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學

[拼音]:ziwo ciji

[英文]:self-stimulation

一種研究與某些功能有關的腦區的實驗方法。它是J.奧爾茲和P.米爾納於1958年創立的。即將電極埋藏在腦內某些部位,接通電極電源的開關是安裝於實驗箱內的一個槓桿,動物只要一按槓桿,電極所在部位的腦組織就受到一次電刺激。用這種方法實驗的結果發現,當電極安放在某些部位,動物會主動地不斷按壓槓桿以獲得電刺激。似乎動物由此可產生某種“愉快的體驗”或“滿足”,因而被刺激的部位可以稱之為與情緒有關的“愉快中樞”;也有另外一些部位受到電刺激時,似乎所產生的是並“不愉快的體驗”。按照自我刺激的方法,同樣可以進行“自我終止刺激”的訓練,即訓練動物學會只要電刺激一出現便立即按壓槓桿來終止刺激的反應。因此,這種自我刺激和自我終止刺激的方法為研究與愉快和不愉快、獎勵和懲罰有關的腦區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途徑。

自從發現動物的自我刺激行為以來,對自我刺激行為的腦定位及其機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腦內能引起自我刺激行為的部位極為廣泛,但是不同部位引起反應的概率和強度是不一樣的。中腦腳間核、黑質、尾狀核、杏仁核、藍板、下丘腦外側核、內側前腦束、隔區、海馬、大腦前額皮層以及在這些核團之間的通路等,都能引起鼠的自我刺激行為。但是,引起自我刺激最有效的區域是下丘腦後部,即乳頭體前區以及隔區和內側前腦束。在這些腦區,大鼠竟能連續十幾小時不吃不喝不休息地以每小時2000次的速度按壓槓桿。如果不加干預,自我刺激可以持續下去直至動物出現衰竭。

研究也證明,與自我刺激有關的神經遞質主要是兒茶酚胺。腦內大部分引起自我刺激的部位都與兒茶酚胺能神經通路相吻合。發生自我刺激概率最高的內側前腦束,恰是兒茶酚胺系統集中通向前腦的部位。刺激內側前腦束後,下丘腦和杏仁核處的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加;促進兒茶酚胺釋放的藥物,能增加自我刺激的反應率;抑制兒茶酚胺合成的藥物,則能抑制自我刺激效應;當損毀兒茶酚胺能神經末梢而引起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下降時,自我刺激頻率也減少。自我刺激頻率與腦內兒茶酚胺含量下降的幅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