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邏輯

[拼音]:Qin-Han wadang

瓦當即瓦擋,是中國古代建築簷頭筒瓦前端的遮擋。秦漢瓦當紋飾多樣,其圖案或文字隨時代而變化,特別是瓦當上的文字,對當時的地名、宮殿、官署、倉廩、陵墓、祠廟、苑囿等的考訂,是很重要的依據。因此,秦漢瓦當歷來為學術界所重視。北宋中期初見著錄,清乾隆初年已有專著問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大量的考古發掘,為瓦當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秦漢瓦當一般為泥質,燒製溫度較高,質地堅硬,呈青灰色,有半圓(簡稱“半瓦當”)和圓形的兩種。半瓦當最早為西周遺存,圓瓦當是從半瓦當發展而來的。圓瓦當始見於戰國早期遺址,秦漢瓦當絕大多數為圓瓦當。但在秦和西漢前期仍有半瓦當;西漢中期以後,半瓦當顯著減少,東漢時近於絕跡。瓦當的製作方法不一,從只有當心而無邊輪的“與天無極”圓瓦當陶範看,可能是先模製當心,後加邊輪而構成完整的瓦當;“千秋萬歲”範則為帶有邊輪的完整瓦當形式,說明當坯是一次成型的。早期半瓦當為素面或飾繩紋,至戰國時期,各國半瓦當圖案各具特色,其中雲紋一類,為秦統一後所沿用。秦漢瓦當的紋飾又有新的發展,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圖案和文字(包括文字和圖案結合者)兩大類。

瓦當圖案

有動、植物圖案,雲紋、葵紋以及動、植物變形圖案等。漢代動物紋瓦當,以西漢晚期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造型最為完美(主要用於禮制建築);其餘如麟、鳳、兔、天祿、辟邪、饕餮等,雖然出土數量有限,但品種繁多。植物紋瓦當,以秦咸陽宮1號遺址出土的八瓣“蓮花”紋最為典型,其他多為變形或零星花瓣、莖葉與雲紋、葵紋相組合。雲紋瓦當始見於戰國中期,盛行於秦漢。秦和西漢初的雲紋變化多端,計有對稱外卷、對稱內卷、 S形反捲及左旋或右旋排列的單捲雲紋;瓦當中心或呈泡狀或作各式圖案,如方格、菱形格、井字曲尺以及葵變渦紋、瓣葉之類。秦代還有整體作左旋或右旋的“葵紋”圖案。至西漢中期,帶中心圓泡的四象限的雲紋構圖成為通用的模式。

秦時瓦當圖案還有一種變形動物紋,如具有捲雲紋意匠的 “四獸” 瓦當之類。秦始皇陵及遼寧省興城縣海濱秦宮遺址出土的巨型“半瓦當”,其表面所飾夔紋顯然是模仿玉器、銅器的手法,也是一種動物變形的題材。

瓦當文字

已發現的秦漢瓦當文字,少則1字,多至十餘字不等;有單純文字及文字與圖案相結合兩種型別。秦漢瓦當文字多作篆書,其內容可分3大類:

(1)建築題名。如秦的“羽陽千秋”(羽陽宮所用),西漢的“長陵西神”(長陵宮殿所用)、“宗正宮當”(宗正寺所用)等。

(2)記事志念。如西漢初的“漢並天下”、“漢廉天下”,北方邊塞有“單于和親”、“單于天降”以及東漢西海郡的“西海安定元興元年作當”等。

(3)吉祥語。如“千秋萬歲”、“與天無極”、“長樂未央”等。

參考書目

陝西省博物館:《秦漢瓦當》,文物出版社,1964 。

羅振玉:《秦漢瓦當文字》,清宣統甲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