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市

[拼音]:Yin Zanxun

中國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字建猷。1902年2月23日生於河北平鄉縣,1984年1月27日卒於北京。192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31年獲法國里昂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江西地質調查所所長,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代理所長,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北京地質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5年當選),全國地層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尹贊勳早年從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研究,奠定了中國志留系及其動物群的研究基礎。他對滇、黔、川、甘志留系的筆石化石和地層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40年代和60年代對中國志留紀地層進行了全面總結。50年代他主編中國第一部區域地層表,在第一屆全國地層會議上提出中國的地層規範及其說明書,推動了中國地層學的發展。60年代,他致力於編制《中國地層典》。他是首先引入板塊構造學的學者之一,70年代,他推動了國內板塊構造的研究,同時對褶皺帶、褶皺旋迴和古生物鐘進行了頗有創見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山西大同之第四紀火山》(1933)、《中國古生代後期之菊石化石》(1935)、《中國南部志留紀地層之分類與對比》(1949)、《中國地層典(七)石炭系》(1966)、《志留紀的中國》(1966)、《板塊構造簡介》(1972)、《論褶皺幕》(1978)、《板塊構造學說的發生與發展》(1978)和《從天文觀測和生物節律論證古生物鐘的可靠性》(197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