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

[拼音]:junxianzhi

中國古代繼宗法分封制度之後出現的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盛行於秦漢。

春秋戰國

春秋時期已有縣、郡的設定,但郡、縣之間並無相互統屬的關係,與秦漢時期的郡縣制有所區別。春秋的縣可分為兩種型別:楚和秦的縣都直屬於君主;晉、吳的縣多是卿大夫的封邑。兩者雖保持原來的都鄙制度,採用世族世官制,但由國君直接支配,是直屬於國君的別都,具有邊防重鎮的作用。

從現有文獻資料看,縣的設立當以楚國為最早。楚武王(前740~前690在位)滅掉權國,將其改建為縣,是為設縣之始。其後,秦、晉等國也開始在邊境地區設縣。縣的長官,楚國稱尹,亦謂之公。晉國稱大夫,其權力較大,地位較高,一般由強大的世族擔任,往往父子相傳。春秋後期,縣制開始逐漸推行於內地。一些卿大夫往往把自己領地內的采邑改建成縣,長官已多由卿的家臣或士充任,縣的政治地位降低。至戰國時期,縣的設定已較廣泛,並由採用都鄙制度和世族世官制的縣制轉變為作為地方政權而實行官僚制度的縣制。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商鞅第二次變法,在秦國普遍推行縣制,把鄉、邑、聚等合併為縣,建置了四十一個縣(《史記·秦本紀》、《六國年表》、《商君列傳》則作“三十一縣”)。縣令為一縣之長(雲夢秦簡所載“縣嗇夫”有人以為即是縣令),下設縣丞掌管民政,縣尉掌管軍事,此外,還設有管理各種事務的嗇夫(如田嗇夫、亭嗇夫等)和令史等官吏。國家對這些官吏實行定額俸祿制。縣令等長吏可以隨時由國君任免,縣之下有鄉、裡等作為國家對居民進行控制的基層組織單位。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則設“道”,作為同縣並列的地方行政管理機構。秦縣約有三百,其中有一部分為戰國時期秦國所設,或其他各國所設秦因之。

郡的設定要較縣為晚。秦穆公九年(前651),晉公子夷吾(即晉惠公)對秦國使者談到“君實有郡縣”,為秦國設郡的最早記載。而後,晉、趙、吳相繼設定了郡。這一時期的郡地位比縣為低,但縣與郡之間並無相統屬的關係。到了戰國時期,有名可考的最早設定的郡當為魏文侯(前445~前396在位)時的西河郡(吳起曾為西河守)、上郡(李悝曾為上郡守)和楚悼王(前401~前381在位)時的宛郡(吳起曾為宛守)。這時,隨著邊防設郡之地逐漸繁盛,需在郡下作進一步的劃分;同時,內地的縣逐漸增多,也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級的管理機構,於是就形成了郡、縣兩級制的地方管理體系。郡守(雲夢秦簡中已有稱“太守”者)為郡之長,多由武官充任,有徵兵領軍之權。各郡所統之縣的數目,見於記載的有魏國上郡十五縣,趙國上黨郡二十四縣,代郡三十六縣,韓國上黨郡十七縣,燕國上谷郡三十六縣等。齊國始終沒有設郡,但設有都,略同於其他各國的郡。至戰國末年,各國郡縣的設立已很普遍,但仍有封國參雜其間。

秦漢

秦統一後郡縣制遂遍行於全國,漢繼秦制,比秦更為嚴整。司馬遷說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晉書》以為統一後又有所增設,可達四十郡之多,王國維等又以為有四十幾郡。究竟多少郡,尚難確定。西漢時不斷增立新郡,據平帝元始年間的記載,全國共有一百零三郡國(見西漢郡國),據東漢順帝時的記載,當時共有一百零五郡國(見東漢郡國)。國指諸侯王國,武帝以後,國的地位相當於郡。秦在京師地區設內史以統縣,西漢初因之。武帝時乃分內史之地為京兆、左馮翊、右扶風,或稱為“三輔”,實則為三郡。東漢在都城所在的洛陽地區設河南尹,也相當於一個郡太守。一郡所統之縣,多少不等,一般約為二十縣上下,屬縣最多之郡當推西漢的琅邪郡,有屬縣五十一;最少者為玄菟郡,僅轄三縣。一郡總人口數以二十萬左右者居多,多者也可逾百萬。兩漢百萬人口以上的郡有十幾個,其中最多者為西漢的汝南郡,達二百五十九萬人;少者不過幾萬,甚至象東漢時的朔方郡,僅七千多人。

漢代一縣,其面積大約為方百里。人口稠密之地,不足方百里者也可成縣;而人口稀少之地,一縣或遠超過方百里。漢代列侯所食之縣曰侯國,皇后、公主所食之縣曰邑,有少數族居住之縣曰道。據西漢平帝時的統計,當時全國縣、邑、道、侯國,總數為一千五百八十七;東漢順帝時的記載,總數為一千一百八十。縣之下置有鄉、亭、裡。平帝時全國共有六千六百二十二鄉,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亭。由此推測,每縣下面大約有九鄉和十幾亭。裡是民戶聚集之處,猶如後世之村落。從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圖來看,西漢初,一里的戶數多少不等,多者百餘戶或幾十戶,少者才十幾戶,有的史書以為漢代一里百家,恐不會如此整齊。

秦稱郡之長官為守。漢景帝時改名太守,新莽時曾改為“大尹”或“連率”,東漢時仍稱太守。太守之秩為二千石或比二千石,有的大郡太守為中二千石。

太守的職責是掌管一郡的民政和軍事。但西漢時郡的軍事平時似主要由郡尉主管。太守常要“行縣”,以省察各縣令、長的治狀。春天到各縣去“行春”,以勸課農桑。太守掌握著一郡的司法權,對民事、刑事案件都可作出最後的判決。貢士進賢,即按中央的要求向上推舉各種人才,也是太守的一項重要任務,漢代謂之察舉。西漢時,每年秋天,太守主持“都試”以講武。皇帝向太守頒發發兵用的銅虎符。郡中若發生武裝暴動,太守要率兵前往鎮壓。邊郡太守還須率領官屬、軍隊與來犯之敵交鋒作戰。由於郡守要兼領武事,故當時人常以“郡將”稱之。

郡之長官,除太守外,秦置監、尉。西漢置尉而不置監。景帝時改尉為都尉。都尉的職務是典武職甲卒。都尉和太守的治所可分設於兩地。都尉也設府置官屬,在郡中和太守並重,有時可代太守行事。漢武帝時曾一度命令東郡不置守,使都尉吾丘壽王主一郡之政。西漢時沿邊諸郡,還增設部都尉數人。東漢初年,除邊郡外,皆不設都尉。不過後來有的內郡也仍有設者。

太守屬官有丞、五官掾、主簿、督郵、諸曹掾史。丞為太守之助手,五官掾則有太守“股肱”之稱。主簿管文書。督郵主要職責是監察各縣,西漢時一郡似乎置督郵兩名,如河東郡分南北兩部,每部設督郵一名。東漢時一郡所置督郵增多到三名或四五名,多數郡是三名。督郵除督察縣令、長外,還管制地方的奸猾豪強,成為守相之耳目。郡設定分管具體事務的部門曰曹,郡曹有十幾種之多,其中如功曹是專管官吏的選署、升黜,戶曹、集曹管戶籍及徵集租谷等事,金曹管錢幣及鹽鐵生產,倉曹管倉廩、積貯,辭曹、決曹管獄訟,賊曹管武備和治安,每曹皆置掾、史主其事。但也有不置曹而設掾者,如設文學掾主管學官,設市掾管理市場交易,設都水掾、道橋掾以主管水利興修和造橋築路,掾、史主秩為百石。在掾史之下還有書佐、循行、幹等小吏。

縣之長官為令、長。新莽時曾將令、長改名為“宰”。《漢書》說縣滿萬戶者,其長官稱令,不滿者稱長。實際上漢代縣官稱令或稱長,有時也與其縣之重要與否有關,不單是決定於民戶的多少。令的秩為六百石到千石,長的秩為三百石到五百石。

令、長的職責是掌管一縣的治安、刑訟及賦斂徭役等事。令、長之下設丞一名,以主文書、倉庫和監獄。又設尉一名,專管武事,大縣則設左尉、右尉各一人。丞、尉之秩為二百石到四百石,又設廷掾以監鄉。縣也設定十幾個曹的掾、史,以分掌縣內的許多具體事務。

漢代的太守、令、丞、尉皆由中央任免,而守、令以下的掾屬則歸守、令闢除,故漢人又稱郡縣掾、史為門下掾史。除三輔和邊郡外,多任用當地人為吏。

鄉設三老以掌教化,設嗇夫以聽訟和收賦稅,設遊徼以禁盜賊。亭有亭長,裡有裡典或裡魁、里正。

郡縣制確立後,中央通過考課和監察以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制。秦漢之制,郡守於每年秋冬向中央上計,縣也同樣要上集簿於郡,中央或郡即在這時各對其下屬進行考核,根據他們的治狀而定殿最。守、令有功者可受獎賞或升遷,有過者輕則貶秩,重則免官、服刑。和考課相輔而行的是監察制。中央派郡監或刺史以監郡,郡縣也各派督郵或廷掾以監縣或鄉。刺史、督郵等可隨時按劾有罪贓的守、令或其他官吏。由於自上而下的層層督課,使得中央政令能較為順利地貫徹到最基層,保證了政令的劃一性。秦漢的郡縣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從地方分權演進為幹強枝弱的中央集權制,為後來兩千年的地方行政體制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東漢末年,原監察區性質的州轉變為郡以上的行政區,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縣三級。隋開皇三年(583),罷天下諸郡,以州統縣。大業三年(607),又改州為郡,郡置太守。唐武德元年(618),複稱為州,州置刺史。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郡置太守。後又改回。自此,郡極少設定。至元,郡名完全廢棄。

參考書目

顧頡剛:《春秋時代的縣》,《禹貢》第 7卷第6、7合期,第169~193頁,1937。

增淵龍夫:《先秦時代の封建と郡縣》,《中國古代の社會と國家》第328~450頁,昭和35年(1960),弘文堂。

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楊寬:《春秋時代楚國縣制的性質問題》,《中國史研究》1981年第4期,第19~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