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頓,F.W.

[拼音]:Nan Hai

臨近中國大陸東南方、縱跨熱帶與副熱帶、熱帶海洋性氣候顯著的海域。位於西太平洋的西端。北靠中國華南大陸,東鄰菲律賓群島,南界加裡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接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東北部經臺灣海峽與東海相通,又經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和巴布延海峽與太平洋相連,東南部經民都洛海峽、巴拉巴克海峽與蘇祿海相通。南部經卡里馬塔海峽、加斯帕海峽與爪哇海相接,西南經馬六甲海峽與印度洋相通。

南海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1212米,最大深度為5377米(位於馬尼拉海溝南端)。

南海是一個長軸為東北—西南向的菱形海域,島嶼眾多,多數為珊瑚島。中國在南海中的重要島嶼有海南島,東沙、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島和黃巖島等。海岸地勢較低,海岸線切割較弱。沿岸和島嶼附近有大量珊瑚發育,河口和海灘生長有紅樹林。北部灣和泰國灣為南海西部的大型海灣。注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以及紅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圖1)

地質地形

南海是西太平洋的邊緣海之一,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坡度緩,東西坡度陡,自岸向海盆中心呈階梯狀下降(圖2)。

大陸架。北部和南部寬緩,屬堆積型;東部和西部狹陡,屬堆積-侵蝕型。北部大陸架大部為中國華南沿海大陸架,寬度一般在200公里左右,最寬處可達300公里。坡折處深度為150米左右,珠江口外為150米。南部大陸架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諸島和中南半島之間的區域,為巽他陸架的一部分。坡折處水深約150米。其上分佈著名的莫連格拉夫海底河系。還有許多島嶼、珊瑚礁和淺灘等。東部和西部的大陸架寬度小,呂宋島以西僅5公里。坡度陡,海底沖刷切割強烈。

大陸坡。分佈於大陸架的外側,一般位於水深150~3500米之間,地勢向中央海盆呈階梯狀下降。除東坡窄而陡,坡麓處伴生有海溝外,其餘均較寬緩。北部大陸坡由西北向東南逐級下降,在不同深度的臺階上分佈著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西沙群島除了高尖石島是由超基性的含凝灰熔岩組成外,其餘諸島都由珊瑚蟲骨骼堆積而成。中沙群島是個巨形水下環礁,長約140公里,寬約55公里,中部深、周圍淺,由一系列斷續相接的、水深為15~20米的暗沙、淺灘組成。南部大陸坡寬廣,分佈有南沙群島和南沙海槽。南沙群島為一海底高原,基部深1800~2000米,上有眾多的平頂山和山峰。平頂山頂部發育有珊瑚礁,多數為環礁結構。珊瑚礁深淺不一,形成星羅棋佈的島嶼、沙洲、暗礁、暗沙和暗灘等。西部大陸坡寬廣,具有明顯的階狀平坦面。呂宋島陸架外側,仁牙因灣以北有深約3200米的北呂宋海槽等。海盆東緣有大致與呂宋島海岸平行的馬尼拉海溝 (16°41′ ~10°N),長約350公里,溝底寬約10公里,最深達5377米。

中央盆地。大致位於中沙和南沙群島的大陸坡之間,主體是北東向延伸的寬廣而平坦的深海平原。長約1600公里,寬約530公里。北部較淺,平均深度約3400米。南部較深,平均深約4200米,自北向南平緩傾斜。深海平原上矗立著一些孤立的水下海山,一般高出海底 500~900米。個別如憲法暗沙,高達3000米以上,其峰頂離海面僅18米。黃巖島高出海底約4000米。它們是由海底火山噴發而成的火山錐。

南海北部大陸架主要是珠江等河流帶來的陸源沉積物,以泥質沉積為主,外陸架主要為沙質沉積物,可能是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時期的濱海相沉積。南部大陸架底質主要為近代粉沙和粘土。中央盆地底質主要為顆粒極細的棕色抱球蟲軟泥,含有火山灰(見渤海中圖3)。

南海位於東北向的環太平洋構造系與西北向的古地中海構造系的交接處。分界線為紅河-鶯歌海深大斷裂。斷裂的東北側構造線為東北向,西南側為西北向。從板塊構造觀點來看,南海是在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澳大利亞板塊等三大板塊交匯的地方,位置獨特,構造複雜。中央盆地的莫霍面深度一般為10公里左右,屬大洋型地殼。陸架區以及西沙、中沙群島等地區,莫霍面深度為24~30公里,屬大陸型地殼;陸坡區的莫霍面深度,多數在20公里左右,陸坡下部及一些海槽區,地殼更薄,屬過渡型地殼。

南海地區主要發育著東北向斷裂系和近東西向斷裂系,後者又明顯地切割了前者。另一方面,南海周圍又普遍分佈著海西-印支期褶皺基底。因此,從成因上看,南海海盆是在海西-印支褶皺形成的陸塊上,經過中生代晚期的東北向斷裂和西北—東南向拉張,以及早第三紀晚期的近東西向斷裂和近南北向拉張而形成的。南海中央盆地有近東西向條帶狀磁異常,玄武岩上面覆蓋著中新世至第四紀的沉積。可以認為,現在的南海中央盆地(至少是盆地的大部分,尤其是盆地的南部)的洋殼是在漸新世末至中新世初形成的。

氣候

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區。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春秋季節,風向多變。大致在9月,東北季風到達臺灣海峽,12月至翌年4月,全海區均為東北季風所控制,4月,西南季風出現於馬六甲海峽,6月遍及整個海區,7~8月則為最盛期。

影響南海的北方冷空氣大體有3條路徑。第一條路徑越過南嶺進入南海,這對珠江口以東的海面影響最大;第二條路徑沿青藏高原東側南下,入侵北部灣和瓊州海峽;第三條路徑從黃、東海通過臺灣海峽或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在南海東北部和粵東海面造成大風。

災害性天氣系統主要是颱風。影響南海的颱風,約有49.5%來自菲律賓以東洋麵,約有50.5%系在南海生成。每年活動在南海海面上空的颱風平均10個左右。南海臺風主要在北緯15°以北的南海北部海面生成。1~4月很少,6~9月增多。10~12月臺風生成區向南移到北緯15°以南的南海中部。南海生成的颱風大多數是向北和向西之間的方向移動。南海是颱風暴潮的多發區。從汕頭到雷州半島東岸、越南北部沿海、菲律賓北部西海岸等處,經常遭受颱風暴潮的襲擊。1980年7月22日來自西太平洋的強颱風所引起的暴潮,是近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南海緯度偏低,終年高溫。1月平均氣溫為15~26°C,7月均為28°C左右。氣溫年較差較小,北部海面為12°C左右,南部海面僅2°C左右。降水充沛,年降水量一般為1000~2000毫米,區域差異較大。北部有乾季和雨季之分,11月至翌年3月為乾季,蒸發量超過降水量約600毫米;5~10月為雨季,降水量超過蒸發量約800毫米。海區南端無真正的乾季,一年各月的降水量均超過蒸發量。10月至翌年1月為明顯的雨季,此時,降水量超過蒸發量約750毫米。海霧主要出現在北部灣和北部沿岸區域,時間在12月至翌年4月間,以3月為最盛。它對上述海區海上能見度有顯著影響。

水文

由於季風盛行,又大部分位於熱帶,這對南海水文特徵影響極大。

海流

南海季風漂流發達。海流隨季風的更替而變更。西南季風期,盛行東北向漂流;東北季風期,西南向漂流發展。

西南季風期間,來自爪哇海和南海南部的海水,經越南外海向東北流動,至臺灣島南部以南,其主流流入黑潮;另一分支經臺灣海峽流入東海。在越南沿岸,漂流強化,流速超過 50釐米/秒以上,流量約為3×106米3/秒,成為夏季南海的強流區。在廣東沿岸,珠江口沖淡水隨西南季風向東北流動。在呂宋島西岸,一支來自蘇祿海的水流沿岸北上。這樣,在海區的西部、北部和中部均呈現一派東北向漂流。此外,由於季風漂流不斷將南海南部的海水向北輸送,造成南部失水,海平面下降;北部增水,海平面升高。結果導致部分沿越南沿岸向東北流去的漂流約在北緯 11°處反轉向西南倒流,以補充南部的失水,它與西側的漂流構成一個順時針的水平環流。

東北季風期間的流況,與西南季風期相反(圖3)。一部分黑潮水從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同時,部分東海沿岸水自臺灣海峽進入南海,在南海西部形成一支縱貫南北的西南向漂流,該漂流亦在越南沿岸強化,流速可達100釐米/秒以上,最大流量約為5×106米3/秒,成為冬季南海的強流區之一。在南海東部有一支來自蘇祿海的西北向海流,至海區中部變成西流,加入越南沿岸的主流。在加裡曼丹沿岸,有一支弱的西南向沿岸流。但是,冬季當西南向季風漂流充分發展時,一部分海水會在南部大陸架附近處形成堆積,海平面升高。與此同時,南海北部失水,海平面下降。因此西南向漂流的一部分水向東北倒流,形成了漂流的逆流,它與西部的漂流構成一逆時針的水平環流。所以,夏季南海表層主要為順時針的水平環流,而冬季主要為逆時針的水平環流。兩個環流的西半環為季風漂流,東半環則為補償流。與此同時,南海海平面的起伏也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在粵東汕頭外海和臺灣淺灘西南海域,即使在冬季強勁東北風作用下,除了表層漂流流向西南外,表層以深存在著穩定而較強的東北向逆風海流。近年來發現,並經汕頭外深海區的海流實測結果證實,冬季,在廣東近海西南向沿岸流外側的較深海域上,也存在著逆風流向東北的海流。特別是在南海東北部,流速還相當強。這支冬季逆風海流稱之為“南海暖流”,具有顯著的時-空變異。

冬季和夏季均有黑潮的分支,經巴士海峽沿臺灣以南海域(冬季)或沿呂宋島西北外海(夏季)向西(冬)或西南(夏)流動,而後沿廣東岸外大陸坡外緣的深水區向西南流去。

上升流分佈很廣,一年四季均有出現。尤其是在夏季西南季風期,越南東部的陸架邊緣,海南島東海岸、粵東沿岸等,都是上升流現象顯著的海區。冬季,在越南中部沿岸、粵東沿岸和臺灣淺灘一帶也有上升流出現。

水團

按來源分,有沿岸水團和外海水團兩大類。大陸沿岸、珠江、紅河、湄公河等的入海徑流與海水混合,形成了具有低鹽(<32.0)和低密度特徵的沿岸水團,如廣東沿岸水,北部灣沿岸水等。南海外海水團,大都是從鄰近的西太平洋水團經巴士海峽進入的。雖幾經變性,仍具有大洋水團的一般特性:水團結構長年保持相對穩定,水文特徵明顯。在垂直方向上,南海的水團可劃分為5個水團,它們是:

(1)南海表層水。主要是由巴士海峽進入的太平洋表層水與南海陸地徑流的混合體。在沿岸近海淺水區,分佈著南海沿岸水。其外側為外海表層水,系垂直均勻的高溫水,平均厚度約50米,溫度和鹽度變化範圍分別為22~31°C和32.5~34.5。

(2)南海北太平洋亞熱帶次表層水。位於表層水之下,厚度約為250米,以高溫、高鹽為其特徵。溫度和鹽度的變化範圍分別為13~24°C和34.4~35.0。鹽度極大值一般位於75~200米水深處。

(3)南海北太平洋中層水。 位於亞熱帶次表層水之下,厚約600米,具有低鹽性質,其鹽度為34.2~34.4。鹽度極小值一般位於400~600米的深度上。溫度約為 8~14°C。

(4)南海北太平洋深層水。位於水深1000~2600米之間,厚度約為1600米。溫度和鹽度的變化範圍分別為2.6~5°C和34.4~34.6。

(5)南海深海盆水。位於水深約2600米以深的中央盆地區域,其鹽度不再隨深度而變,但溫度隨深度的增加而略微升高(溫度為2.36~2.44°C,鹽度為34.66~34.68)。

由於環流的影響,外海水團出現季節變化的深度可以達到中層水。但深層水團和海盆水則實際上無季節變化。近50年來南海最低水溫變化極微。丹麥“丹納”號(1929年5月)測得為2.38°C,中國“實驗”號(1977年10月)測得為2.36°C。

在垂直方向上,水團溶解氧含量的分佈很有規律。在0~75米之間,為高氧含量水層。在75~150米之間,氧含量隨著深度增加遞減較快,出現氧含量躍層。在300~900米之間,氧含量隨深度緩慢下降,並出現最低值。往下,氧含量又微微上升。

溫度和鹽度

除了北部沿岸以外,表層水溫終年很高,分佈比較均勻,水平梯度較小。年平均表層水溫粵東近海約22.6°C,邦加島近海達28.6°C,南北相差較大。冬季,由於受來自臺灣海峽的沿岸冷水入侵的影響,北部粵東海區最低月平均表層水溫曾下降到15°C左右,水平梯度亦較大。其餘大部海區表層水溫仍高達24~26.5°C,南部大陸架區可高達27°C以上。陸架淺水區對流混合可及海底、水溫垂直分佈均勻一致。但在深水區,溫躍層仍較強,上均勻層厚度約80~100米。此時南海東北部的有些區域,如陸坡附近,上、下溫躍層的走向相反,中間存在著等溫線自此向上下發散的層次,可能存在著流速為零處,從而出現上下層流向相反的現象,這是南海北部冬季溫度垂直結構的一個重要現象。夏季,全海區表層水溫分佈幾乎均勻一致,水平梯度甚小。海區北部約為28°C,南部約為30°C。只在海南島東部,粵東以及越南沿岸,存在著幾個範圍不大的低溫區,這是受西南季風引起的上升流的影響。大部分海區海水層化現象顯著,並出現厚度較大的溫躍層。

海區水溫的季節變化較小,年變幅自北向南逐漸變小,粵東海區稍大,年較差約10.8°C,北部灣南部約8°C,西沙附近海區5.6°C。

南海近岸和外海的鹽度分佈有明顯的區域性差異。近岸區多處在低鹽的沿岸水控制之下,鹽度較低,季節變化較大,鹽度變幅為2~3。外海深水區的鹽度分佈為季風環流所左右,鹽度較高,水平梯度較小,年變幅小於1。冬季,來自太平洋的高鹽水舌,從巴士海峽順著季風漂流的路徑一直伸向海區西南部。同時,在南海中部低鹽水舌順著季風漂流之逆流的方向向東北擴充套件。夏季西南季風時,南海南部的低鹽水舌沿季風漂流的路徑向東北擴充套件,海區北部的高鹽水被壓向北方,而在加裡曼丹北岸,則有高鹽水舌向西南部移動。因此,無論是冬季或夏季,高鹽水舌和低鹽水舌的同時並存、進退和消長,都是環流及其變化所造成的結果。這也導致了外海區鹽度發生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海區中部,年變幅更大。

此外,由於上升流的作用,在越南沿岸,粵東及海南島東岸,下層高鹽水升達海面附近,形成若干區域性性的表層高鹽區。

南海的躍層,近岸區以鹽躍層佔優勢,深水區則以溫躍層為主。前者,主要是由於近岸沖淡水浮置於外海水之上形成的。後者,主要是由於性質不同的水團互相疊置和垂直環流形成的。除個別區域外,溫躍層的強度較弱,變化不甚顯著。

潮汐和潮流

南海的潮汐主要是由太平洋經巴士海峽傳來的諧振潮。大部分海區,特別是南海中部,潮型以不規則全日潮為主。北部灣、呂宋島西岸中部、加裡曼丹的米里沿岸、卡里馬塔海峽和泰國灣附近海區為規則全日潮。這些區域,全日潮的振幅明顯地大於半日潮振幅。巴士海峽、廣東沿岸、越南中部沿岸及南部沿岸、馬來半島南端、加裡曼丹西北沿岸,間或出現幾個不規則半日潮區(圖4)。北部灣灣口附近,存在著一個全日分潮(K1)的旋轉潮波系統。

南海潮差較小。粵西沿岸、北部灣、印支半島和加裡曼丹沿岸潮差較大,達4米以上。粵東近岸次之,約為3米。南海中部、呂宋島西岸、越南中部沿岸最小,僅2米左右。最大潮差出現在北部灣頂端的北海港,可達7米。潮流較弱(速度小於 50釐米/秒),而半日潮流則更弱。只有北部灣和粵西沿岸潮流稍強,流速在100釐米/秒左右。瓊州海峽中最大潮流流速可達250釐米/秒。

海浪

冬季盛行偏北浪,夏季盛行偏南浪,9月為過渡季節。10月偏北浪遍及北緯10°以北,11月至翌年4月,全海區盛行偏北浪。5月北緯5°以南偏南浪以北,浪向多變。6月偏南浪盛行。風浪較大,年平均波高大部分海區為1.5米左右,北部灣和泰國灣為0.5~1.5米。冬季以東北部和中部最大,平均約為2米。由此向南和東西兩岸波浪減小。夏季大浪取決於西南季風和颱風活動,有時會出現 10米以上的波高。南海海浪平均週期為 6~7秒,最大週期可達15秒或以上。

生物區系及資源

南海北部的魚類約有 750種,以暖水性為主,暖溫帶種較少,未發現寒溫帶性種。魚類區係為亞熱帶性質,屬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的中-日亞區。南部的魚類有1000餘種。皆為暖水性。這些種主要分佈在南海中部諸島之間的熱帶區,向北到西沙群島,為熱帶區系,屬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的印-馬亞區。主要經濟魚類有蛇鯔、鯡鯉、紅笛鯛、短尾大眼鯛、金線魚、藍圓鰺和鈍頭雙鰭鯧等。此外,還有世界市場聞名的“中國魷魚”。

南海海蛇種類約有10種,數量亦不少。每年4~5月間在萬山群島水域,9~10月間在北部灣蝟集,具有開發捕撈價值。南海是海龜活動的海區,每年4~12月來南海諸島產卵,尤以4~7月為繁殖盛季。習見種有海龜、玳瑁、蠵龜和稜皮龜等。海獸有豚類、鯨類。北部河口區常見有白海豚、海豚和儒艮等。中部海區常見到成群的海豚。

浮游生物種類繁多。上層水中生活的浮游生物具有熱帶大洋特性。北部沿岸淺水區,冬季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有暖溫帶種入侵。但出現時間較短,且隨不同年份有較大變化。因而總的看來,南海浮游生物仍以熱帶種為主要成分,區系屬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的印-馬亞區。海盆深層水中生活的浮游生物種類稀少,生物量也很低。沿岸水域主要浮游生物資源有日本毛蝦、紅毛蝦、鋸齒毛蝦、海蜇和黃斑海蜇等。

底棲動物種類相當豐富,但優勢種的數量一般不很大。北部沿岸淺水區生活的底棲動物基本上都是熱帶和亞熱帶淺海種。區系屬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中-日亞區,為亞熱帶性質。南部,包括西沙、南沙群島,底棲動物基本上都是典型的熱帶種,特別是造礁珊瑚極其發達。南部底棲動物類群遠較北部為多。 區系屬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印-馬亞區,為熱帶性質。南海盆1000米以深的深水區底棲動物具有深海的特徵。南海底棲動物資源主要有軟體動物的珠母貝、近江牡蠣、翡翠貽貝、日月貝和雜色鮑等,甲殼動物的墨吉對蝦、長毛對蝦、中國龍蝦、密毛龍蝦、遠遊梭子蟹和鋸緣青蟹等,以及棘皮動物的梅花參、刺緣參、黑海蔘等。

南海沿岸分佈著眾多的紅樹林,種類達20餘種。它們呈不連續分佈,大都出現在河口附近泥灘上,構成了具有熱帶特色的紅樹林群落,它對沿海魚類繁殖有著一定的保護作用。

底棲植物可分為南、北兩區。北區為廣東沿岸,由於受大陸氣候影響,出現以亞熱帶性種為主的代表種,區系屬印度-西太平洋區的中-日亞區。南區為南海諸島,主要為熱帶性種類,區系屬印度-西太平洋區的印-馬亞區。南海沿岸底棲植物資源豐富,經濟海藻主要有羊棲菜、紫菜、江蘺、鷓鴣菜、麒麟菜和海蘿等。

南海北部和西部大陸架,分佈有一系列主要為第三紀的沉積盆地,沉積層厚達幾千米至1萬米以上。北部灣、鶯歌海及珠江口等盆地內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遠景甚好,有的正在勘探中。

參考文章

南海鄉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南海諸島(NanhaiZhudao)中國地理南海(Nan Hai)的由來中國地理南海市(Nanhai Shi)的由來中國地理南海名山中國地理南海縣(NanhaiXian)中國地理“南海泡沫”一詞的由來文學山南海北造句素材帶“南海”的五言詩句文學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羅村街道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