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安車

[拼音]:Puliemuchangde

[英文]:Premchand (1880~1936)

印度印地語小說家。 1880年7月31日生在印度北方邦貝拿勒斯(現名瓦臘納西)附近的拉莫希村,原名滕伯德·拉伊。祖上務農,有少量的土地。他 8歲喪母。父親在郵局供職,在他16歲時死去。他 5歲開始在農村上舊式的學堂,攻讀波斯語和烏爾都語,後轉入正規小學。16歲時為負擔一家的生活,充當家庭教師。19歲開始在公立學校當教員,此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曾通過自學取得學士學位。1921年響應甘地的不合作運動而放棄公職,在貝拿勒斯一所私立學校任教,後專門從事文學創作,並先後主編《時代》、《榮譽》、《甘美》、《天鵝》和《覺醒》等雜誌,創辦“智慧之神”出版社。1936年4月主持印度進步作家協會第一次大會。同年10月8日逝世。

普列姆昌德一生創作了15部中篇和長篇小說(包括未完成的兩部),約 300篇短篇小說。此外還有論文著作、電影劇本、兒童文學作品和翻譯作品。早期他用烏爾都語寫作,1915年前後開始改用印地語寫作。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熱愛祖國》出版後遭到英國殖民當局查禁,書被燒燬。1932年他的短篇小說集《進軍》又遭到查禁。191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服務院》是他的成名之作,被譽為印地語文學中第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小說。這部作品描寫一個婦女由於沒有陪嫁,不能嫁到體面的人家;後又被丈夫遺棄,淪為妓女,受盡歧視和欺凌,最後在一所服務院棲身。小說揭露了索取嫁妝的惡習、人與人之間冷漠無情的關係以及上層人士的虛偽等,表明了作者的現實主義的傾向。《博愛新村》(1921)是作者第一部寫農村生活的小說,描寫一個地主與官警勾結,橫行鄉里,魚肉農民,為了爭奪財產,甚至陷害親屬。小說提供了農村中階級鬥爭的廣闊畫面,但結局卻違反現實,出現了一個理想的“博愛新村”,農民的處境得到改善,皆大歡喜。值得注意的是,小說裡寫了一個青年農民受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嚮往俄國的工農政權。《妮摩拉》(1923)描寫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對婦女的摧殘,通過一個婦女的悲劇批判了封建制度。《舞臺》(又譯《戰場》,1928)是以資本主義的發展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寫一個資本家企圖搶奪淪為乞丐的盲人的一片荒地修建工廠,展開了鬥爭,最後乞丐死去,工廠終於建立在他的荒地上。作者描寫資本主義的發展對農村生活的破壞,刻劃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聖潔的土地》(1932)反映了30年代初期甘地領導的不合作運動,但鬥爭以妥協告終。《戈丹》(1936)是作者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主人公何利原是一個自耕農,有幾畝祖傳的土地,他和妻子、兒女終年勞動、勉強可以溫飽。何利有一個理想,就是買一頭奶牛。由於他賒購的奶牛被毒死,宗教祭司、“長老會”的頭人、警察以及其他管事的人乘機對何利多方敲詐勒索。後來何利又收留了未正式結婚而懷了孕的兒媳,更引起軒然大波。他不斷受到打擊、迫害和掠奪,由自耕農降到了半自耕農的地位,接著又成了僱工,後來竟不得不變相地出賣自己的小女兒。何利最後還想為孫子買頭奶牛,他拚命作苦工,終於在刮熱浪的一天昏倒,結束了他悲慘的一生,而身後留下的20個安那也被婆羅門當作“獻牛”(戈丹)的禮金搜刮而去。這部小說揭示了農村中尖銳的階級矛盾,塑造了典型人物,被譽為印度農村的一部史詩。

普列姆昌德的短篇小說,大多收集在題名為《聖湖》的 8部集子中。他的短篇小說寫法各有不同,題材也非常廣泛,涉及印度的歷史和現實生活各個方面,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如歌頌反對帝國主義鬥爭的《進軍》,反對封建剝削的《半斤小麥》、《冬夜》,反映堅強的民族性格的《沙倫塔夫人》,批判種姓制度的《解脫》、《神廟》,揭露宗教虛偽的《害人是天職》,反映婦女悲慘的命運的《老嬸孃》,鞭撻封建貴族的歷史小說《棋友》,刻畫兒童性格的《開齋節的會禮地》,歌頌勞動人民優秀品質的《咒語》,諷刺資本主義金錢拜物教的《彩票》等等。它們通過人物性格的刻劃或曲折的情節,表現了他對現實的批判。

普列姆昌德還寫了不少政論、雜文和文學理論方面的文章。他強調文學要寫真實,不能脫離時代生活;它的任務是為被壓迫者向社會提出辯護和申訴,作家應該成為人民的代言人和律師。他認為文學和倫理學同樣都為了改變人的心靈,而後者是訴諸人的理智,前者則訴諸人的良心。他還要求作家為民族的獨立而鬥爭。

普列姆昌德早年贊成“聖社”(雅利安社)的宗教改革和社會改良的主張,但他認為首先要取得政治上的獨立,因而擁護甘地主義和甘地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以後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他逐漸傾向社會主義。他的文學創作中的反帝反封建的傾向也逐漸加強。他在印地語文學中所取得的成就,對不少作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於1953年開始翻譯介紹他的作品,先後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說集《變心的人》、《半斤小麥》、《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說集》和長篇小說《戈丹》、《妮摩拉》、《舞臺》等。

參考書目

亨·勒赫巴爾:《普列姆昌德的生平和創作》,德里, 1951。

拉·維·謝爾馬:《普列姆昌德和他的時代》,德里, 1955。

伯·古伯德:《論普列姆昌德》,新德里,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