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香柴

藥材名稱:雞肉參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選》

概況

異名:土地黃(《中國植物誌》)。

基源:為紫葳科角蒿屬植物紅波羅花的根。角蒿屬全世界約15種;中國產11種,3變種,其中7種供藥用。

原植物:紅波羅花Incarvillea delavayi Bur.et Franch.,又名波羅花、紅花角蒿、紅羅卜花(雲南)。

形態:多年生草本,無莖,高達30cm,全株無毛。葉莖生,一回羽狀分裂,長8~25cm,葉軸長約20cm;側生小葉4~11對,小葉長橢圓狀披針形,長4~7cm,寬1~3cm,頂端漸尖,基部鈍至近圓形,兩側不相等,邊緣具粗鋸齒或鈍齒;頂生小葉長1.5~3.5cm,寬1~2.5cm,與頂部的一對側生小葉匯合,小葉柄極短至無柄。總狀花序有2~6花,著生於花亭頂端,花葶長達30cm,從植株根部抽出;花梗長5~15mm;苞片長1cm,小苞片2,長5mm。花萼鍾狀;長13~20mm,萼齒長寬約5~7mm,頂端呈尾狀尖,萼齒基部寬大於長。花冠鍾狀,紅色,長約6.5cm,直徑3.5cm,花冠筒長約5cm,裂片5,半圓形,開展。雄蕊4,2強,花絲長約2.5cm;花葯卵圓形,丁字形著生。花柱長約3cm,柱頭扁平,扇形。蒴果木質,4稜形,灰褐色,長5~7.5cm。種子闊卵形,上面無毛,下面被毛,長5mm,寬3~3.7mm,翅寬1mm。花期7月。(圖見《雲南植物誌》.第2卷.圖版199:9-10)

生境與分佈:生長於高山草坡,海拔2400~3500m。分佈於四川(道孚、鹽源),雲南西北部(大理、麗江、維西、中甸、德欽)。

生藥

採集:秋季採挖,鮮用或晒乾。

藥性

性味:甘、淡,溫。

功效:滋補強壯,補養氣血。

主治:產後少乳,病後體虛,貧血頭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或燉肉吃。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雲南中草藥選》:“治產後少乳,久病虛弱,頭暈,貧血:雞肉參30~60g,煎湯,內服。”

食療:《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病後體虛,產後缺乳:雞肉參鮮品30~60g,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