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哈里沙漠

[拼音]:Tieqinna

[英文]: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 (1867~1927)

英國心理學家,構造心理學的主要代表。1867年6月11日生於奇切斯特,1927年8月3日卒於美國伊薩卡。1885年入牛津大學,受到英國經驗主義和聯想主義的影響。1890年到德國萊比錫隨W.馮特學習生理學和心理學。1892年獲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受聘到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助理教授。1911年晉為心理學賢明教授。此後一直在康奈爾任職。這期間,他培養了54名心理學博士。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美國心理學界的知名學者。在他逝世後的第二年,他的同事和學生正式組織了“實驗心理學家學會”,這個會至今一直獨立於美國心理學會。1898年,鐵欽納正式提出“構造心理學”的名稱以與機能心理學相對立。他試圖從經驗的構造方面去說明人的整個心理。他認為:人的心理可以用內省法分析為元素(感覺、意象、情感等),這些元素有各種屬性(質量、強度、持續性等),元素在時間和空間上混合(或聯想)而成為知覺、觀念、感覺、情感、情緒等心理過程;心理過程與神經過程相平行。他承認理解神經過程是理解個人經驗的關鍵,但堅持心身平行論,否認意識是客觀現實的反映。鐵欽納曾任《美國心理學雜誌》總編輯;是美國心理學會名譽會員,國際心理學會第3~5次常會會員。主要著作有:《心理學大綱》(1896)、《心理學教科書》(1909~1910)、《初步心理學》(1915)、《實驗心理學:實驗手冊》(1901~1905)、《情感與注意心理學基礎》(1908)、《思維過程的實驗心理學》(1909)等。其中《實驗心理學》被譽為“最淵博的英語心理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