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迪加

[拼音]:Qing Yongzheng Si Nian Neifu tonghuozi yinben Gujin Tushu Jicheng

清雍正四年(1726) 內府銅活字印本《古今圖書整合》,是中國現存類書中規模最大、體例最完善的一部(見圖)。

初稿創始於康熙四十年(1701),由陳夢雷倡議並主持編纂,完成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陳夢雷字則震,福建侯官人,康熙九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康熙十二年請假返閩省親,逢耿精忠起兵響應吳三桂,時京師誤傳夢雷受耿精忠職。三藩之變平,夢雷遂被逮議罪,謫戍奉天尚陽堡。康熙三十七年(1698)聖祖玄燁東巡,夢雷獻詩稱旨,釋歸,教習西苑,侍奉皇三子誠親王胤祉,《古今圖書整合》即在此期間編成。書名原作《彙編》,後改今名。康熙六十一年(1722)世宗胤禛即位,因其兄弟間矛盾,誠親王既遭排擠,夢雷亦再度被流放,世宗遂命蔣廷錫任編纂,因之原書及《清史稿·藝文志》皆稱“蔣廷錫等奉敕撰”,胤祉、陳夢雷姓名悉行刪去。《古今圖書整合》全書一萬卷,目錄四十卷,分曆象、方輿、明倫、博物、理學、經濟六編,下分三十二志。雍正時改為三十二典,實則夢雷原已編定。原書半葉9行,行20字,白口,四周雙邊,有開化紙和太史連紙兩種印本,分裝5020冊,共 522函。雍正四年付印,兩年後印成,共印64部,又樣書一部(一說印60部)。原本今已罕見。書中正文外,又附有精美插圖,從印刷技術上看,也是獨具特色的。

清代後期以來,曾有三次重印本:第一次是英國人在上海設立的圖書整合印書局,於光緒十年(1884)用鉛活字翻印,插圖採用石印,光緒十四年(1888)印成,共印1500部;第二次是光緒十六年(1899)清廷命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上海同文書局擬定辦法,照雍正銅活字本原式,照像石印,印製100部,光緒二十年(1894)告成,此本增入《考證》24冊;第三次是1934年上海中華書局又據銅活字本,影印為縮印本,附《考證》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