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夕香湖畔相關作文20篇

漫步夕香湖畔 篇1

高一作文 ,950字

立冬過後的一個和暖的午後,我放下了手中的筆,懷著慵懶的心情,到教學樓下的夕香湖邊散步。

走在湖邊的小道上,周圍大片的綠色映入眼簾——叫不出名字的高高低低的樹的枝幹上,總能看到些綠色的樹葉,一陣微風吹過,葉子便跟著節奏,一起搖擺起來。仔細觀察,還會發現,石榴樹上還帶著一朵一朵的紅花,草叢深處也隱藏著一點一點,極為漂亮的紅色。儘管已經過了冬至,可樹上的綠葉,鮮豔的紅花,哪一樣可以向人們說明,冬天,已經來了呢?

我繼續走著,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溫柔地灑在地上。我抬頭想看看樹葉,卻被陽光照得睜不開眼。走在光斑鋪起的小道上,四周不時傳來幾聲鳥叫聲,心情也會變得明朗起來,彷彿已經把所有的煩惱拋之腦後了。也許,這就是郁達夫筆下的“給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吧!

走到湖邊的一角,我停下腳步,觀賞起了眼前的夕香湖。彷彿是一個淺綠色的大圓盤。夕香湖在周圍大片樹的包圍下,顯得格外耀眼。一陣風吹過,湖面的水就盪漾開來。湖的周圍還分佈著幾片殘荷,走近看了你會發現,大部分的荷葉枯了,但總能看到點綠,依舊是有生機的樣子。

最有趣的,還是湖邊的梯雲亭。走進亭子,就能看到亭邊的湖中圍著一簇橙色的魚。旁邊坐著一個老人,她正向這些魚兒丟吃的呢!仔細一看,原來是我們早上吃剩的饅頭,一丟下下,就能看見魚兒們都張大了嘴巴,爭相吃饅頭的情景。有時看見它們為了爭吃的,能激起很高的浪花,我不禁想,這些魚不會很久都沒有吃過東西了吧!看著湖中的活蹦亂跳的魚兒,我莫名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從亭中往外看,湖水映襯著藍天,和著兩岸迷人的景色,構成了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冬景圖,有誰不為之陶醉呢?

我沉醉在夕香湖的美景中,於是又沿著湖走了一圈。我看到道旁的枯樹不至於完全枯,每棵樹上總會帶著幾片黃綠色的葉子,它們在空中搖擺的樣子,像是在努力展現自己的生命力。望著帶有葉子的枯樹,我不但沒有感到冬天的蕭條,而且還感到了一絲溫暖。

走到亭對面,能看到梯雲亭被青綠色的柳條包圍著,於是我的目光便轉向一旁的柳樹,一片綠色的,讓我覺得這不是立冬過後的景象,這明明就是初春嘛!

夕陽正好,微風不燥,我望著周圍的景色,嘴角微微上揚,步伐似乎都變得輕鬆了。夕香湖啊,真希望能和你再進行一次深度的交流!

漫步書香園 篇2

國一作文 ,781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的基礎,是最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開啟書中的世界,會使思維變得敏捷,靈活,超乎尋常;會使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飛越古今;會使心靈貼近自然,細敏而美麗。

開啟厚厚的《智慧背囊》,一篇篇短小但含義深刻的故事,引發了我的深思,是對自己,也是對生活。“一則小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而來生命的真諦。”,我想,這是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想說的一句話吧。書中蘊含的智慧,博大精深,揭示了無數個發人深省的生活哲理與對人生的啟迪,細細讀過,心靈不禁就明朗起來,不知不覺中,思想變得深刻,心智變得高深,品質變得高尚。

不經意翻開智慧背囊的任何一頁,即使讀最短小的那則故事,你也會獲得智慧,就像度過了很長一段人生那樣深刻。可以說,這是非常經典的書籍,但並不只有經典才能啟迪人生,開發智慧。

信手翻開《歷史典故》,任意讀一個故事,也會豐富知識。讀史使人明智,人們歷來都熱衷於借鑑歷史,從中吸取教訓,為己所用。當讀到世上偉人發奮圖強戰勝挫折時,我們也會有想要奮鬥的激情;當讀到奸人買過求榮時,我們心中便有一種強烈的憤慨。與此同時,我們的品德便愈加高尚,我們的人格便愈加正直。

書,還有極抒情的一種。許多文人墨客寫出的優美文字,都足以打動人心,陶冶情操。如張牧笛的《像南瓜,默默成長》,是一部極具感染力的創意作文。抒情、柔美、豐富的文字,細膩的情感,跌宕起伏的思想,給了我心靈極大的書香潤澤。不僅如此,書中涉及到很多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在感受文字的同時,又可瞭解大千世界,實在大有裨益。

可以豐富內心情感的還有小說。小說情節多變且豐富,我們的情感也會隨之起起伏伏,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相互結合,有時會出現異常奇妙的感覺,純淨又溫暖。

書,始終都是人類的精神營養,始終都是人類進步的基礎動力,開卷便有收穫,讓我們漫步書香園,從書中尋找智慧吧!

漫步書香路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793字

蝴蝶喜歡在花間漫步,那是因為有花的芳香;雲兒喜歡在空中漫步,那是因為有風的指引;我喜歡在書香的道路上漫步,那是因為有經典伴著我成長。

翻開曹文軒伯伯的《草房子》,我便被他那生動形象的語言給深深迷住了。作者筆下的油麻地小學是孩子們的樂園,主人公桑桑和他那群小夥伴在這兒快樂地成長。桑桑調皮、可愛,富有愛心,他的各種奇思妙想讓他的童年充滿了純真與快樂。

在桑桑的身上我彷彿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也是在鄉村長大的孩子,小時的我也是那麼無拘無束,那麼天真可愛。課下的我會滿操場跑,一個小石子,一個小水窪都是我的“玩物”;走出校園,一片葉子,一根狗尾巴草都是我的“寶貝”……於是,我從此便對這本書愛不釋手,也漸漸喜歡上了閱讀,踏上了漫漫書香路。

在觀看《我的一本課外書》這一電視節目後,我急切地央求爸爸媽媽給我訂購曹文軒伯伯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還記得我捧起這本書時,我真的似一匹餓狼,激動而急切。一群飢餓的山羊在面對一片鮮嫩的天堂草,卻怎麼也不肯低頭去吃。主人公明子因為家庭的原因,失去了在學校讀書的機會,不得不揹負起了家庭的希望和重擔,跟著師傅闖蕩江湖,飽受著世態炎涼,經歷著人情冷暖,在社會這個舞臺中生存,紮根,成長。在這座城市中,明子跟著師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木匠一樣,吃著冷飯,住著窩棚,頂著寒風苦雨在馬路上等活兒,發現生意後一擁而上,靠競相壓價來獲得生路。想想他們這些手藝人,他們的生活是多麼艱辛!他們都做著同一個發財夢,默默出賣著自己的廉價勞動力,咬著牙忍受著生活帶給自己的磨難,但可貴的是,在這個世態炎涼、大都“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社會環境下,他們固執而又堅持著鄉下人特有的人格和尊嚴,這不正像那群面對天堂草的山羊麼?如今,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有許多跟鮮嫩的天堂草一樣的誘惑,但我一定會像明子一樣始終保持著自己的那一份天真與純潔。

漫漫書香路,深遠而悠長,我會一直去追尋。

漫步書香之路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9字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小時候我就喜歡閱讀從繪本到圖書,再從圖書到小說,他就像是在一段段階梯中漫步。點亮我的生活。

我愛閱讀近乎於瘋狂。說一個典型事例吧!一次我從同學那借了一本中國校園文學對其愛不釋手,回到家把作業丟在一邊,坐在桌前埋頭閱讀起來,居然連飯也顧不得吃。不明所以的爸爸還誇了我幾句,後來被眼尖的媽媽發現差點被痛批一頓。不知悔改的我邊看書邊寫作業,愣是寫到了深夜十點才結束。回到房間我心生一計,偷偷拿了檯燈和書,佯裝睡覺其實是在被窩裡偷看書。我置身其中品味著書中的人和事無法自拔。

“噔噔噔……”一陣腳步聲傳來,我遊刃有餘地從書中抽出身來,關上臺燈合上書本,把頭從被窩中探出來裝出一副熟睡的樣子。

這時媽媽推門進來查房,我的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媽媽從被窩中搜到“罪證”,媽媽整理了一下我的被子並親了下我的額頭轉身出了門。我如釋重負再次拿起書本一頭扎進書的世界。時間在不經意中流逝著,等到我哈欠連天時已是凌晨兩點。我十分不捨得放下書本去夢裡會書。

閱讀像是一位老師教會了我許多,“皮皮”教會了我獨立,“笑貓”教會了我做一個真正的孩子,“解憂雜貨店”教會了我放下煩惱,閱讀將會陪伴我終生,使我終身受益。

書籍這位老師帶給了我快樂豐富了我的想象力,但我在閱讀方面仍有許多不足。一:閱讀時應再寫些批註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提高閱讀能力。二:閱讀量還是太少,閱讀應該再拓寬一些不要侷限在中國文學類書籍。

漫步與書香之路暢遊在文學之間我快樂,我享受。

漫步鳳凰湖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2字

“知了……知了……知了……”耳畔傳來一陣陣“音樂家”知了的美妙音樂。我在鳳凰湖邊漫步著。

我走在一條羊腸小道上,一旁的路燈射出溫暖的光,引得飛蛾們撲上去圍著燈光忘我地飛舞著,淡淡的燈光把它們的翅膀映得熠熠生輝。彩燈把大樹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彷彿仙境一般。轉過頭,便能看到遠處大樓上耀眼的燈光灑在平靜的湖面上,湖水好似被顏料浸染了一樣,變得五顏六色的。小路旁的喇叭裡傳來的是悠揚的古箏聲,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整個世界,彷彿都是靜謐的。

我又往前走了一段路,來到了一條大路上,人漸漸變得多了起來,隨處可見老人們,在熱切地邊談天邊散步,許多來鳳凰湖跑步的人正飛快地穿過人群,繼續往前奔跑。我來到了廣場上,看見了許多老人在歡快地跳著廣場舞,小孩們在旁邊嬉戲打鬧,熱情奔放的廣場舞音樂和小孩們開心的笑聲交織在一起,整個廣場上充滿了快樂的氣氛。

我又繞著湖走了大半圈,走到了圖書館旁。走進圖書館,迎面飄來一陣墨香,人們都在靜靜地翻閱著書本,大概誰都不忍心破壞這樣的氛圍吧。我輕輕地走到了一個書架旁,抽出了一本書,找了一個空位子坐下開始看書。此刻,圖書館裡只有輕輕翻書的聲,讀著書,我感到自己的心變得異常平靜。

等到已經很晚了,我才戀戀不捨地告別了鳳凰湖,湖邊的樹上,知了還是在不停地唱著:“知了,知了,知了……”

漫步玉湖 篇6

敘事作文 ,680字

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花兒紅了,草兒綠了。在這春光秀麗之中,我總想尋找一處真正寧靜而又富有詩意的地方,去一品大自然美麗的風采。

玉湖,因為湖水清澈,湖面波光粼粼,陽光下好像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而得名。早就聽聞榆次有這麼一個玉湖,我們便駕車來到了這裡,感受一塊玉,一片湖,一個熱愛大自然的我,怎麼就能遙相呼應,相得益彰呢?

來到湖邊,我並沒有感受到玉湖如長江、黃河那種洶湧澎湃的氣勢,它很靜,很美,很柔,宛如一個妙齡的女子,靜靜的躺在榆次這一方人傑地靈的寶地上。

漫步湖邊,春的氣息確實在周圍瀰漫著。草是春,花是春,柳樹的枝條上有春姑娘的腳步,連我也都成了春天的一份子似的。春不是什麼特殊的事物,春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春。

湖中心,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小亭子。我遊興正濃,便不惜時間來到了湖心亭。呵!亭中的人正在品酒對詩呢:春江冬水碧如流、春色滿園關不住……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春天的熱愛與讚美,表達對玉湖的熱愛與讚美,更表達一份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

是的,玉湖並沒有其他著名的湖水那般裝飾得多姿多彩。它,非常的樸實,沒有絲毫的裝束。它,也不出名,只是一個公園內的一個小湖,但是它卻很自豪,很驕傲!他用自己的普通身份,他將玉湖公園裝飾得格外寧靜與美麗!她是榆次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更是榆次玉湖公園的標誌性象徵!

再一次漫步在湖邊,和煦的春風輕輕地吹拂在我的面龐上,不禁輕輕地摘下一片樹葉,放在鼻子邊。它很香,卻很清澈,—這,是不是春天的氣息呢?

一揮手,落葉隨著春風落在湖面上,我輕輕的一笑—這不就是“一片落葉向東去,一江春水向東流”嗎?

書香中漫步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540字

書,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我以為,擁有一本好書,就像擁有全世界。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是啊!書對我們的精神就好像營養品對於我們的身體一樣,可以讓我們的精神不再空虛。

書,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盞啟明燈,在黑暗中為你指引前進的方向;書,是一艘船,帶我們駛向廣闊無限的海洋;書,是信念,為我們提供前進的動力。一本好書,就像一把鑰匙,可以開啟一扇門;一本好書,就像一扇門,通往新的世界;一本好書,就像新的世界,讓你在書的世界裡廢寢忘食;一本好書,就是一個世界,讓人暢遊其中,感受讀書的樂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使我受益良多,我愛閱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每每寫文章,也感覺得心應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讀書,讀好書,也會為你的未來奠定一個基礎。

書,是我們的朋友。一本新書,當我們讀第一遍時,覺得我們彷彿找到了一個新的朋友,可是,當我們讀第二遍的時候,便會讓我們覺得是老友重逢。每一次與書交談,就像是與智者聊天,總會有新的收穫。

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很多:它可以使我們增長見識,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它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使我們溫文爾雅……

讀書吧!它給我們帶來的益處不單單是這些,還有很多,我希望和你一起到書中去探索。

漫步故居思故人,牆內開花牆外香 篇8

高二作文 ,1379字

在這樸實的屋宇裡,綻放了一朵又一朵的奇葩,滿園芬芳,飄香萬里。—題記

隨著路徑的延綿,車子在陽光的照耀之下,帶領著我們來到了江門市新會茶坑村的梁啟超故居。

下了車,我們走上了一條小路,並沿著小路通往了梁啟超故居。在路上,兩旁樹木茂盛成林,與路上的小花小草相得益彰,給人一種樸素自然的農家感覺。

來到故居,抬頭便望見懸掛在精緻的門頂有一處牌匾,上面鐫刻著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梁啟超故居紀念館。隨著步伐的遷移,走過過道,一個幽雅清新的景觀躍然眼前,帶來了一種“柳暗花明”的視覺衝擊:一個波光粼粼的質樸的金魚池,一幢潔白豪邁的西洋建築,一間古色古香的書齋,在這故居的入口處與古樸的故居形成了一種對比鮮明但讓人悠然自得的淡泊之意。這中西合璧所形成的故居紀念館,既融合晚清嶺南斜僑鄉建築韻味,更隱現了天津飲冰室的風格。

這是一座怎樣獨特的建築!心中暗發讚歎。想當時,我國一位偉大的政治思想家、教育家梁啟超先生,就在此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地為國家的發展而用功勤學。這位在幼時便有“神童”之稱的天才,四歲便在母親趙氏的教導下學習認字,五歲便隨祖父閱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之作,六歲便已會應用所學經典吟詩作對,七歲起便開始寫文章,八歲便能寫出洋洋灑灑的千言佳作,於是,在這狹小的天地裡,就這樣飛出了一隻驕人的鴻鵠!

沿著長廊的逶迤,我們步過了紀念館中仿飲冰室的建築—那個曾經讓樑先生晚年潑毫灑墨,大施拳腳的書室,靜靜地佇立在長廊邊,默默地為故居增添了濃厚的紙墨書香的氣息。

移步換景,我們來到了故居中心—一個四周跳躍著綠色植物的廣場中,矗立著雄偉的梁啟超先生的雕像。陽光絢爛奪目,把樑先生的雕象照耀得熠熠生輝。

樑先生愛國圖強,與他的恩師一起領導並發動了戊戌變法,史稱“百日維新”。雖然變法失敗了,但這位叱吒政治風雲的傳奇人物卻並未因此而喪失鬥志和勇氣!相反,在此後的日子裡,仍繼續為國家默默奉獻,專注於學術和教育事業,決心要從思想上喚醒和啟迪國民。晚年潛心治學救國,學識淵博,著述甚豐,編為《飲冰室合集》,享譽學壇。這部《飲冰室合集》,涉及了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等多方面的現代述論,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學術文化,體現了樑先生偉大的愛國主義。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就是對梁啟超先生一生勞碌的最好的詮釋。

思緒,在這故居上盤旋;感慨,在這故居上交織;讚歎,在這故居上升華……

忽然,風輕輕地掠過耳際,揚起縷縷髮絲,也輕輕地吹拂著靈動的葉兒,發出著倏倏的響聲,為寧靜的故居奏響一支清雅的曲調。

漫步古樸的青磚瓦土平房,追憶著梁啟超先生的成長足跡,一位在歷史長河中意氣風發的愛國主義者,如今給後人無限啟示的思想家,就在這平凡的居室之中,綻放了智慧的花朵,將沁透了這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的花香,溢滿了他潛心治學的小天地中,也溢滿了小天地之外的大千世界和萬千人心……

如今,漫步在昔日樑先生奮發向上的地方,感受當時樑先生那堅忍不拔的意志,都使我真正地明白了“潛心治學”,“愛國如家”的真諦。

請允許我,用我們最真摯的情感、和最質樸的語言,向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學術大師表達我們無比的崇敬敬仰之情吧!讓我們深情地再行一次注目禮!

忽然想起了蘇軾的一首詞來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

漫步江畔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73字

春天來了!和煦的春光照耀萬物,身上暖融融的,心也跟著融化了。隨著春姑娘的腳步,諦聽著悅耳的鳥鳴,不知不覺,來到了新安江畔。

走下長長的石階,進入江濱公園,眼前豁然開朗。數以萬計的玉蘭花欣然怒放,色彩明麗,紫勝煙,白如雪,粉似霞,朵朵婀娜多姿,芳香四溢。遠遠望去,好似絢爛的星雲籠罩和呵護著玉蘭樹,燦爛無垠。新安江的春天是迷人的。

不遠處的池塘邊生長著一片柳樹,風兒舞伴來了,他倆便跳起了華爾茲來。風輕輕地扶著她的腰,前進、後退、轉圈、行禮,風和柳枝的動作是多麼協調有序。偶爾有幾隻白蝴蝶縈繞在柳枝間,使柳樹更加靈動了。柳葉已經抽芽,一個個互相交錯,點綴著細長的柳枝。嫩綠的芽兒蒙著乳白色的細毛,蒼翠欲滴,顯現出一派蓬勃的生機。新安江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

風兒牽著我的手來到了江堤。眺望江水,清澈見底,彷彿將藍天連同對面的山一起拉進了水中。幾隻水鳥掠過江面,一晃就沒了影,只剩下一圈圈的漣漪,見證著它曾經來過這裡。新安江的春天是寧靜的。

迎春花、桃花、茶花互相輝映,春意盎然。一縷輕風吹起我的髮梢,讓我真切感受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漫步西湖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444字

我站在一座小橋上,觀賞西湖的美景。

那天,雲霧濛濛,更給遠近馳名的西湖增加了幾絲神祕感。

太陽的光芒漸漸穿透雲霧,零星地灑在水面上,水淋淋的碧綠給人一股清新的味道。金色的陽光把霧染成了金黃色,照得水裡的紅魚兒一隻一隻地蹦出水面,都爭著要洗美麗的金色水光浴。

雲霧漸漸散了,凝聚在遠方。水天一線,雲霧中顯出斷橋的影子,藍灰色的雲霧裡,許仙與白娘子彷彿在幽會,白娘子掙脫了雷峰塔的束縛,與許仙恩愛動人。真是奇觀,遠方灰濛濛的天而近處卻陽光明媚,西湖波光盪漾,青山的倒影在水中顯得十分秀麗,散發著一股大自然的氣息。

我踏著一條幽徑,來到雷峰塔前,綠柱紅牆黃瓦藍畫,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傳說白娘子就被壓在下面,它金燦燦的身軀,十分神聖。

不知不覺中,西湖的水把天邊最後一縷霞光吞沒,一輪明月掛上天空。遊人們都累了,我乘一葉小舟看這山間的美景。

月光灑滿了大地,銀色的山、銀色的水、銀色的小舟還有銀色的我,銀色的三潭印月,又把銀色的月光映在水上、映在潭中,伴隨著旅行的好記憶,也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