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郁竹香相關作文20篇

濃郁竹香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01字

一股濃郁的竹香撲鼻而來,我隨著竹香,走進那幽靜的竹編教室。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竹簸箕,上面寫著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剡編竹藝”,好不氣派!走進教室,真是一片竹的海洋:黑板旁有精緻的竹編動物,講臺上有簡陋的竹筆筒,教室中間還有許多古色古香的木竹桌子、木竹椅子,教室後面有各種竹工藝品……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我不禁豎起大拇指為它們點贊!

在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我驚奇地發現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它是一隻正在啼叫的公雞,雙眼炯炯有神,高傲地昂起頭,尾巴還撅得老高,一根根細竹之間穿插的是公雞的羽毛,讓它更加活靈活現,真是逼真至極。它彷彿在用那高昂的聲音喚醒沉睡的人們,提醒人們新的一天開始了,連太陽都被它給喚醒了。想著想著,我不禁陶醉其中,聯想到能工巧匠們三下兩下就把一根根竹子劈成竹片、竹條,又像變魔術似的把一根根竹條和竹片變成了一件件近乎完美的竹製品,真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時,又有一件精美的竹工藝品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個逼真的粗獷豪放的象籃,它那尖尖的牙齒、高高翹起的長鼻子、水靈靈的眼睛,真想用手去摸一摸,太可愛啦!象籃邊還有一個原始人竹筒,筒上的原始人更是刻畫得淋漓盡致,一個原始人躍然“筒”上,霸氣十足。這麼多精美的竹編,真像東晉詩人許詢寫的《竹扇》:“良工眇芳林,妙思融動聘,篾短秋蟬翼,因助望舒景。”竹編美觀實用,藝術智慧與審美理想融為一體,成為千錘百煉的藝術精品,真不愧是嵊州古老的民間藝術!

那股濃郁的竹香深深地吸引著我,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

濃郁書香代代傳 篇2

國二作文 ,923字

我們一家四代都愛讀書。

每年暑假,我們全家都要去上海書展。因為家裡的書多得無處放,出發前大家都表示每人最多買五本,但每次我們都滿載而歸,“言而無信”。

晚上,家裡靜靜的,沒有電視、嘈雜,每個人都捧著書或報。長輩們常對我說:“書中充滿知識,又充滿了真理,你一定要多讀書啊!”我被他們的言傳身教薰陶著。學習再繁忙,我也會抽時間在燈下看書,那成了我最大的樂趣。

家裡有趣的事總與讀書有關。我對唐詩最初的記憶是從太公教詩開始的。太公是詩人,桃李滿天下,但教我這樣的小孩,還是第一次。那時我才六七歲,對於“平平仄仄平”還有韻腳這類的詩詞格律是一頭霧水。太公帶我讀了許多詩,不厭其煩地為我講,印象最深的還是他教我吟詩。在我看來這是李白才會做的事,他一吟起來我就忍不住笑,但看太公一臉認真,我也只好收斂起來,跟著他一起搖頭晃腦。那時我寫的詩狗屁不通,太公會一字一句教我改。有一次我不知天高地厚改寫張繼的《楓橋夜泊》:“日升雀啼雪滿天,江楓燦爛對笑顏。姑蘇城裡寒山寺,白晝鐘聲到岸邊。”太公說:“童言無忌,改得好!”他題“靜觀書屋”送給我說:“這是我父親的書齋名,也是我的書齋名,現在送給你,希望你繼承我們家的傳統,做個愛讀書的好人!”我使勁點頭。

我的奶奶是作家,她在家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有次她去我們學校講課,平時十分頑皮的同學,居然一個個靜靜地坐著認真聽,連手機也沒人玩。她笑著說:“書看得多,自然有底氣,鎮住人的氣場來源於讀書!”我瞬間明白了。

爸爸最好笑,他連上廁所都要看書。他成了我的萬寶全書,無論天文、歷史、時事,他從來不會被我問倒。他總是說:“積累知識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讀書。”

我像別的女孩一樣愛照鏡子,臉上有個小疙瘩就大叫,媽媽說:“鏡子能變出一個美眉來?還是多去讀點書吧!”她自己就是這麼做的,上街,跑得最多的是書店,而不是化妝品櫃檯。

我慶幸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長輩們的手不釋卷,家裡多得不計其數的藏書,讓我天天享受讀書之樂的同時,培養了求知、進步、不斷探索的精神,它們體現在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讀書教會我要做一個正直、善良、有內涵、懂道理的人,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濃郁書香代代傳,“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的人生之路就這樣變得更加寬廣、美麗。

墨香濃郁助力成長 篇3

國二作文 ,745字

教室裡,一縷縷溫潤的陽光灑在書桌上,課本上好似鍍了一層暖金色的輝煌。看窗外,柔風徐徐,輕輕吹動柳條,風吹進窗縫,翻卷開:一頁,兩頁,三頁的紙張。柳葉香裡夾雜著書墨香,又或是墨香裡夾雜著柳葉香,陣陣沁人心脾,不禁使人心曠神怡。

自小,在我的生活中,書,不僅是物,更是兒時的玩伴、現在的摯友,又或是一位目光遠見的老者。書,每時每刻都在記錄我的成長。

媽媽一向對我管教很是嚴厲,自小對我就是高標準的要求。記得我讀第一本書的時候才五歲,那應該是本注有拼音的《西遊記》,我貪玩從不愛讀,再後來媽媽忍無可忍,拿起棍子,朝我的手心敲去,就這樣,我被媽媽逼著看書。漸漸的我竟迷上了書中曲折坎坷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甚至情到深處時還會隨著故事情節落幾滴淚。

上了小學後,因為環境的突然陌生和自身性格的敏感,我變得非常內向,也沒什麼朋友。六年來我所有的傷心、開心、窩心全都化作讀書的動力,讀了一本又一本,只因為那書的世界好似充滿著難以言喻的魔力緊緊地吸引著我。那陣陣沁人心脾的文墨香,就彷彿初晨的新露,一滴一滴地澆灌著我稚嫩的心花,我讀的大多是名人名記。只因為我百分之百的相信老師說的:唯有耳濡目染,才能潛移默化。

到了初中,因為有書籍的影響,我變得愈發的開朗,交了許多的益友。同學們在一起交流最多的話題,就是讀書的心得。我曾在一位同學那裡看到一本《設計與思想》,書中一幅精緻的服裝構圖和一篇設計構思深深地吸引了我。我開始大量地翻看服裝設計類的書籍,與此同時,我也做了一個關於我未來的決定,我要做一名服裝設計師!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的青春、我的成長在被那陣陣墨香記錄著,而那陣陣墨香即是我的成長。

日光和煦,翠柳初垂,暖風溫潤。那平攤在書桌上的課本也似乎在陽光的照耀下,書墨香變得愈發濃郁、悠遠、綿長。

別了那一抹濃郁的蛋卷香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937字

“賣蛋卷嘍——”,校門口賣蛋卷的那個大叔又來了。他的叫賣聲別具一格,跟別人的完全不一樣。別人只是拖個長音,他卻不是。他先把“嘍”的音拖著長長的,然後突然拐個彎,最後戛然而止,給人一種餘音未盡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就總會到他的攤子前去瞧一瞧。大叔手藝也好,只要一去就一定會買他的蛋卷,因此大叔生意興隆。

有一次星期五放學時,我又聽到了那聲音,心中按捺不住,原本要等公交車的我,勒緊書包帶就往大叔的那個方向跑。

色香兩樣皆全:雞蛋餅黃澄澄的,上面有許多小孔,有些密集,有些分散。大叔還往裡面加了一些水果類——這也是他的獨門絕技——口感更好。黃中夾著五彩斑斕的果粒,煞是好看。輕輕一聞,就會有濃郁的蛋香和清淡的果香撲鼻而來。這樣色香上都已經征服我的蛋卷,怎能不讓人食慾大增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吃一口,希望在我前面排隊的人趕快走掉。

又過了好幾分鐘,終於輪到了我。我先給了大叔做一份蛋卷的錢,大叔就做起了蛋卷。剛做到一半時,偏偏公交車來了。我著急著回家,只好邊跑邊對大叔說:“大叔,我下週再來拿。”大叔張嘴像是在說著什麼,可是無奈我已經上了車,根本聽不清他說的話。

我坐在車上,突然想起自己的錢已經付了,於是懊悔不已,不停地埋怨自己。

到了星期一,我早已把這件事情淡忘的,當我再次走到大叔的攤位那裡時,是大叔叫住了我:“小同學,你上週沒拿蛋卷,我現在重新給你做一份兒。”大叔一邊操著不大熟練的普通話和我說,一邊把熱騰騰的蛋卷裝到袋子裡,塞到我手上。我站在原地愣住了,但立刻想起來上週的事。他完全可以輕輕鬆鬆地得到這筆錢,但他還是要堅持給我做一份蛋卷,為什麼呢?我突然覺得那一袋輕飄飄的蛋卷重了起來,它裡面裝著誠信啊。我向大叔鄭重地道了謝,便走進了校園。

之後城管查得越來越嚴了,大叔不得不去其他地方了,幾周過去了,我再也沒有看到大叔的身影,再也沒有聞到那香飄十里的蛋卷香,再也沒有聽到大叔那獨具一格的叫賣聲。別了,那一抹濃郁的蛋卷香;別了,那獨具一格的叫賣聲;別了,大叔。願你的蛋卷香飄五湖四海,讓天下人都留戀。

濃濃翰墨香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3字

我喜歡軟筆書法,喜歡它那獨特的韻味—長長的筆桿,一點一橫,時而剛勁有力,時而柔軟綿延,連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讓我走進書法的,則是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

在每個週二下午,我們都會踏著清脆的鈴聲,走進彌繞著墨汁味的書法室。我們擺放好筆架,毛筆,硯盤,書畫氈,練習紙,等待老師上課。每次老師一來,都會給我們露一手,他飽蘸濃墨,揮筆落下,眨眼間,白淨的紙上留下“堅持不懈”“博覽群書”,我們看得目瞪口呆,心馳神往。

老師總會耐心地向我們講解毛筆所需的四個特點: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齊,指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圓,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健,即筆腰彈力,將筆重壓後提起,隨即恢復原狀。

“寫毛筆,臨摹是關鍵的一環。臨,就是看著字帖範字來寫,記住每個字的結構特徵;摹,就是不看字帖,把字摹得更好。”每次我提筆時,耳際總會迴響起老師的淳淳教誨!記得剛學基本字時,老師總說:“逆鋒起筆,回鋒收筆,膽大心細。”,並一遍又一遍地讓我們練基本筆畫,時間一長,這種枯燥,單調的學習讓我感到厭煩。每當想半途而廢時,我的耳邊就會響起老師講的“墨池”、“入木三分”等書法家的故事;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老師上課時寫的“堅持不懈”。是啊!做什麼事情都貴在堅持,不經一番風霜苦,哪得臘梅吐清香!

掌握了基本筆法,我慢慢愛上了書法,每次總期盼週二少年宮活動時刻的到來,提上心愛的毛筆,把自己沉浸在那濃濃的翰墨香中,筆走龍蛇,書寫自己的夢,那時學校的空氣中便滿是墨香、書香……

濃濃翰墨香,飄香學校滿園,滿載著童真,滿載著夢想,馳騁在孩子們的成長樂園—鄉村學校少年宮!

春意濃,艾角香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0字

“二月十九日,艾角飄香時。”這句話是東莞人常掛在口邊的一句順口溜。“艾角”顧名思義就是用艾草做成一種像餃子形狀的食品。艾角是東莞人每年必做的一種傳統小吃。

春天來臨,萬物復甦,田野裡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艾草在春雨的滋潤下生長特別旺盛,綠油油一片,鋪滿田梗。在東莞人眼裡,艾草是一個寶,它具有抗疾病毒作用,可以平喘、鎮咳及祛痰,同時還有止血凝血、鎮靜、抗過敏及護肝利膽等作用。但艾草很難直接入口,所以,聰明的東莞人就想出把艾草混入麵粉做成“艾角”這種健康小吃。

每當想起奶奶做的艾角,我就垂涎三尺。奶奶是個做艾角的高手,她做的艾角香味飄滿整個房子,引得我們直咽口水。在焦急地等待中,一個個艾角在鍋裡蒸熟了,我和妹妹爭先恐後地從鍋裡搶出香噴噴的艾角,迫不及待地往嘴裡塞。熱騰騰的艾角,沁人心脾的艾草香,甜甜的豆汁,那種美味真是無法形容。奶奶常被我們的饞樣子引得哈哈大笑。

奶奶每次都會多做一些艾角,送給街坊鄰里,街坊們吃了艾角,都讚不絕口。在我們的村子裡,親戚、鄰里間也會互贈艾角,互相交流做艾角的心得,那種情誼,讓人陶醉,而每到這時,我總能品嚐到各種味道的艾角,或甜或鹹,或大或小。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奶奶做的甜艾角。因為奶奶做的甜艾角又香又甜,又軟又糯,可好吃了。輕輕咬一口,嘴裡溢滿艾草香,令我回味無窮。雖然現在的食品越來越豐富,樣子也越來越精美,但在我心中,外婆做的艾角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

和暖春天,艾角飄香。這種帶有南方獨特的艾草味道的食品伴隨著不少東莞人的成長,溫暖著無數人的回憶.更是我童年中最鮮活的一種記憶。

情濃槐花香 篇7

國三作文 ,757字

我出生于山東省萊蕪市。在萊蕪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有著許多特色美食,如金家羊湯、棋山炒雞、萊蕪燒餅、雪野魚頭等等。因為我小時候曾有一段在鄉下與爺爺奶奶朝夕相處的日子,所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槐花為原料的食品。

又是一個槐花飄香的季節,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枝頭,淡淡素雅的清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到了在家鄉度過的美好時光,還有那鄉下的落日美景。

槐花生長在高而大的槐樹上,因此,採摘時需要用特製的鉤子。其實,這鉤子也無特別之處,還不就是在竹竿頂頭上綁上一根彎折而成的粗鐵條嘛!

記得那年春天,爺爺去摘槐花,我也嚷著要去。我去了,站在樹下,看太陽已跑到西面山頂上去了!陽光從樹縫裡灑下來,斑斑駁駁的,天是藍的,雲是白的,風是香的。我歡天喜地地將爺爺勾下來的槐花一串串撿起,放入奶奶編織的小籃子中。

回到家,奶奶將槐花洗淨,均勻地撒上些鹽,在麵糊裡攪拌好,讓麵糊把一朵朵槐花包裹起來,最後放在平底鍋裡煎。奶奶給我煎槐花餅,我站在奶奶旁邊看。我看見槐花餅逐漸成形,平底鍋裡的油“滋滋”地響著。槐花餅慢慢焦黃,奶奶迅速剷起出鍋。剛出鍋的槐花餅,油亮亮,黃燦燦的,真讓我饞得流出口水來。輕輕夾起一塊,細細咀嚼,慢慢品味,真是脣齒滿清香啊!

當然,用槐花製作的美食不僅有槐花餅,還有蒸槐花飯,油炸槐花串,槐花蜂蜜飲等等。

如今棲居於城市一角的我再也無法爬上槐樹的枝頭,或立於芳香撲鼻的槐花樹下,欣賞那鄉下的落日美景了。

那日,我獨自漫步在小區旁河岸邊的一棵槐花樹下,看到那槐花如一串串銀鈴掛在枝頭,我不禁讚歎道:不需要任何的裝飾,儼然就是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清風徐來,把槐花獨特的香味送到我的鼻孔,深深吸一口氣,不禁心曠神怡,似乎所有的煩心事就此一掃而光。

又是一個槐花飄香的季節,家鄉的槐花又該是滿眼繁花了吧?

竹香悠悠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離開家鄉近十年了,許多人和事已忘卻,惟獨屋後那一片竹林在記憶裡揮之不去,根深蒂固。

那片竹林總是翠綠翠綠的,無論春夏秋冬,總是不肯脫去她粉綠的外衣。每次站在窗前看到那連片的綠色,心總會很快地平靜下來,恬淡而舒適。竹林的入口處有一口井,清涼甘甜的泉水就是從竹林流下來的。

炎炎夏日,一踏進竹林就有一股涼爽的氣息撲面而來,包圍著你。順著長滿青苔的石階往上,一棵棵挺直的竹竿,一片片翠綠欲滴的葉子,在風中盡情地歌唱,盡情地舞蹈,那是它們在熱忱地歡迎著你啊!

猶記得,奶奶深愛著這片竹林,沒事的時候總要到竹林裡轉兩圈,她最喜歡做的就是帶我去拔“竹心”。每當太陽剛露出半個笑臉,竹林裡霧還沒有散盡的時候,奶奶便挎著竹籃,牽著我的手走進竹林,小心翼翼地將還帶著露珠的“竹心”拔出,整整齊齊地放入籃中。而我總是弄弄這棵竹子,搖搖那棵竹子,最後搞得一頭一身的露水。奶奶便用還帶著淡淡竹香的手輕輕敲我的頭,眼裡是無限的慈愛。回到家,將“竹心”洗淨泡茶喝,不僅清熱去火,脣齒之間還久久地殘留著淡淡的竹香。

奶奶離開我已經很多年了,再也無法牽著奶奶的手走進清涼的竹林,再也無法喝到奶奶親手泡的淡淡清香的“竹心”茶,再也無法依偎著奶奶一起看那永遠翠綠的竹林了……

我忘不了那一片綠,忘不了竹子舞動的身姿,忘不了奶奶慈祥的臉。每每午夜夢醒時分,“竹心”茶的馨香猶在脣齒間縈繞。竹林,你在家鄉還好嗎?奶奶,你在天堂還好嗎?

馥郁書香 篇9

國一作文 ,819字

童年如七彩的陽光普照大地,生活如碧水湖泊偶爾泛起漣漪妙趣橫生,哪怕一滴水,也令人神往。

每有空閒,我便會與書交談。在書中,我時常敬畏英雄豪傑的非凡氣概,感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也偶爾對那些命運悲慘的人感到同情。在書中浸泡時光,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最近,鑑於我與書“親密接觸”,導致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媽媽於是就給我亮出了“黃牌警告”,勒令我和課外書“絕交”。可我也算是個“重情重義”之人,總是想著法子和“好朋友”零距離接觸。這不,我手中正好有一本讓我陶醉其中的校園小說,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好好補充自己的精神食糧。

為了不被她發現,我只能小心翼翼,因為媽媽的獅吼功和嘮叨大法可是出了名的厲害。她此刻就在隔壁,要是被她發現我“頂風作案”,那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但為了我心愛的書,我只好想辦法與媽媽周旋了。我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向媽媽的房裡探了探頭。哈,天助我也—媽媽正津津有味的看電視劇呢!我回到書房,拿出書如痴如醉的看了起來。正看得入迷,突然,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傳入我的耳中。不好,是媽媽來了!我一驚,馬上把書塞進了“藏書閣”—抽屜。媽媽悄無聲息的走進書房,我連忙低頭,裝作認真地寫作業。媽媽在書房內四處“偵查”了一番,我屏息凝神,在一旁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露出什麼“蛛絲馬跡”,被老媽抓個正著。最後,媽媽一無所獲得回了她的房間。之後,我既要讀書藏書,又要注意防範媽媽,神經處於高度緊張。最終,由於忍受不了媽媽三番五次的“查崗”,我只好專心做作業,完了之後再坦然的去讀書。

時間久了,書籍讓我獲得了許多知識,讓我開闊了自己的視野,還讓我學會了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讓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書中,我學到了一些好詞佳句,學到了一些寫作的方法,還積累到了許多寫作的素材。

書,對我來說是一份無價之寶。它就好比是我進步的階梯,是我追夢的搖籃,同時也是一盞明亮的路燈,在我迷茫與墜落之時,為我指明前進的方向。

濃墨飄香 篇10

國二作文 ,819字

開啟嶄新的書本,瞬間如同被什麼所擊中,令人無可抗拒地幾乎融入了唯美的故事情節中,遊離在迷香以及不息的書海之中,帶有墨香的清香沁人心田,令人心曠神怡。開啟嶄新的書本,知識的海洋等我們去探索發現。

喜歡閱讀,不僅是因為精彩的故事,優美的語言,更多是被在字裡行間的魅力所吸引,表現在對人們心靈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充實,是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和心靈的溝通。

小時候第一次看到《三國演義》時是在圖畫書裡,畫面裡花紅柳綠的插畫甚是好看,看著看著漸漸入了迷,沉浸在火燒赤壁惟妙惟肖的畫面中,眼前浮現了城池淪陷,萬物荒蕪,人民病死的慘景。浮現了劉備,曹操,孫權,三股大軍交戰劉備機智取勝曹操十萬大軍的勝利場景,戰火的硝煙,戰地的一片狼藉,都被描繪的活靈活現。看到這兒我被深深地所折服。也因此對三國這這部四大名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我年齡的逐漸增長,閱歷的漸漸豐富。在我十二歲時,爸爸送給我一本《三國演義》,開啟扉頁一股清香的油墨味鑽入我的鼻中,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眼睛映入了每一篇章節裡的各種有趣的故事和慘烈的戰爭畫面。我還記得三國中子龍病逝時,諸葛亮失去了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說了一句令我銘記至今的話:“子龍病逝就像斷了我的一壁,能同我殺敵逃回蜀國,卻不能與你一起同肩並戰。”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讓我感動,也讓我對朋友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的人物性格和精神給予了我很大的啟迪。那時的我沉迷於閱讀三國演義中不能自拔。

直到現在,我再次重新翻開老爸送我的《三國演義》,如今書頁有些舊了、捲了。沒有了當初令人陶醉的墨香,再次品讀曾經讀過的章節,我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是處處體現著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兄弟間的深厚情誼,人與人之間交往要真誠的真諦。是東流長江旁風流人物的事蹟,是種種激烈的鬥爭畫面,是悲壯的聲聲號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飄香的濃墨伴隨了我整個童年,我在書海中徜徉,在墨香中流連,在文學藝術的薰陶下,越走越遠。

馥郁書香 篇11

國一作文 ,819字

童年如七彩的陽光普照大地,生活如碧水湖泊偶爾泛起漣漪妙趣橫生,哪怕一滴水,也令人神往。

每有空閒,我便會與書交談。在書中,我時常敬畏英雄豪傑的非凡氣概,感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也偶爾對那些命運悲慘的人感到同情。在書中浸泡時光,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最近,鑑於我與書“親密接觸”,導致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媽媽於是就給我亮出了“黃牌警告”,勒令我和課外書“絕交”。可我也算是個“重情重義”之人,總是想著法子和“好朋友”零距離接觸。這不,我手中正好有一本讓我陶醉其中的校園小說,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好好補充自己的精神食糧。

為了不被她發現,我只能小心翼翼,因為媽媽的獅吼功和嘮叨大法可是出了名的厲害。她此刻就在隔壁,要是被她發現我“頂風作案”,那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但為了我心愛的書,我只好想辦法與媽媽周旋了。我躡手躡腳地走出房間,向媽媽的房裡探了探頭。哈,天助我也—媽媽正津津有味的看電視劇呢!我回到書房,拿出書如痴如醉的看了起來。正看得入迷,突然,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而近傳入我的耳中。不好,是媽媽來了!我一驚,馬上把書塞進了“藏書閣”—抽屜。媽媽悄無聲息的走進書房,我連忙低頭,裝作認真地寫作業。媽媽在書房內四處“偵查”了一番,我屏息凝神,在一旁連大氣也不敢出,生怕露出什麼“蛛絲馬跡”,被老媽抓個正著。最後,媽媽一無所獲得回了她的房間。之後,我既要讀書藏書,又要注意防範媽媽,神經處於高度緊張。最終,由於忍受不了媽媽三番五次的“查崗”,我只好專心做作業,完了之後再坦然的去讀書。

時間久了,書籍讓我獲得了許多知識,讓我開闊了自己的視野,還讓我學會了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讓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書中,我學到了一些好詞佳句,學到了一些寫作的方法,還積累到了許多寫作的素材。

書,對我來說是一份無價之寶。它就好比是我進步的階梯,是我追夢的搖籃,同時也是一盞明亮的路燈,在我迷茫與墜落之時,為我指明前進的方向。

濃墨飄香 篇12

國二作文 ,819字

開啟嶄新的書本,瞬間如同被什麼所擊中,令人無可抗拒地幾乎融入了唯美的故事情節中,遊離在迷香以及不息的書海之中,帶有墨香的清香沁人心田,令人心曠神怡。開啟嶄新的書本,知識的海洋等我們去探索發現。

喜歡閱讀,不僅是因為精彩的故事,優美的語言,更多是被字裡行間的魅力所吸引,表現在對人們心靈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充實上,是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和心靈的溝通。

小時候第一次看到《三國演義》是在圖畫書裡,畫面裡花紅柳綠的插畫甚是好看,看著看著漸漸入了迷,沉浸在火燒赤壁惟妙惟肖的畫面中,眼前浮現了城池淪陷、萬物荒蕪、人民病死的慘景,浮現了劉備、曹操、孫權三股大軍交戰,劉備機智取勝曹操十萬大軍的勝利場景,戰火的硝煙、戰地的一片狼藉都被描繪得活靈活現。看到這兒我被深深地折服,也因此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我年齡的逐漸增長,閱歷的漸漸豐富,在我十二歲時,爸爸送給我一本《三國演義》。開啟扉頁,一股清香的油墨味鑽入我的鼻中,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眼睛裡映入了每一篇章節裡的各種有趣的故事和慘烈的戰爭畫面。我還記得《三國演義》中子龍病逝時,諸葛亮失去了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說了一句令我銘記至今的話:“子龍病逝就像斷了我的一臂,能同我殺敵逃回蜀國,卻不能與你並肩作戰。”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讓我感動,也讓我對朋友的含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的人物性格和精神給予了我很大的啟迪。那時的我沉迷於《三國演義》中不能自拔。

直到現在,我再次翻開老爸送我的《三國演義》,如今書頁有些舊了、捲了,沒有了當初令人陶醉的墨香。再次品讀曾經讀過的章節,我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是處處體現著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兄弟間的深厚情誼,人與人之間交往要真誠的真諦,是東流長江旁風流人物的事蹟,是種種激烈的鬥爭畫面,是悲壯的聲聲號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飄香的濃墨伴隨了我整個童年,我在書海中徜徉,在墨香中流連,在文學藝術的薰陶下,越走越遠。

那濃濃的書香味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568字

沙發旁那幾本不曾翻動的書……

當電子產品風靡全球時,我們家,不禁中了它的毒,好似戒不去的煙癮,一天不往電子產品瞄上一眼,心裡就癢癢。

但不知什麼時候,書卻悄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陪媽媽逛街時,我突然瞄到道路一側出現了個巨大的白色機器,起初以為是個集裝箱,乍一看,上面直挺挺地標著“24小時圖書館”。看到書本,我是厭煩的,恨不得立刻讓它消失在我的眼前。但媽媽像是見了寶似的,徑直走向它,我原本想拉住她,卻眼睜睜地看著她走向了“圖書館”。

那天,媽媽借了兩本書回家,我不禁厭煩,書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裝訂成冊的紙嗎?

晚上,媽媽開啟了讀書模式,看她津津有味地讀著,我的好奇心蹦了出來,雖然是那麼的微小。一捧起書,起先是潦潦草草翻一翻,但後來才發現這是章回小說,於是重翻至第一頁,耐著性子看。一直讀,我發現浮躁的心靈漸漸被安撫了,書中的詞句對我來說是多麼的新穎、有趣。

漸漸的遙控器粘不住我了,反而是書,在洗滌我的心靈。遙控器和電視已佈滿了灰塵,昔日電視的響聲,變成書頁的翻動聲。

爸爸不知不覺中也放下了手機,捧起家裡僅有的幾本書讀了起來。久而久之,書成了我們家茶餘飯後的話題,家中原本空蕩蕩的書架,也變得充實了。

那沙發旁的幾本書,不再孤獨。書已感染了我們,我們沉浸在書的天堂中。書的魅力已讓我們無法抗拒。

現在,我們家中飄著濃濃的書香。

濃濃飯菜香 篇14

國一作文 ,767字

時間像流水,淌著淌著就過了,不留一點痕跡。

過去這麼多年,對於父母的關心,我或冷淡或熱情,常常使得父母手足無措,卻也不曾覺得有什麼不對。常常因為自己的不開心而迫使全家煩悶,常常因為一點小事而大費周章,致使家裡雞飛狗跳,常常因為不聽話而讓父母擔驚受怕,也常常因為和父母頂嘴而讓他們生氣。

以前不曾覺得自己做得過分,現在一天比一天長大,少了一份衝動,多了一分深思。那份要讓父母省心的念頭已在心底慢慢萌發,漸漸越長越大,大到能撐起一片樹冠,能投下一片陰涼。

褪去了那一份幼稚,彷彿自己身上多了幾分成熟,更懂得了什麼叫生活。自從那次親眼見到父母在廠裡工作的情景,心裡那份柔情就被越擴越大,沒有多大的波瀾起伏,都但已印到了心底。

知道了父母平時工作的繁重,內心總會湧現一絲心疼、一絲愧疚、一絲想要分擔的衝動。難得一個星期天有空閒,幫父母做起了午飯。對於做飯,我並非一竅不通,平常一點的家常菜還是會做的。開啟冰箱拿出食材,洗淨,切好,開火,放油,炒。一系列的流程並非易事,卻還是做下去了。很不起眼的一道菜,甚至連味道都不知道好不好,我就放上了桌,連同米飯盛好落座,蓋好等待。看著從縫隙間緩緩升起的白色霧氣,頓覺在家的日子特別平淡而又溫暖。

破天荒的,第一次做的飯居然被認同、被稱讚;破天荒的,飯菜愣是沒留下半點。也許那菜並不美味,也許那米飯還有些生硬。聽著父母閒扯著家常,看著空空的桌面,我的心裡滿滿的。美滋滋的感覺貯滿我身體的每個細胞,卻未曾表露,只把些許的喜悅、得意、滿足偷偷地藏在心裡,一個人樂呵去了。

生活看似平淡,實則內藏波瀾;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波濤洶湧。投入一顆石子,立刻驚起一片水花,片刻又恢復平靜,平淡無奇。一步步長大,也許想法真的會成熟。對於父母,我只希望在他們身體健康,到了垂暮之年,我能陪伴在旁,給他們做飄著濃濃香味的飯菜。

濃濃的書香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0字

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閒著沒事兒,決定整理一下書房的書櫃。沒想到一整理就整理出了幾袋舊書籍。這下我可發愁了,心想:真沒想到這幾年買了這麼多的書,閣樓裡都快堆不下了,這該怎麼辦呢?這時媽媽對我說:“咱們把這些書帶到鄉下去送給雯雯妹妹吧,讓這些書發揮它們最大的作用。”“好呀,好呀!哦,對了,苗姐也是個書迷,她們家肯定也會有很多閒置的書,這樣就可以多送點了。”說幹就幹,我馬上打電話給姐姐。

經過一兩個小時的山路顛簸,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一下車,姨婆就出來迎接我們,我和姐姐一起把書袋搬進了屋。雯雯妹妹看到這些書時,興奮地喊到:“哇,這麼多的書呀,夠我看好幾年了,謝謝姐姐,這禮物太好了。”“不行,我不能獨享這些書,村子裡的小夥伴比我更需要這些寶貝,我應該和夥伴們一起分享。還是把這些書搬到村裡的閱覽室去吧,我去叫他們一起來看書。”說完雯雯妹妹就跑了出去。

閱覽室離姨婆家不遠,我們幾個人一起把書搬到那裡。走進閱覽室,這裡雖然簡陋,但書籍報刊也不少,一問才知道,原來也有一些城裡的孩子會把書捐贈過來。一會兒功夫,雯雯妹妹就叫來了好幾個小朋友,跑進閱覽室時,他們頓時就安靜了下來,各自找了本書就坐下來看。看著小朋友們如飢似渴的讀書樣兒,我頓時覺得,我把這些書找對了家,這些書待在這兒,比待在我家的某個角落裡要好的多。

我和姐姐找了本書坐下來看。那時我覺得,這裡的每一本書,都十分有趣,十分精彩。濃濃的書香在我們身邊環繞,那書香,慢慢地越飄越遠……

濃濃麵包香 篇16

國二作文 ,733字

清早醒來,聽見外面有鍋鏟,鍋勺等清脆的響聲,想必是媽媽又在做菜了。

在床上貪睡了一會兒,待到陽光高照時,我匆匆起了床,開始我的學習了。

才剛剛寫了一些題目,背了一會兒書,我的肚子便餓了,肚子打著響亮的銅鼓,“戰爭”似乎在我的肚子裡一觸即發。戰火與硝煙充溢著我的肚子,一顆顆“炸彈”相繼在肚子裡引爆,實在忍受不住了!我要請求一些“食物援兵”來支援。

“戰爭”打得不可開交時,我看到母親端著蒸籠來到了餐桌。

蒸蓋一開啟,一股白氣冒了上來,如煙雲一般隨風飄散,舞蹈,在上升大概10秒後,便飄渺無形,不見蹤影。

然後就看到了一片金黃,看著看著,不覺讓人垂涎三尺;聞著聞著,似乎聞到了秋天田野裡的一股麥香與稻香;想著想著,彷彿在鋪滿黃豆的大地上奔跑。

我一下子就伸手過去,完全沒有顧及麵包是否涼下來,結果可想而知,我被燙了,我將手放在冰水裡,母親則責怪我說:“那麼大了,還是像小時候一樣粗心。”我笑了,我注視著母親,感覺著家庭的溫暖。

我的手似乎也不那麼疼了,我拿起一個麵包,先嚐了一小口,入口即化,我接著咬了一大口,濃濃的香味正如濃濃的愛把我包圍著。

我的嘴似乎沒有嘗夠麵包的滋味,而肚子的仗似乎已經勝利了。我嚼著麵包,心裡嚼著滿滿的幸福感……

我一抬頭,便看到母親笑著看著我……突然,我看到了母親額頭上的皺紋。我心裡猛地一震!母親老了,時間似乎偷走了她的青春,我在想:“為什麼會這樣?”我勉強笑了一下,放下手中的麵包。

看著自己長大的身體而看到母親臉上的皺紋,我頓時領悟了:“好好珍惜現在的你,與你的親人。”我哽住了,有話說,但說不出口,繼續吃完手中的麵包。

頓時有一縷陽光衝破烏雲直接照在我心上的每一個角落。以後,我會深深記得:我有我的母親,濃濃的麵包香,還有母親的愛!

濃濃的奶香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37字

一袋牛奶,在許多人看來,實在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了,但在我看來,它卻代表著媽媽對我的濃濃愛意。

又是一個清冷的早晨,我還在睡夢中。媽媽的一聲東北師子吼又如期抵達我的耳膜。我一愣神,趕緊急匆匆地穿好衣服,生怕慢了一秒就會遭到媽媽的呵斥。

我剛穿好衣服,就迎來了媽媽一長串的嘮叨:“你快點去背英語,不然考試又考不好了……”我只好乖乖地來到桌前,依舊像以前一樣,拿出錄音機,插好了線,把英語書拿出來,開始了我的“早讀之旅”。

疲憊的我睡眼惺忪,可是哪敢睡呀!終於熬到了七點半,我草草吃過了早飯,然後穿衣服準備出門。

媽媽為我拿過來衣服,還吩咐我路上要當心。

邁出家門,一股冷風迎面襲來,我瑟縮著把手伸到口袋裡—手觸到了一袋熱乎乎的東西,拿出一看,是一袋牛奶,還冒著熱氣,還有一股淡淡的奶香。我不禁疑惑,這是哪來的?仔細一想突然明白了。

我不禁淚流滿面。

原來,媽媽細膩的愛就藏在這熱乎乎的牛奶裡,在這寒冬裡,彷彿有媽媽在一路陪著我。

也正是從那以後,我再也不討厭英語了。

濃濃糯米香 篇18

國一作文 ,695字

望向窗外,一片霧濛濛,視窗積著少許雪花,路上人煙稀少,都在家中忙活著……

“噼裡啪啦—”春節的開始被鞭炮打響。我急急忙忙跑去外婆家,去探探現在少有的奇觀:打年糕。

我氣喘吁吁地趕來,只見那打年糕的人邊上,已擠滿了人,大家都睜大了眼興致勃勃地瞧著。我踮起腳,伸長了脖子向裡張望著。只見那人在石臼旁,錘打著一大團糯米,“啪—啪啪—”聲音沉重而有力。倏然,錘打聲也停了,他挽起衣袖,拿起水給那“糯米糰子”澆水,“哧呼哧呼”這像是那“糰子”的享受聲,那白煙直往上冒,像一條白色的絲帶,又猶如白鴿在空中翻旋。

那雙蒼勁有力的手,把糯米時而推上推下,時而左揉右翻,眨眼間,又把它翻了個面。他目不轉睛地盯著糯米,那糯米被他揉搓得又圓又大,像一顆巨大的珍珠,在陽光下閃爍著。看著那大個兒,散發出又香又濃的糯米味,我嚥了咽口水,好想咬上一口!

“啪,啪啪啪啪—”他又開始錘打著糯米糰子。不多久,糰子表面變得光滑,他雙手如鏟,抄到糰子下方,用力一甩,那白團就被鋪在了桌子上,緊接著抓過一把糯米粉均勻地撒了上去。我仗著個子小,在人群中敏捷地穿梭著,鑽到了最前頭,領了幾塊溫熱的年糕,跑到外婆家廚房品嚐起來。

我在年糕上撒上紅糖,咬下一口,熱乎乎的!“啊!真香呀!”我小聲讚歎。糯米濃濃的香味,紅糖的甜味又為它錦上添花,這簡直是人間一絕!白色和紅色的粉末還在嘴邊逗留,像是在嘴邊開了一場盛宴。

年糕已被我咬完一半,香味順著鼻腔在我肚子裡徘徊。打年糕的人已經走了,卻留下了濃濃的年味。此時此刻的我是多麼享受啊!

年糕,年的味道,讓我難以忘懷的—濃濃糯米香。

一路竹香伴隨 篇19

國三作文 ,1436字

車子穩穩地停在村門口,到了。

遠遠就能看見那片綠色屏障下的那個人——竹林下的爺爺。他正坐在小石凳上讀書,身後鬱鬱蔥蔥的竹林飄然自在,直入雲端。庭院外,幾桿翠竹,四季常青,清風弄舞,明月留影,纖細柔美,自信地挺立著身軀,傲然地抬頭望著遠方的村落——那便是爺爺家。

“爺爺,我回來了。”走近爺爺身旁,又聞到熟悉的竹香。是沁人心脾的清香,安神舒適。爺爺抬頭望了望,看到我便笑逐顏開:“回來了,走,爺爺帶你回家。”於是,爺孫倆並肩走在石板路上,走過這片清幽的竹林,一路上,清香縈繞在我們身旁,我們談笑風生,耳旁時不時響起清脆的鳥叫聲,一片和諧安詳,充滿無限生機。

路的盡頭便是爺爺家,推開深褐色的木門,跨進石灰色的門檻,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幅墨竹畫。畫雖簡簡單單,普普通通,卻把竹的風采淋漓盡致地展示在宣紙上,淡墨濃墨的交替相換,體現出了一種樸素美。畫的名字叫《胸有成竹》,是爺爺最喜歡的一幅畫。

“好久都沒練過字了吧,過來陪我寫一會兒。”“好!”我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書房。爺爺的書房有很多以前留下來的舊課本,小小的木架上承載的都是爺爺的心血和回憶,所以爺爺會時不時地翻看這些書,偶爾也會感嘆幾句。

我隨手拿起一本,翻開一看,原來是爺爺的日記本,我好奇地往下看:

1970年5月11日星期一

今天要去當代課老師,心裡還挺激動的。站在講臺時還有點緊張,看到烏泱泱的一群人,都是一些富家子弟。沒關係,我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把他們教好,培養成才。即使我出身不夠好,但是“英雄不問出處”,我一定能做好這份工作的。

1972年12月22日星期五

剩下的糧票不多,這份工作怕是支撐不下去了。回家務農倒是不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份工作沒了還會有其他出路嘛。我腳踏實地務農,肯定也能養活自己,養活父母。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好久沒有回家裡了,不知家裡怎麼樣了?家裡那片竹林應該還在吧,那片竹林是帶給我快樂和希望的地方,好想回去在那片竹林裡好好放鬆……

“看什麼那麼入神?”爺爺突然從背後冒出來,看見我手裡拿著本子笑著說:“都是過去的事了,走吧,練字去!”我輕輕放下那本日記本,走到書桌前,拿起毛筆。爺爺站在身旁研墨,陣陣墨香飄來,與爺爺身上的竹香混合,形成一種幽香,令人舒適又享受。

我沾上墨,在宣紙上開始練字,爺爺曾經教導過我說:“練字時要心平氣和,切記不能浮躁,人要站直,心中要有把握,戒驕戒躁。這樣寫出來的字才有味道……”寫到一半,我想起了什麼,從包裡掏出一張獎狀遞給他。“爺爺,這是我參加書法比賽的獎狀。雖然中途出了事故,換了作品紙重寫,但是我心裡想到你跟我說過,切莫急,切莫躁,胸有成竹便能事半功倍。”爺爺看到後,笑容在臉上盪漾起來,他拍手叫好。陽光從窗外斜射在獎狀上,折射出自信的光輝。眺望遠方那片竹林,染上了金輝,閃爍出自信的光輝,自由生長著。

願做竹林,不求顯貴,不與梅爭香,不與鬆爭強。只願內心遵守初心,堅持初心,謙卑向上地生長著,自信地活在這人世間。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竹香 篇20

高考作文 ,876字

八月的天空依舊萬里無雲,烈日當空,蒸騰的暑氣逼著嬋兒陣陣哀鳴,一切都是如此單調乏味。

我和爸爸去一個叔叔家做客,電瓶車後,太陽帽下,我煩躁地催促:“快點,再快點”。或許整天處在二十五攝氏度的我,還不適應周遭。

車停了,我迫不及待地衝進空調房,邊拭去臉上的汗珠,邊後悔出來,而我又慶幸自己出來。

一陣清脆的竹聲傳入耳中,心存疑惑,尋聲而去,這是個老人。蒼白的頭髮有點禿頂,黝黑的面板令人吃驚,那粗糙的大手正將竹條放入機子裡。“滋滋,滋滋”,隨著老人乾淨利落的一抽,竹條邊分成兩半,反覆之,嫻熟地將竹條變成纖細的一片一片,不禁感慨老人技藝的精湛。

聽叔叔說過,老人壯年的時就靠這竹子來養活一家人的。老人見我來,放下手中的活,不慌不忙地倒了杯水,那凹陷的眼珠,深厚的皺紋,在笑起來的時候竟成了一副美好的畫面,令人難忘。

老人的“工作室”並沒有空調,他席地而坐,做著手中的活。“您老人家不熱嗎?”“不會的,用心做就不會感到周圍的炎熱了。”老人動作緩慢而嫻熟,目的明確,從不拖泥帶水。將竹條按一定的順序相互縫合,並用大木尺加以固定,時不時灑點水沫,以保證竹子的清涼與手感。我悄悄地將手機塞入口袋。此刻老人彷彿站在舞臺上,開始他的獨奏,旁觀的我看到了老人年輕時的苦難歲月,也看到老人對竹編的真摯的心。

過了許久,一個竹筐也便成形,或許我看得過於入神,早已感覺不到夏日的炎熱,不禁感慨老人的高超技藝,老人滿是自豪:“當年憑這個手藝過日子的,儘管生活不像以前了,我也決不會放棄這一手藝的,沒事就來練練手,深怕生疏了。”

老人一番話語驚豔到我,是的,人們早已習慣方便的生活了,又有多少人會堅持傳統呢?一陣清風拂過,蔥綠的一片中傳來“颯颯”的聲響,很是清脆,又是一陣竹香,這香來自屋後竹林,也來自老人心田,那對傳統手工藝的熱誠。

輕撫竹片,一拍一疊,一敲一抽,老人那飄逸穩健的身姿定格我心,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