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踐耳(1922~  )

[拼音]:diguozhuyi shiqi zibenzhuyi jingji zhengzhi fazhan bupingheng guilü

[英文]:law of unev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imperialist period

在帝國主義階段,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跳躍式地發展,趕上或超過原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引起各國政治、軍事力量及其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地位發生相應的變化,造成帝國主義體系各種矛盾激化,乃至導致帝國主義戰爭的爆發,使社會主義革命有可能突破資本主義體系的薄弱環節首先取得勝利。這一規律,是列寧揭示和論證的,是帝國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體表現

“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列寧選集》第2卷,第709頁)。這種不平衡主要是指發展速度的不平衡。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由於剩餘價值規律、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規律的作用,決定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必然是不平衡的。這首先表現為各個企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在追逐利潤的激烈競爭中,一些企業興旺發達,另一些企業破產倒閉。其次表現為各個部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一些利潤率高的部門資本大量流入,這些部門就迅速擴充套件;一些利潤率低的部門資本大量流出,這些部門則停滯衰落。企業發展的不平衡和部門發展的不平衡,最後集中表現為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由於新技術的採用,新部門的開發,新企業的建立,後進的國家在經濟實力上可以迅速地趕上並超過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後來居上,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資本主義政治發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現為由於經濟實力對比的變化引起資本主義各國政治、軍事力量和他們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所處地位的相應變化,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分割世界,劃分勢力範圍。其次表現為在資本主義體系的不同國家中,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條件及其成熟程度的不同。這種政治條件包括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階級力量對比情況,階級矛盾激化情況,階級鬥爭發展情況,無產階級的覺悟程度、組織能力和領導水平,等等。歷史實踐表明,在資本主義體系各國中,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條件的成熟程度同經濟條件的成熟程度不一定是成正比例的。有些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中階級矛盾異常尖銳,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條件往往成熟較早。

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貫穿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但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上,由於經濟條件的不同,這個規律發生作用的形式和引起的後果也有重大的區別。在自由競爭階段,整個資本主義還處在向上發展的時期,生產技術尚未高度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也還不高,企業規模相對比較狹小和分散。這時,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雖然也不平衡,但總的來說,發展還是比較緩慢、比較平穩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趕上和超過先進的國家,當時世界領土尚未瓜分完畢,發展較快的國家尚有擴張的餘地,還不致於引起重新分割殖民地的世界規模的軍事衝突。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由於壟斷的形成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具有了新的特點。經濟發展不平衡表現為跳躍式的。在帝國主義時期,壟斷對於生產和技術的發展具有推動和阻礙的雙重作用。在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壟斷資本為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和爭奪世界市場,儘量利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本國經濟迅速地發展起來;而在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壟斷卻阻礙著新技術的採用,生產和技術的發展出現相對停滯的趨勢,並且由於這些國家大量輸出資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國內經濟的發展。這就造成一些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能夠跳躍式地較快地趕上和超過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從而在經濟實力的對比上發生急劇的變化。例如,英國在1870年以前一直是在世界工業生產中佔第一位,號稱“世界的工廠”。但是,當時英國的工業主要是紡織、採煤等舊的工業部門。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新的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新的工業部門不斷出現,到19世紀80年代末,美國引進科學技術,大力發展新興工業部門,迅速地趕上了英國,躍居世界工業生產的第一位。19世紀末,另一個新興工業強國──德國也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工業生產的第二位。這一時期政治發展不平衡表現為:一方面,隨著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它們強烈要求按照新的力量對比重新瓜分已被瓜分完畢的世界領土,要想按照自己的實力佔領新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就必須從老殖民帝國手中奪取,而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則力圖維持和鞏固原來劃分的勢力範圍。這樣,便造成新老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尖銳矛盾,以至導致世界性的軍事衝突。20世紀以來的兩次世界大戰,就其根本原因來說,都是因此而爆發的。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發生戰爭的條件下,帝國主義國家的實力會遭到削弱,其矛盾最集中、最尖銳的國家將成為世界帝國主義體系內最薄弱的環節,革命就會首先在這裡爆發,並取得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也證明了這一點。

社會主義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

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是列寧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學說的出發點。列寧指出:“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也只能是這樣。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確定不移的結論:社會主義不能

在所有

國家

同時獲得勝利。它將首先在一個或者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而其餘的國家在一段時期內將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或者資產階級以前時期的國家”(《列寧選集》第2卷,第873頁)。在列寧這個理論的基礎上,斯大林進一步指出:“戰爭揭露了世界帝國主義陣線的無法克服的弱點,而發展不平衡的規律預先就決定了不同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成熟的時間不同,這時列寧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得出結論:在新的發展條件下,社會主義革命在單獨一個國家內完全可能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切國家或大多數文明國家內同時勝利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些國家內革命的成熟是不平衡的”(《斯大林選集》下卷,第 534頁)。列寧和斯大林的這個科學結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它揭示了帝國主義時代無產階級革命的規律,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程序,極大地激勵了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對革命勝利的信心。

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不平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日三國戰敗,英、法兩國削弱,唯獨美國利用戰時大大擴張起來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在戰後初期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戰前1937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佔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額的42%,出口貿易佔14.2%,黃金儲備佔50.5%;1948年,相應地增為53.4%、32.4%(1947)和74.5%。這是美國的全盛時期。

從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聯邦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國經過戰後的經濟恢復和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速度超過美國。而美國從侵略朝鮮戰爭失敗以來,經濟開始走下坡路,它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相對削弱。1958年,美國佔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46.1%,佔世界出口貿易的20.6%(1957),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4.1%;1977年相應下降為:36.3%(1976)、11.8%和27.5% 。與此同時,日本以及聯邦德國、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共同體國家經濟實力則大大增強,特別是日本,經過50年代和6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到70年代初已成為資本主義世界中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這就使得美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日本之間的經濟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根據1979年的材料,它們之間的基本力量對比是: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為23680億美元,出口貿易額為1786億美元;歐洲共同體九國國民生產總值為23800億美元,出口貿易額為5626億美元;日本國民生產總值為 10200億美元,出口貿易額為1030億美元。可見,歐洲共同體在國民生產總值方面已趕上美國,在出口貿易方面更大大超過美國,日本的經濟力量雖不如以上兩方,但發展速度最快,在經濟比重方面繼續呈上升趨勢。美國經濟力量和政治地位雖相對削弱,但絕對實力仍居首位。

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地位發生重大變化,導致資本主義世界三個實力中心(美國、西歐和日本)的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矛盾重重。但是,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發展為爭奪世界霸權、重新分割世界有所不同,當今它們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為經濟上爭奪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的鬥爭。美國的霸權地位在相對下降,但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仍居主導地位,並且仍然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主要支柱。美國力圖繼續維持自己的勢力範圍,其他國家則力圖擺脫美國的控制,並且互相爭奪市場和原料產地,這是帝國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規律發生作用的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