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

[拼音]:Kaixingsitaina

[英文]: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

德國教育家。生在慕尼黑市。師範學校畢業後,先後任小學、中學教師,並多年領導慕尼黑的國民教育工作。曾獲得哲學博士學位。退休後,以名譽講座名義在慕尼黑大學主講教育原理和學校組織等課程約13年。法、英、美等國都曾爭聘他講學。

凱興斯泰納一生從事教育活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體系,即以性格陶冶為主的勞作教育體系,適應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需要培養大批生產上有技術、政治上能服從資產階級利益的工人的要求。他在主持慕尼黑市教育時,把國民學校改為勞作學校,把勞作教育納入他的公民教育系統裡。他早在1901年發表的《德國青年公民教育》一文中,就論證瞭如何使國民學校的青年為資本主義社會服務,因而獲得皇家實用科學院第一獎。

凱興斯泰納認為,絕大多數國民的特性是自願從事體力勞動,只有極少數人適宜於精神工作,因此主張對不同階級的人施行不同的教育。為絕大多數人設立的國民學校,應改為勞作學校,給以從事體力勞動的職業訓練;給少數特權階級子弟設立中學,為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統治人才,進行必要的教育。為此,他竭力維護德國已經形成的雙軌學制。

凱興斯泰納給公立學校提出了三項基本的任務:

(1)進行職業的陶冶或職業陶冶的準備;

(2)職業陶冶的倫理化;

(3)個人所在團體的倫理化。 他所說倫理化, 就是由個人內心體驗價值的增長而自願做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這三項任務是緊密相聯的。勞作教育與公民教育也是緊密相聯的,實施勞作教育就是為了完成公民教育的目的。

凱興斯泰納把國民學校改為勞作學校的具體措施,就是在每所國民學校,進行實在的工作計劃,增設實習工場、校園、烹調室、縫紉室、實驗室等,以便系統地培養學生體力勞作的興趣、習慣和技能。在勞作學校裡,把勞作教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聘請受過技術訓練的教師進行具體指導,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凱興斯泰納認為,過去那種死記書本知識的教育,已不是今日所需要的國民教育和人類的教育了。與其讓學生學大堆的死知識,還不如讓學生獲得精神的發展、倫理的適應力和勞作的本領。因而他主張在國民學校裡,給學生極少的知識材料,多給以性格的陶冶,使學生養成較好的適應力、工作的興趣和本領,更好地完成國家公民的義務。

凱興斯泰納還在慕尼黑市創辦了一些補習學校,招收企業的工人,給以為期2~3年的補習教育,要求企業主允許本企業工人每週用空閒時間學習 8~10小時,同時給工人以公民教育的訓練,使其安心地為企業主進行生產,給企業主創造更多的利潤。在凱興斯泰納的影響以及資產階級的賞識下,德國各地都設立了勞作學校,曾形成一種新的教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