山坡上奼紫嫣紅,鶯歌燕舞。一潭深水,嵌在山坡之上,倒映著蔚藍的天空。天空是多麼明朗啊,萬里無雲;可我如今起程遠航,告別老友,怎是個明朗心情?望著河上飄著的片片桃花瓣,我心傷悲。真是個多愁的春啊!

緩步踏上船隻,前去遠航。與其前方未知的路程,我便思念與汪倫一起的時光。或許,此後不再見了吧。正想著,忽聞岸上“踏踏的歌聲傳來”。轉頭望去,見汪倫在岸上送別。他唱著《送別》,朝我招手:“此去,不知何時再歸?汪倫在此送別,願有緣再見!”有他招手,想起之前飲酒作樂的時光,悲傷漫上心頭。此去離別恐怕再尋不到一個與汪倫一般的知音吧!

猶記得,當年汪倫邀我前來,齊飲酒,常聚會,與汪倫相見恨晚。如今,我將離去,又送上離別禮物。唯有汪倫一人吧!

船開了,迎著陣陣桃花雨,踏著悠悠清潭水,故夢已離我遠去。我凝視著漸漸遠去的汪倫身影,眼淚不禁從臉頰滑過。汪倫,你這份情,這份意,我永不忘懷!又看看底下的這潭深水,心想,這潭水有多深,也不及汪倫對我的情這份深啊!

船漸漸遠去,已看不見汪倫的身影了。我回到船艙內,思起汪倫,不禁寫下: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題罷,淚流滿面……

《贈汪倫》改寫 篇15

續寫改寫 ,556字

李白是唐朝著名大詩人,汪倫很想見李白一面,於是便寫了一封信給李白,邀請李白到汪倫的家鄉,李白迫不及待的趕往了汪倫的家鄉。

汪倫和李白到了汪倫的家裡,汪倫不好意思地說:“李白兄,我在信中騙了你,我們這裡雖然沒有萬家酒店,但是卻有一個姓萬的人開的一家酒店,雖然沒有數不清的桃花樹,但是有一個桃花潭,雖然我騙了你,但是我實在太想和你做朋友了。”李白一開始還有點生氣,但是一聽汪倫這麼想和自己做朋友,於是漸漸心平氣和下來。接下來的幾天,汪倫帶李白看遍家鄉的美景,嚐遍家鄉的美食。汪倫和李白形影不離,成了一??最好的朋友。

但是皇帝突然讓李白回宮,李白沒法拒絕,心想:我本應感激汪倫的朋友情,而現在卻又要悄悄的離開,李白心裡很是鬱悶。第二天,李白終於下定了決心,在凌晨的時候悄悄的上了船,船伕剛準備解開繩子,李白聽見了離別的歌聲,於是走出船艙,站在船頭,看見汪倫帶著鄉親們唱著離別的歌聲,汪倫手裡還提著兩壺美酒,李白連忙跑下船,汪倫也跑向李白,兩人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開。汪倫和李白在岸邊喝了幾杯,船伕催促著說:“客官,時間不早啦!”李白依依不捨的上了船,看著這深不見底的桃花潭水,李白心緒難平:汪倫對我的深情比這潭水深了不知有多少尺,於是眼裡含著淚吟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成記敘文 篇16

續寫改寫 ,1332字

這日,晨風微醺,花氣撲鼻。李白攜著書童急匆匆趕早班船。

書童挑著一擔書籍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輕聲求道:“主人,可否容我歇息片刻呀?我委實沒力氣了。”李白回過身望望書童,又望望前路,面露難色:朝廷命他明日到達揚州,若不趕緊,會耽誤了行程;若繼續前行,書童體又力不支。這時,迎面走來一位樵夫,只見他左肩挑著柴,右肩還架著一根柺杖。這根柺杖以右肩為支點,一頭壓在扁擔下,另一頭被樵夫牢牢把在右手中。樵夫邊走邊不時用右手壓一壓柺杖,輕輕鬆鬆地從他們面前走過。

李白見狀,忙追上前去討教:“這位兄臺,方才看你挑擔臉不紅心不跳,還步伐穩健,怕是有什麼技巧吧,可否賜教?不吝感激!”樵夫聞後,撂下擔子,捋了捋花白的鬍鬚,笑呵呵地說:“這技巧嘛,全在於這根柺杖上!”李白和書童齊齊作了一個揖:“願聞其詳。”

“這根柺杖,又名幫杖,它的一端壓在扁擔下,一端支在肩膀上,這樣,就使得重量被兩個肩膀分擔了。”“那你為什麼每過片刻,就用手壓一下幫杖呢?”書童不解地問。樵夫哈哈大笑:“我用手壓幫杖,是在調節重量。當我的左肩吃不消時,我用手壓一壓幫杖,幫杖就像一根撬棍,撬起了壓在左肩上的扁擔,重量就通過幫杖傳到了右肩上,左肩就沒那麼累了;當我右肩吃不消時,我就鬆一鬆手,幫杖就像蹺蹺板一樣,左低右高,力量又轉移到左肩上去了,這樣左肩右肩輪換著承擔力量,自然就不覺得累了。”書童聽後,大喜,忙向樵夫討要了一根手臂粗的木頭當幫杖,挑起擔來果然不那麼累了。

三步並作兩步走,李白和書童總算趕上了早班船。伴著清脆的鳥叫,和著嘩嘩的槳聲,船兒駛向了江中央。

“李——白——兄——,李——白——兄——。”岸上,遲來一步的汪倫,扯著嗓子對著江中那葉遠去的扁舟,嘶竭吶喊,撫節踏歌。無奈相隔實在太遠,立在船頭的李白也只能聽個隱約。

“人世間,最難受的莫過於朋友分別了,可比分別還難受的是可見其人,不聞其聲啊!”李白暗自神傷著。船伕被李汪之間的深情打動了,他向李白支了一招:“先生何不用書卷成一個喇叭狀的揚聲器呢?只要對著這個喇叭狀的揚聲器,岸上的汪倫肯定能聽到先生講的話。”“這個有用嗎?”李白一頭霧水。“當然有用,喇叭狀的東西可以把聲音傳得更遠。”船伕自信地說。李白半信半疑地照做了。他把書卷成喇叭狀,放在了嘴邊,大聲誦道: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果然聽清了李白的贈詩。他感動得熱淚盈眶,順手摺了路邊的芭蕉葉,也作了個喇叭狀的揚聲器,對著李白大聲迴應:

汪倫送行江渡口,李白乘船已遠走。

桃花潭水隨風漾,一片冰心寄心頭。

兩個簡易的傳聲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同時也告訴我們: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贈汪倫改寫 篇1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74字

汪倫給李白寫了一封信,說他那裡有萬家酒家、有十里桃花。李白信以為真,趕到了汪倫的家鄉。一看,什麼也沒有。汪倫解釋到:“萬家酒家就是一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十里桃花就是離這十里遠的地方有一個桃花渡口。”李白聽了,並沒有生氣,而是被他的幽默感動了。他們在一起飲酒作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一天,天氣晴朗,李白辭別了汪倫,來到桃花渡口,叫了一艘小船。他站在船頭,回憶他和汪倫相處的好時光。突然,他聽到岸上傳來了歌聲。

李白一看,汪倫抱著一罈酒,踏著腳步,唱著歌,向李白走來,說:“賢弟,再飲一杯酒。”李白說:“多謝兄臺。”汪倫取出兩個酒杯,倒了兩杯酒,碰了一下,完後就一飲而盡。汪倫又說:“賢弟,一輪順風,以後要常來呀!”李白說:“一定一定。”然後他們互相抱抱拳,李白轉身上船後,又向汪倫揮揮手。

船漸行漸遠,岸邊汪倫的身影也越來越模糊,但李白還在向汪倫揮手。船伕就對李白說:“李公子,你跟那位公子感情真不一般啊!”李白說:“何止不一般,我們兩個的感情就好比這桃花潭水一樣深。”說著,李白突然來了靈感,迴避寫下了一首詩——《贈汪倫》。

贈汪倫改寫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2字

汪倫很仰慕李白的才華,所以給李白寫了一封信,信裡寫著:“李白,我們這裡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如果有興致過來看看吧!”李白信以為真,到了汪倫家鄉的時候發現,既沒有十里桃花,又沒有萬家酒店。汪倫說:“誰說沒有,十里桃花就是離村十里處有一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就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萬家酒店。”李白被汪倫的幽默感動了。從此,李白和汪倫一起遊玩、喝酒、作詩,他們就成了好朋友。

陽光明媚的一天,李白拉著汪倫的手說:“汪倫兄,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從你家已經住了很長時間,我也該回家了。”李白和汪倫灑淚而別後,來到了桃花渡口,叫了一條船,就上去了。就在這時,忽然聽到有人在岸上唱歌,李白一看是汪倫來送行。汪倫說:“,賢弟,你我再喝一杯吧。”

李白下了船,汪倫給李白倒了一杯酒,擁抱了一下,把酒送給了李白。汪倫說:“李白弟,一路順風。”李白說:“兄臺保重,後會有期。”

李白的船走得越來越遠,看到汪倫小小的身影還在向他招手。船伕說:“你和這位先生的情感這麼深嗎?”李白說:“是,就像這桃花潭的水一樣深。”這時,李白來了靈感,揮筆寫下了一首詩:《贈汪倫》,內容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改寫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5字

在唐朝的一個春天,大詩人李白急匆匆的走到桃花潭邊,原來是他要回家鄉,可他為什麼來這裡呢?故事得從那天說起。

李白詩寫的很好,是唐朝的大人物。有一個叫做汪倫的人是李白的仰慕者,他給李白寫了一封信,上面寫著“大詩人李白請來到我的家鄉,我很喜歡你的詩詞歌賦,我的家鄉有十里桃花,萬家酒店,十分美麗。”李白見到了這封信,就立即來到了汪倫的家鄉。

可怎麼也沒見到千里的桃花和萬家酒店,正在疑惑之時,見到了汪倫。問之所以,汪倫告知,千里桃花是指距我家十里之外有一棵桃花樹,萬家酒店是指村裡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李白這才恍然大悟,並沒有責怪王倫。李白與汪倫志同道合,他們一起待了很長時間。可是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李白要回自己的家鄉了,他走到桃花潭邊,剛上船,只見汪倫趕了過來。李白見了,走下船,說:“賢弟,你怎麼來了?”汪倫上前說:“兄長,好歹喝下這碗酒再走”。李白說:“好的,我以後會再來看你的。”說完就一口喝下了酒。汪倫說:“歡迎常來!”李白走上了船,望著汪倫,船漸漸遠離。桃花、村莊和汪倫都漸漸遠去。

李白很感動汪倫能夠為自己送行,忽然來了靈感,進入船艙,急筆寫下一首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就是《贈汪倫》詩的由來。

贈汪倫改寫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511字

已是寅時三刻,我站在江邊,抬頭看那微微發光的天空,不經感慨起來。

我帶著書童,再看了一眼我近期的居住之地——汪家莊,眼前何不朦朧?我慢慢地邁著腳步,若有所思地走向船碼頭。

桃花隨著寅時的寒風紛紛落下,落在船上,落在地上,落在行色匆匆的人身上,散發出縷縷清香。河面上一片朦朧,一些霧在我身邊飄蕩,隱隱約約,時而見,時而不見。

即將告別汪兄,要出遠門,昨晚最後一個離別之夜,勸君更盡一杯酒,汪兄可能喝醉酒還沒有醒吧!這應該就是汪兄遲遲不來送別我的原因之一吧。

我望著沒有盡頭的何,不禁有些傷感。為何汪兄不來送之也?

這時,天空飄下雨絲,微微春風吹拂我的臉頰,正當我準備上船時,只聽不遠處的桃林李傳來悠悠踏歌聲:“朋友兮原行兮,美酒飲酒兮……”

我楞了一陣,在定睛一看,一位穿著長袍,戴著帽子,長長的鬍鬚披在胸前的一個人——汪兄,汪兄身邊跟著一個僕人。一見汪兄,眼圈不禁泛紅,汪倫快走過來,二話不說,緊緊擁抱在一起,我怎麼都想不到汪兄會以這種方式來送別我們。

我們擁抱良久,汪兄曰:“為何不飲酒一罈?”說完,僕人端上沉甸甸的老酒,擰開一聞,這起碼有200年以上的珍藏。

我說:“莫喝,莫喝,咱們來聊聊在汪家莊度過的美好時光吧!”

汪兄曰:“汪家莊之所以大,是因為融入了你,兄弟,你成為了汪家的一份子,與你一同度過的時光別提有多高興了!”

不敢當,不敢當,我怎麼有臉成為汪家的一份子呢?汪兄,莫開玩笑。但說真的,在你汪家莊度過的日子不亞於我人生中度過任何的一天啊!

汪兄曰:“怎能說大話?”汪家不是大了點,沒什麼大不了的。在汪家莊,我可以與你一同做各種事。也不知當年為何有臉在汪家莊下,兄弟,麻煩你了,對不住了!

汪兄曰:“說什麼話呢?都是好兄弟,有什麼對不知的”正當我們聊著盡興時,艄公開始催促,我們不得不放下話兒,倒上酒。

我和汪兄一個拿一個碗,端起就喝,這酒中蘊藏著多少我和汪兄的深厚友誼啊!我喝了一杯又一杯,一杯又一杯,汪兄也放開喝,喝得我和汪兄滿臉赤紅,都紅到耳根子了也不肯撒手。

喝著喝著,也不知怎麼的,眼前一片模糊不堪,酒喝見了底,汪兄搖搖晃晃地站起來,讓僕人遞給自己一把寶劍,這寶劍閃閃發光,看起來十分鋒利,汪兄曰:“此寶劍是我珍藏也,今日將其贈送於你,望你有貴族之氣慨。”說著雙手遞給我。

我雙手抱拳,接過寶劍,不久,寶劍上就有幾滴晶瑩的露珠。汪兄再次起身,送之一塊寶玉,我感動的地收下,汪兄,我不在你可一定要保重啊。好好過日子,成為一個偉大的詩人。

汪兄曰:“兄弟,在遠方好好保重,我必定想你之也”

這時候,艄公聽不下去了,大聲催促:“你們倆大老爺們,咋這麼婆媽,說了這麼久,不就是送個別嗎?”

汪倫聽了之生氣,大聲說:“你不懂我們的感情,我們的感情是誰都取代不了!”說著,只見汪兄眼圈紅了起來,我再一次忍不住掉下了淚。

汪兄給我了盤纏,曰:“都卯時了,你也早點到下一個客站打尖兒把!怕下午起大風。”

這時,天空再次飄起雨絲,我上了船,船行了起來,只見汪兄在雨中遲遲不走,人影變的越來越小,我再次落淚,河旁的桃樹紛紛掉下桃花,泌人心脾的香味使我拿出汪兄送我的寶劍,舞了起來,並在一塊木板上刻下了一首詩,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