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驗的和超驗的

[拼音]:Xiangjun

晚清曾國藩建立的一支軍隊。1852年12月(咸豐二年十一月),太平軍從湖南北出,攻克漢陽。曾國藩以禮部右侍郎丁憂在籍(湖南湘鄉)守制,咸豐帝命他幫同該省巡撫辦理團練。他復奏咸豐帝稱,團練無濟於事,正規軍綠營已不堪作戰,主張另建新軍。於是,他以湘鄉練勇為基礎,在湖南編練成一支軍隊,稱為“湘勇”,又稱“湘軍”。

湘軍將領主要是湘鄉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則招募湘鄉一帶農民。曾國藩與一些重要將領既是同鄉,又有同學、師生、親友的關係。湘軍的士兵由營官自招,並只服從營官,上下層層隸屬,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曾國藩治軍重在思想紀律而不在技術性的教練。他為湘軍寫的軍歌唱道:“規矩要肅靜,有禮、有法、有號令。”他制定“辨等明威”的軍禮,以儒家三綱五常的禮教、尊卑上下的等級制度與同鄉共裡的鄉土觀念維繫官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力地維護封建統治的軍隊。

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其營制主要採用明代著名軍事家戚繼光《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中的“束伍”成法。陸軍每營五百人(營官一員、哨官四員在外),十人為隊,隊有什長;八隊為哨,哨有哨長,統以哨官;四哨為營,轄以營官;餘為親兵,直轄於營官。各隊以抬槍、刀矛、小槍等長短兵器配合作戰。水師每營五百人(營官一員、哨官三十員在外),有長龍八艘,每艘二十四人;舢板二十二隻,各十四人。每船為一哨,設哨官;哨官之上,轄以營官。船隻各有火炮,但仍配小槍刀矛,以備近戰。湘軍營以上設統領,統領轄數營至數十營不等。其後又在統領下增設分統,以便於指揮。在武器裝備上,湘軍不僅向外國採購洋槍洋炮,還自設船廠,仿造新式武器。

湘軍於1854年初在衡州(今衡陽市)編練建成時,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另有伕役、工匠等,共一萬七千餘人。初戰在靖港敗於太平軍,繼在湘潭、嶽州(今岳陽)獲勝。是年夏,出省作戰。以後幾年間與太平軍在湖北、江西的沿江地區爭奪。1858年5月,攻佔九江,其精銳李續賓部即深入皖中,氣勢很盛。至11月間,李續賓及所部六千餘人在廬州(今安徽合肥)三河之役被太平軍殲滅,銳氣頓減。1860年,曾國藩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後,掌握地方軍政大權,號令統一,籌餉較易,湘軍勢力大為擴充,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清軍主力。1861年9月,攻陷安慶。次年(同治元年)春,曾國藩再以曾國荃率湘軍主力沿江進逼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今江蘇南京),以左宗棠部及李鴻章新募淮軍進攻江浙其他地區。1864年7月,湘軍攻破天京。

湘軍鎮壓太平天國後,聲勢愈大。曾國藩為避免清廷的疑慮,又因湘軍暮氣日深,大量裁撤直系部隊,其支系仍在安徽、湖北、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鎮壓捻軍。湘軍水師則守湘軍舊制,取綠營規模,改建為長江水師。以後,左宗棠平定新疆雖也利用湘軍,但湘軍已不是國家的主要軍隊。

湘軍的興起,使清代兵制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湘軍建立前,清朝常備軍為綠營。綠營兵為土著世業,將由銓選調補,軍餉由戶部撥給,兵權握於兵部,歸於中央。湘軍既興,兵必自招,將必親選,餉由帥籌,其制正與綠營相反,故兵隨將轉,兵為將有。曾國藩對湘軍擁有極大的指揮排程權力,自成派系。當湘軍在實際上取代綠營時,將帥自招的募兵制度便代替了國家經制的世兵制度,近代北洋軍閥的起源,實始自湘軍的“兵為將有”。

始於湘軍的“兵為將有”對晚清政局也產生重大影響。湘軍重要將領江忠源、胡林翼、左宗棠、楊載福(嶽斌)、彭玉麟、劉長佑、李續宜、曾國荃、劉蓉、劉坤一、蔣益灃、劉擇昭、劉錦棠以及後來成為淮軍首領的李鴻章等,皆官至總督、巡撫等大員。根據清代定製,總督、巡撫委以行省大權,其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一省的民政、財政和按劾、司法。但兩司聽命於六部,例可專摺奏事,其事權獨立,惟部臣始有管轄的權力,督、撫對兩司只是居於監督地位。故六部可以控制督、撫,全國權力集中於中央。但清代這種格局到湘軍將帥擔任督、撫後,就發生了改變。手中有兵有將的督撫把兩司降為屬官,不聽部臣指令,朝廷也不得不予遷就,因而在晚清形成督、撫事權過重的局面。

湘軍士兵本是湘鄉一帶樸實的農民,當初受曾國藩欺騙性宣傳加入營伍。湘軍發展後,將領升官發財,多數士兵仍處境惡劣悲慘,於是有人加入反清的“哥老會”。攻陷天京後,這些士兵被解散回鄉,就在湘鄉起義反清。此後常在湖南起義,並從湖南迅速向長江流域發展。辛亥革命中,曾給同盟會以大力支援。

參考書目

王闓運等:《湘軍志》、《湘軍志平議》、《續湘軍志》(湘軍史專刊之一),嶽麓書社,長沙,1984。

王安定:《湘軍紀》(湘軍史專刊之二),嶽麓書社,長沙,1984。

羅爾綱:《湘軍兵志》,中華書局,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