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爾蒙,R.de

[拼音]:dianying zhexue

[英文]:film philosophy

研究電影現象的意識形態實質及電影與各種哲學思潮聯絡的學科。較早出現的這方面的專著是匈牙利的巴拉茲 B.的《電影的精神》(1930)。該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為指導,提出電影藝術的發展“不僅是藝術的歷史,同時也是與此有關的人的歷史”的重要論斷。近60年來,隨著電影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各國的社會學家和哲學家愈來愈把電影作為自己的研究分析物件,電影藝木本身出現哲理化、政治化趨向,各種哲學思潮對電影創作產生日益明顯的影響,這種種現象使蘇聯和西方學術界對電影的哲學和意識形態性質問題更為關注,各種論著不斷湧現。其中有兩類論著較受人們注意:

(1)從哲學與意識形態角度論述電影。如法國 L.-L.柯莫里與J.納爾波尼的《電影·意識形態·批評》(2卷,1969),蘇聯К.多爾哥夫的《資產階級哲學美學意識危機與電影》(1974)等。

(2)為建立電影哲學而作的努力。在法國,A.巴贊在討論電影的本性時提出了“影像與被攝物同一”的哲學命題,企圖為自己的電影理論奠定哲學基礎。G.科恩-塞亞的《影片的哲學原則》(1959)、A.埃弗雷和H.阿熱爾運用現象學哲學原則研究電影的論著,也屬於這一類的嘗試。蘇聯哲學家和電影學家Е.М.魏茨曼的《電影哲學概說》(1979)更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電影哲學包括兩個基本範疇:歷史──認識論方面和文化──社會學方面。

關於電影哲學的具體研究物件,目前仍有不少爭論。有的主張研究電影與哲學的聯絡;有的主張研究電影藝術家的哲學立場和電影理論的哲學基礎;有的把研究重點擺在當代電影中哲理化、意識形態化、政治化等現象之上;也有的認為,電影哲學作為學科,應在比電影美學更高的層次上研究電影藝術與哲學思維的聯絡與相互作用,但又不能忽視美學作為藝術與哲學的中間環節的作用,防止使電影哲學變為一般哲學,更要避免使它流於庸俗社會學(見電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