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

[拼音]:da Fenqi

[英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全名應譯為列奧納多·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中期的著名美術家、科學家和工程師,1452年4月15日生於托斯卡納的芬奇附近。

他在少年時即已顯露藝術天賦,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長期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1516年僑居法國,直至1519年5月2日病逝。

達·芬奇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尤以《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等畫馳名。他的現實主義藝術成就奠基於光學、力學、數學和解剖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他以博學多才著稱,在數學、力學、光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體生理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以及機械設計、土木建築、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少創見或發明。

在神學統治一切的時代,達·芬奇積極主張“我們的一切知識來源於我們的感覺”,強調視覺在認識中的作用。他認為實驗是認識真理的重要途徑,提倡在科學研究中要反覆觀察和實驗,並且身體力行,注重測量,喜用模型及直觀標誌。達·芬奇認為:“如果不通過物質的證明,任何人的研究不可能稱為真正的科學。”同時,他也重視數學的作用,認為任何研究如果不能用數學加以證明,就不能稱為科學。他將科學定義為“對自然界中終極原理的理智分析,否則就不成其為科學的一部分”。在他看來,力學現象和聲、光等等之間存在著某種一致性,“力學是數理科學的樂園”。達·芬奇經常注意由定量的觀察和實驗逐步建立起某種數學“法則”,然後應用於有關領域的實際問題的研究。他的科學思想在文藝復興運動中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對近代科學的誕生和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達·芬奇用深刻的觀察、敏捷的思考和熟練的數學與工程知識豐富了幾乎所有各個知識領域。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手稿現已發現約7000頁,可惜沒有完整的著作發表,因此有許多先進思想和天才預見當時未能發揮作用。他在力學領域內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預見。例如,他曾用虛速度原理來解釋靜力學的基本問題。他在分析鳥類飛行時描述過合力的平行四邊形,也曾將重物沿斜面的運動分解為兩個分量。他對流體力學研究頗多。例如,他發現下部連通諸容器中的靜止液體有同一表面高度。在類似於水壓機的實驗中,他觀察到左管中活塞的壓重與右管中高於左管水面的水柱重量之比等於活塞所壓的面積與右管截面積之比。在對液流的一系列觀察中,他斷定河流或血管中的流速與通道的大小成反比。他還測定過材料強度。他所設計的機械裝置和發明據說有上千項。如:他從模仿鳥類飛行著手研究飛行原理,設計過多種飛行器(見圖)。他還確信用任何普通機械工具作永恆運動是不可能的。

達·芬奇結合繪畫研究過光影、明暗、色彩和各種透視現象,指出黑和白不是真正的顏色。他設想光的傳播如同投石擊水引起的水波和空氣中的聲波一樣,也由中心向外傳播。他作過針孔成像實驗,並以光線的直進加以闡明;他研究過眼球的構造和功能,還設計過一些光學儀器。

達·芬奇拒絕用拉丁文而是用義大利文書寫,手稿中繪有大量草圖。19世紀中期開始,根據在倫敦、巴黎、米蘭等圖書館儲存的手稿,已編輯出版了他的遺著,如《繪畫論》、《萊奧納多·達·芬奇手稿》、《馬德里手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