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愛情詩句

1、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滿江紅》

2、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謝靈運《七裡瀨》

3、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

5、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6、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7、卜宅從茲老,為農去國賒。——杜甫《為農》

8、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高適《塞下曲》

9、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子江》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曲》

11、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李白《鞠歌行》

1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3、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1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15、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倪瓚《人月圓·傷心莫問前朝事》

16、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17、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棄疾《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18、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19、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20、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21、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朱彝尊《賣花聲·雨花臺》

22、夢裡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絳脣·春日風雨有感》

23、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李隆基《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24、山甫歸應疾,留侯功覆成。——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5、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劉禹錫《蜀先主廟》

26、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27、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陳與義《詠牡丹》

28、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29、無限傷心夕照中,故國淒涼,剩粉餘紅。——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30、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31、家國興亡身獨存,玉容還受楚王恩。——汪遵《息國》

32、夢到鳳凰臺上,山圍故國周遭。——完顏璹《朝中措·襄陽古道灞陵橋》

33、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張元幹《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

34、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樑任父同年》

35、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36、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37、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38、鹹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子蘭《秋日思舊山》

39、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40、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範倅壽》

41、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2、人情展轉閒中看,客路崎嶇倦後知。——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43、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44、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45、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46、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47、聞道皇華使,方隨皁蓋臣。——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4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4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0、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51、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52、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於此望宸鑾。——戚繼光《望闕臺》

53、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54、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出塞》

55、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56、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陸游《金錯刀行》

57、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屈原《國殤》

58、奏愷樂,歸皇都,班爵獻俘邦國娛。——何承天《戰城南》

59、天時地利與人和。——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60、皇情眷億兆,割念俯懷柔。——鄭愔《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61、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62、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6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6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5、中原事業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納蘭性德《秣陵懷古·山色江聲共寂寥》

66、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屈大均《秣陵》

67、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鄭畋《馬嵬坡》

68、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69、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70、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獄中題壁》

71、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7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73、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7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75、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76、夷甫諸人,神州沈陸,幾曾回首。——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77、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78、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陸游《病起書懷》

79、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80、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杜甫《詠懷古蹟五首·其四》

81、玉皇開碧落,銀界失黃昏。——毛滂《臨江仙·都城元夕》

82、天相漢,民懷國。——史達祖《滿江紅·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

83、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84、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秋逢甲《春愁》

85、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86、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繼光《馬上作》

87、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

88、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黃遵憲《贈樑任父母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