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

[拼音]:Jilongpo

[英文]: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首都,全國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聯邦直轄區。位於馬來半島西海岸中段,巴生河及支流鵝麥河在市內匯合,西南去海口巴生港43公里。包括郊區在內面積244平方公里,人口93.8萬(1980)。市區丘陵環抱。終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7.1℃,年降水量2393毫米。

1857年華僑葉亞來率同伴到此尋找錫礦,逐步發展為城市。1859年運出第一批錫砂,在巴生河畔建立街場。1880年成為雪蘭莪州首府。1896年馬來半島資源最豐富的霹靂、雪蘭莪、森美蘭與彭亨4州組成馬來聯邦,吉隆坡為聯邦首府。1957年成為馬來亞聯合邦首都。1963年為馬來西亞首都。 地處馬來亞有名的“橡膠-錫礦帶”中段,是傳統的物資集散中心。(見彩圖)

西南郊必打靈查亞為全國第一個工業衛星城。重要交通樞紐,有鐵路和公路連線西馬各地,溝通了東海岸南北行的2、3號兩條幹線公路。有航空線通往國內外主要城市。巴生港為全國第一大港,設有集裝箱碼頭。

城市佈局合理,規劃有序。巴生河東岸為商業區,有銀行、中央市場、保險公司和旅館;西岸有馬來亞大學和國會大廈等政府機構,以及利用廢棄的錫礦場建成的湖濱公園。近郊多為新建住宅區,郊外為工業區。老工業區分散在四鄰的洗都、暗邦和普都(半山芭),工業有鐵路機車、水泥、機械、軋鋼、煉錫、橡膠、油脂、食品、木材加工等。新工業區集中在西南郊的巴生河谷,為出口加工區,有食品、捲菸、製藥、化工、油漆、印刷、塑料、電器及建築材料等業。城市建築中古老的、現代的東西方各式建築物和諧並存,馬、華、印各族及歐洲人的不同宗教廟宇和教堂各類兼具。還有政府大廈、郵政總局、國家博物館、國家體育館、國家美術館、國家清真寺等。郊區有橡膠研究所與馬來亞大學等科研文教機構,還有黑風洞和美馬高原等旅遊勝地。市郊有梳邦國際機場。

參考文章

東南亞吉隆坡的歷史沿革專項地理吉隆坡名稱的由來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