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1855~1939)

[拼音]:Yilasimo

[英文]:Desiderius Erasmus (1467~1536)

又譯埃拉斯穆斯。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教育家、文學家。生於鹿特丹,卒於巴塞爾。 9歲入代芬特爾的聖萊布因教會學校學習,接受人文主義影響。1493年入巴黎大學學神學。曾周遊法、英、德、比利時等國。在義大利研究古典文獻,編輯古典著作。1510~1514年,在英國劍橋大學任神學教授,兼教希臘文,並贊助人文主義教育家J.科利特建立聖·保羅學校。他編寫的拉丁文課本《名物篇》(1511)、《對話集》(1518),在16、17世紀被歐洲各國廣泛採用。文藝復興後期,他是歐洲有廣泛影響的學者。

1509年,他發表長篇諷刺作品《愚人頌》。書中揭露封建統治的罪惡和教會對人民的愚弄;批判經院哲學嘲諷壟斷教育的天主教僧侶;抨擊中世紀的棍棒教育、呆讀死記和教師的無知與粗魯。他認為古希臘羅馬奴隸社會是人類的黃金時代,學習古典語言文獻是人類擺脫愚昧、提高德行,從而整頓教會,改良社會的根本途徑。他主張古典語言文獻應成為中等教育的核心和有文化教養的標誌。伊拉斯謨讚美有限君主專制政體,在《基督王子的教育》(1516)中,極力為君王治理國家獻策;認為培養王子成為基督徒,成為仁慈而聰明的君主,是治國的要務。

在《論正確的教學》(1511)與《論童蒙的自由教育》(1529)中,他探討了教育理論問題;認為人的成長,決定於天賦、教導和練習,後兩者尤其重要,兒童教育要從早期開始。他認為提供良好的教師是政府和教會的重大職責,教師要關心兒童的身心發展,尊重兒童的個性特點,要鼓勵兒童,反對恐嚇、懲罰。他要求教師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教學,要重視兒童的興趣,採用直觀教具;學習古典文獻要注重內容,防止單純死記語法規則。在《西塞羅主義》(1528)一文中,他批判了當時人文主義教育中單從形式模仿西塞羅文體、詞彙的形式主義與煩瑣學風。

伊拉斯謨努力促進歐洲中等學校的人文主義化,適應了當時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但他偏重古典教育,輕視自然科學,忽視民族語文的思想給歐洲教育留下了消極影響。古典教育直到19世紀中葉還在歐洲佔統治地位,這和伊拉斯謨的思想影響有一定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