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平原

[拼音]:Mamenxilong

[英文]:Mamenchisaurus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因模式種發現於中國四川宜賓馬門溪而得名。此屬動物全長22米,體軀高將近4米。它的頸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不僅構成頸的每一頸椎長,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另外,頸肋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最長頸肋可達2.1米)。與頸椎相比,背椎(12個)、薦椎(4個)及尾椎 (35個)相對較少。各部位的脊椎椎體構造不同:頸椎為微弱後凹型,腰椎是明顯後凹型,前部尾椎是前凹型,後尾椎是雙平型,前部背椎神經棘頂端向兩側分叉,背椎的坑窩構造不發育,4個薦椎雖全部癒合,但最後一個神經棘部分離開。腸骨粗壯,其恥骨突位於腸骨中央;坐骨纖細;脛腓骨扁平,脛骨近端粗壯,長度相等。距骨發育,其上面的脛腓骨關節窩很發育,故中央突起很高,蹠骨短小,後肢的第Ⅰ爪粗大,各趾骨的形狀特殊。

馬門溪龍屬有兩個種:一為合川馬門溪龍,發現於重慶合川市和甘肅永登(見彩圖);另一個為建設馬門溪龍,發現於四川宜賓。所有馬門溪龍都是淺水棲息者,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水深約20米的湖泊中度過的。這些龐大的蜥腳類藉助水的浮力以支撐其笨重的軀體,鼻子和眼睛長在頭頂,類似現代潛艇的潛望鏡,只要頭頂微露水面,既可進行呼吸,又可窺測周圍水面的動靜,能長期呆在水下,需要時再選擇有利時機上岸,以避免凶殘的食肉類恐龍的突然襲擊。馬門溪龍主要靠水中的藻類和富有營養的柔軟植物生活,有時也可能捕食一些軟體動物和小魚。

馬門溪龍在蜥腳類演化史上屬中間過渡型別,為蜥腳類恐龍繁盛時期(距今 1.4億年的晚侏羅世)的早期種屬,在侏羅紀末全部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