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1907~1984)

[拼音]:Qu Dajun

明末清初詩人。初名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屬廣東)人。16歲時補南海縣生員。次年(1646)清軍陷廣州,又次年,18歲的屈大均參加其師陳邦彥以及陳子壯、張家玉等的反清鬥爭,同年失敗。後至肇慶,向南明永曆帝呈《中興六大典書》,不久因父病危急歸。清順治七年(1650),清兵再圍廣州,屈大均為避禍,於番禺縣雷峰海雲寺削髮為僧,法名今種,字一靈,又字騷餘。名其所居為“死庵”,以示誓不為清廷所用之意。順治十三年(1656),開始北遊,入會稽至南京謁明孝陵,又到北京,尋崇禎帝死所哭拜。又東出山海關,周覽遼東、遼西形勝,留意山川險阻,志圖恢復。他憑弔袁崇煥督師故壘,賦《出塞》及《塞上曲》。返回關內後,流連於齊魯吳越間,在會稽與魏畊共謀密策。順治十六年,由魏畊祕密寫信導引鄭成功與張煌言舉兵攻入長江,克江南四府三州二十四縣。後事敗,魏畊被鍘。清廷知屈大均參與其謀,指名搜捕,於是避居桐廬。後又參加吳三桂反清部隊,監軍桂林,不久又察知吳有野心而無謀,事必無成,就辭去。康熙二十二年(1683),鄭成功的孫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攜家歸番禺,終不復出。

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能,而以詩的成就最高。

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聯絡志士,冀求恢復,“六十六年之中……險阻艱難,備嘗其苦”(《生壙自志》)。所以發而為詩,主要就是寫這種經歷和情懷。如:“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壬戌清明作》);“萬里悲風隨出塞,三年明月照思鄉”(《紫荊關道中送客》);“今天降喪亂,日月顛其行。……山鬼紛媚人,前驅從兩狼。忠誠夙所主,九死吾何傷”(《詠懷》之十二);“聖賢恥獨善,所貴匡時艱。太阿苟不割,蛟龍將波瀾。篋中有《陰符》,吾生焉得閒”(《別王二丈予安》)等,都慷慨激越,飽含著壯志未申的不盡情意。又如《過大梁作》、《塞上曲》、《寒上感懷》、《望雲州》、《舊京感懷》、《早發大同作》、《魯連臺》、《詠懷》等,無不是他愛國憂國激情的表露。屈大均在另一些詩如《揚州感舊》、《白門秋望》、《猛虎行》、《大同感嘆》、《民謠》、《菜人哀》、《高州大水作》、《雷女織葛歌》等篇中,對南明政權的腐敗表示痛心和氣憤,對清朝的苛政也進行了批判;對廣大人民所受禍難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

屈大均詩的藝術特點是氣魄雄放,筆力遒勁,富於瑰奇的想象,為“嶺南三家”之冠。王瑛《嶺南三大家詩序》評為:“如萬壑奔濤,一瀉千里,放而不息,流而不竭。其中多蛟龍神怪,非若平湖淺水,止有魚鱉。”其文沉浸秦漢,簡潔高古,品格不凡。詞作不多,然如〔紫萸香慢〕《送雁》、〔長亭怨〕《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等,亦不愧為“聲情激越,噴薄而出”,“縱橫排奡”(葉恭綽《廣篋中詞》)之作。

屈大均的著作,乾隆時曾遭禁燬,後人輯存的,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此外尚有《道援堂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