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韻音

[拼音]:Sakesi

[英文]:Curt Sachs (1881~1959)

美籍德國音樂學家。1881年6月29日生於柏林,1959年2月5日卒於紐約。曾在柏林大學攻音樂史與美術史。1904年以關於A.del委羅基奧的雕刻的論文獲博士學位。先在柏林美術博物館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服兵役。1917年回柏林,1919年任國立樂器博物館館長。同時在柏林大學任教,1928年升為教授。1934年離開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到巴黎任索邦大學客席教授。1937年定居美國,先後任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客席教授,後加入美國籍。1948年任美國音樂學學會會長。薩克斯是比較音樂學和樂器學的權威。他的論著涉及音樂學整個領域,為數甚多。最主要的著作,在德國時期有《實用樂器詞典》(1919)、與 E.M.von霍恩博斯特爾合著的《樂器分類法》(1914)、《樂器的精神與演變》(1929)、《比較音樂學綱要》(1930)、《世界舞蹈史》(1932)等。在美國時期有《樂器史》(1940)、《東西方古代世界的音樂起源》(1943)、《節奏與速度》(1953)等。薩克斯對音樂學許多領域都有貢獻。他與霍恩博斯特爾共同改進了V.-C.瑪伊永所擬定的樂器分類法,將樂器分為體鳴、膜鳴、氣鳴、弦鳴4大類,1940年,薩克斯又加上電鳴樂器為5大類,被普遍認為是科學的分類法。他對樂器的研究,不僅限於具體的分析,還涉及有關的文化淵源。在比較音樂學領域,他對非西方的及古代音樂文化作了研究,將音樂與其他藝術,尤其是舞蹈聯絡起來,作為整個文化圈中的一環來考慮,擴大了研究的視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