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王國

[拼音]:Kumutula Shiku

中國新疆地區佛教石窟寺。位於庫車縣西南約30公里處。庫木吐喇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沙漠中的烽火臺”。窟群分佈在渭幹河東岸的山麓或斷崖上,分南北兩區,相距約3公里。北區洞窟較為集中,已編號洞窟為80個,窟形和壁畫儲存較完好的不到半數。南區(又稱溝口區)洞窟分散在河東岸和幾條山谷內,編號洞窟為32個,儲存較好者不足10窟。石窟的始鑿年代,沒有確切記載。據現存洞窟判斷,其始鑿年代及延續鑿窟年代均晚於克孜爾石窟,兩者的年代交錯相接。庫木吐喇石窟大體可分為早、中、晚 3期。既有窟形和繪畫風格具有龜茲特點的洞窟,也有壁畫具有中原佛教繪畫特色的洞窟。後者為龜茲地區其他石窟所少見。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彩圖)

庫木吐喇石窟在清代人的著作中已有記載。20世紀初,日、德、俄、法等國探險家們在劫掠與破壞克孜爾石窟的同時,也染指了庫木吐喇石窟。中國學者在1949年前後作過調查和報道,但全面的勘察與研究尚待今後的工作。

早期洞窟

年代約為5~7世紀。洞窟形制主要是中心柱窟和方形窟兩種。中心柱窟平面作長方形,主室多為縱券形頂,正壁兩側鑿有通道分別連線後室或後甬道。中心柱正壁鑿一大龕或四壁各鑿一龕。方形窟平面為方形或長方形,有的後部設方形低壇,窟頂為穹窿形。新發現的南區第20、第21窟,有兩個毗鄰的平面方形的穹窿頂窟。第21窟平面為橫長方形,後部地面有高0.7米的方形壇基,門道兩側各鑿一圓拱形深龕。方形壇上佛像已毀損,壇的正面兩側各塑一獅子。門道右側龕中,發現作禪定印坐佛一身,像下高座前塑雙獅,佛像完好無損,是龜茲地區諸石窟中唯一儲存完好的塑像。該龕後壁、側壁的眾魔怖佛壁畫也較完好。早期窟中壁畫的題材內容,中心柱主室券頂中脊多為日天、月天、金翅鳥、立佛等組成的天相圖。券頂側壁是以菱形山巒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畫或因緣故事畫。主室側壁多畫方形構圖的因緣佛傳,後室畫以涅槃為中心的佛傳內容。方形窟的穹窿頂分隔成條幅狀,畫立佛或立菩薩。側壁多畫佛傳故事。早期洞窟的形制、壁畫的題材佈局情況以及人物形象和繪畫風格,與克孜爾石窟中期洞窟十分接近,具有顯著的龜茲特色。

中期洞窟

年代約為8~9世紀。洞窟形制主要是中心柱窟和方形窟,方形窟頂也多作縱券形。在壁畫題材和繪畫風格上,此期出現了新情況:即除延續具有龜茲本地特色的早期洞窟外,還出現了和中原唐代石窟相似的洞窟。後者的中心柱窟主室兩側壁為通壁一鋪的大幅經變畫。內容有藥師變、淨土變等,其構圖形式、人物形象、線描技法及敷彩特點等,和敦煌石窟唐代同類內容的壁畫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榜題也都用漢文書寫。窟頂多畫蓮花、團花、茶花、雲頭等中原形式的圖案。中心柱窟甬道、後室側壁有立佛、立菩薩像,像旁榜題用漢文書寫“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等。頭戴襆頭、著盤領窄袖長袍的漢族供養人像與龜茲供養人像也判然有別。另外,這類洞窟中,還出現了當時中原流行的千手千眼觀音等密宗形象。庫木吐喇石窟的中原題材和風格的繪畫,表明中原佛教藝術對龜茲佛教藝術產生過強烈影響,並曾有不少來自內地的畫工在窟內創繪壁畫。據文獻記載,龜茲地區有信仰大乘佛教的漢僧和漢寺。現窟內或崖壁上尚儲存有內地漢人、漢僧的題名刻字。

晚期洞窟

年代約為10~11世紀或稍晚。已進入衰落期,但仍有若干重要遺存。回鶻時期開鑿的洞窟是重要的新資料。北區75窟,是個平面方形的平頂小窟。正壁畫一持缽高僧坐像,像下有漢文墨書經文一方。高僧兩側及其下部,有天道、人道、阿修道、餓鬼道、畜牲道、地獄道等6道畫面,榜題上有漢文題字。左右側壁下方為供養人行列,其中一列世俗男女供養人像,著回鶻裝,榜題用漢文書寫“骨祿思力”等回鶻人題名。北區第79窟,是利用一個方形穹窿頂窟重繪的,窟中央的方形柱狀高壇,正壁畫回鶻僧人和世俗信徒供養像(見彩圖)。窟門右側前壁畫世俗男女供養人像一列,均著典型的回鶻衣冠。像旁用漢文和回鶻文並列書寫題名,像上方又有龜茲文題名。漢文題名中,有“頡利思力公主”等字樣。3種不同民族文字合璧書寫供養人榜題,是前所未見的重要發現。它不僅使洞窟斷代有了較為可靠的依據,也為龜茲文使用年代下限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參考書目

閻文儒:龜茲境內漢人開鑿漢僧主持最多的一處石窟──庫木吐喇,《現代佛學》1962年4期。

《中國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平凡社,東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