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鵬伯牙鼓琴圖卷

[拼音]:Liu ji

元末明初文學家、政治家。字伯溫。青田(今屬浙江)人。14歲入郡庠學《春秋》,後從鄭復初學習宋代理學。元至順二年(1331)中進士,授江西高安縣丞。後又任江浙儒學副提舉,因檢舉御史失職事受排擠,棄官隱居。至正八年(1348),台州方國珍聚眾起事,覆被任為浙東元帥府都事,因反對招撫之策,力主剿捕,與上司意見牴牾,被罷職,放浪於紹興山水間,以詩文自娛。安山吳成七起事時,又被委任為都事,曾組織地主武裝,鎮壓當地義軍,升為浙東行省郎中。不久又與元朝統治者矛盾,棄官隱於青田山中,著《郁離子》以明志。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攻佔浙東,劉基與宋濂等應朱元璋徵召到南京,陳時務十八款,勸朱元璋脫離韓林兒自立。其後七、八年內,深受朱元璋倚重,參與機要,輔佐朱元璋先後擊敗陳友諒、張士誠等部,成為明朝開國元勳之一。明洪武元年(1368),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洪武三年,授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洪武四年,因與左丞相胡惟庸交惡,被胡所譖,受朱元璋猜忌,賜歸鄉里。洪武八年,憂憤而死。一說被胡惟庸毒死。

劉基的政治主張,以儒家思想為主。強調“國以民為本,而民以食為本”,“固國莫大於保民,而保民莫切於備患”(《春秋明經》)。他把休養生息、加強武備視為立國的兩大根本。明朝開國後,他任御史中丞,曾參與朝廷多項重大決策。尤為重要的是,他與朱元璋共同改變了唐宋以來的科舉考試方法,專取“四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應試者的文章必須仿宋經籍,代古人語氣來寫,多用排偶文體,這就是後來的“八股文”,又叫作“制義”。這一考試方法沿用到清末。它在鞏固封建制度、禁錮思想文化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明初文壇上,劉基佔有重要地位。他具有比較系統的文學思想。首先,從儒家“詩教”思想出發,強調作品的教化作用,認為應當“美刺風戒,莫不有裨於世教”(《照玄上人詩集序》)。這種教化作用,既可以對下移風易俗,也可以對上諷諭勸諫。他貶斥元代以來的纖麗文風,提倡“師古”,力主恢復漢唐時期的文學傳統,以司馬遷、班固、陳子昂、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等人為楷模。當時,與劉基齊名的文學家宋濂也提倡復古。他們的理論和著述,對於明初文風由纖麗轉向質樸,起了重要作用。

劉基的文學創作,以詩歌最為突出。詩歌之中,又以樂府、古體詩為優。他在詩歌寫作中,貫徹自己的文學思想,寫了相當數量的諷諭詩。這些詩描繪元末明初的社會動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他揭示了農民在地租王稅下所受的嚴重剝削:“農伕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風盡勞瘁。王租未了私債多,況復爾輩頻經過。”(《野田黃雀行)“君不見古人樹桑在牆下,五十衣帛無凍者。今日路傍桑滿畦,茅屋苦寒中夜啼。”(《畦桑詞》)他在一些詩裡還刻畫了農民在連年戰禍下的流離慘狀:“平民避亂入山谷,編篷作屋無環堵。回看故里盡荊榛,野烏爭食聲怒嗔;盜賊官軍齊劫掠,去住無所容其身。”(《雨雪曲》)他抨擊官吏肆虐給百姓造成的禍難:“官吏逞貪婪,樹怨結禍胎。”(《感時述事十首》之七)“況聞太行東,水旱薦為虐。飢氓與暴客,表裡相倚著。賑卹付群吏,所務惟刻削。”(《過東昌有感》)他甚至諷刺朝廷最高統治者在戰火紛飛、“浪動江淮戰血紅”的年代裡,還縱情於聲色享受,“新向湖州召畫工”(《有感》)。與此同時,他在《孤兒行》、《病婦行》、《田家》等一組詩中,表達了對弱者的同情。在《夏夜臺州城中作》、《贈周宗道六十四韻》等詩中,抒發了為民請命的志願。這些詩篇都具有社會意義。當然,在劉基詩歌作品中,更多的是感慨人世滄桑,詠歎懷才不遇,以及一般的寫景抒情篇章;其中還雜有若干歌頌聖王、遯世遊仙之作。與詩相比,他填的詞大多內容空泛,情緒低沉,少有佳作。

劉基詩歌的藝術風格比較多樣,或求雄渾,或求婉約,或求奇崛,或求天然,相容幷包,卓然成家。著名的神話詩《二鬼》長達1200餘字,描寫管理日月的結鄰、鬱儀二鬼,被天帝暫放人間,50年不得相見,後來宇宙變動,二鬼見面後相約為天帝除翳,再造乾坤。天帝大怒,重將二鬼拘囚,“養在銀絲鐵柵內,衣以文采食以麋”。二鬼無可奈何,只好等待天帝息怒,重返天上同遊。詩中二鬼隱喻自己和宋濂,曲折地表現了在朱元璋猜忌壓抑下的苦悶,以及再整朝綱的抱負。詩歌想象奇譎,語言瑰麗,風格雄渾,氣勢恢巨集。而他的另一些詩,又追求淺顯通達,如《懊歌》:“養兒圖養老,無兒生煩惱。臨老不見兒,不如無兒好。”《從軍五更轉》:“一更戍鼓鳴,市上斷人聲。風吹鴻雁過,憶弟復思兄。”饒有民歌風味。

劉基的散文體裁多樣,內容豐富,但以寓言體散文最為出色。他在元末隱居時所寫的《郁離子》,共18章,195 節,多者千言,少者百字,在議論之中常雜以寓言。鬱離二字,意思是文明。劉基在此書中,較全面地發揮了他的哲學、政治、倫理、道德觀念。其目的是向統治集團諷諫,以實現封建制度長治久安。但在諷諫之中,也包含了對統治集團昏聵腐朽、貪婪自私的一些揭露。例如“衛懿公好禽”,“晉靈公好狗”,“靈丘之丈人善養蜂”,“濟陰之賈人渡河”,“屈子謂楚襄王”等節,都寫得很精彩。尤其是“楚有養狙以為生者”一節,寫“狙公”強迫眾猴子到山中採草木果實來供奉自己,後來眾猴子覺悟過來,終於在某一天“伺狙公之寢,破柵毀柙,取其積相攜而入於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這則寓言,揭示了統治者壓榨剝削百姓必遭反抗的道理,很生動,也很深刻。除《郁離子》外,劉基還寫了若干思想性較強的散文。著名的《賣柑者言》,描寫杭州有小販賣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作者買後詰問時,小販答道:“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於是“予默然無以應”。它的諷刺鋒芒,實際上是針對整個統治階級的,是明代寓言體散文不可多得的佳作。

由於劉基以師古為宗旨,他的散文風格古樸渾厚。《郁離子》模仿秦漢子書,語言典奧,義蘊深遠。他善於馳騁想象,將古代史實傳說大膽改制,推陳出新。一般的說理散文,論點鮮明,文筆犀利,而且往往夾敘夾議,注意文字的形象性。他的寫景散文數量不多,以隱居會稽時所作的《遊雲門記》、《出越城至平水記》、《活水源記》、《白雲山舍記》等篇為佳。寫景時講求意境,手法細膩,如《松風閣記》描寫風中之鬆:“有聲如吹壎箎,如過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鐵馬馳驟,劍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蟲鳴切切,乍大乍小,若遠若近,莫可名狀。聽之者,耳為之聰。”頗有唐宋散文名家的風致。

劉基的詩文佳品,多作於元末他前半生幾次棄官隱居時期。明初出仕之後,詩文多酬酢之作,內容蕪雜,思想空泛。死前數年歸裡閒居,所作多為無病呻吟,有價值的很少。

劉基的著作較多。先曾由其子劉仲璟、孫劉等分別編為《郁離子》 5卷、《覆瓿集》並拾遺20卷、《寫情集》4卷、《犁眉公集》 5卷、《春秋明經》4卷,於明初梓行於世。成化六年,戴暨等人匯刻為《誠意伯文集》20卷。嘉靖三十五年,樊獻科根據文章體裁,更定編次為《重編誠意伯文集》18卷。今通行本為四部叢刊本《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20卷,系據烏程許氏藏明刊本影印而成。內收《郁離子》18章、文 220篇、詩1184首、詞233首、《春秋明經》42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