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酸蔃
藥材名稱:星花蒜
名稱出處:《中國植物誌》
概況
異名:薤白(新疆藥材名)。
基源:為百合科蔥屬植物星花蒜的鱗莖。
原植物:星花蒜Allium decipiens Fisch.ex Roem.(A.roborowskianum Regel;A.tulipifoium Ledeb.),又名脫苞韭(《新疆藥用植物志》)。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5~60cm。鱗莖球狀卵圓形,直徑0.7~2cm,外被黑褐色膜質鱗被。莖光滑,具細溝紋,基部紫色。葉3~4枚,基部包圍著莖,先端漸尖,長5~10cm,寬0.4~1cm,葉脈平行,明顯突起,邊緣有粗糙的毛或光滑。總苞片2裂,淡白色,膜質,不脫落;傘形花序近半球狀或球狀,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6倍,基部無小苞片;花星芒狀開展,淡紅紫色至紫紅色;花被片2輪,外輪狹橢圓形,中脈明顯突出,紫色,內輪較外輪為狹;雄蕊花絲基部擴大,三角錐狀,合生並與花被貼生;子房壁有疣狀突起。蒴果卵形,成熟後開裂。種子黑色,具皺紋。花期5~7月,果期8~9月。(圖見《新疆藥用植物志》.第2冊.181頁.圖9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500~2500m的山地草甸及草原中。分佈於新疆的天山一帶的山區中。原蘇聯中亞部分也有分佈。
化學性質
含Schubestoside A、B、C、D。
參考文獻
瀋陽藥學院學報 1991;8(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