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學派人口理論

[拼音]:Tiantan

[英文]:Temple of Heaven

中國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位於北京崇文區正陽門外,永定門大街東側。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期於此合祀天地,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因立四郊分祀之制,增建圜丘壇、皇穹宇,改稱天壇。清乾隆年間曾大加擴建、改建,成為現在天壇的面貌。壇內的主體建築除祈年門和皇乾殿是明代遺物外,大部分在清乾隆、光緒時都曾重修改建。每年冬至日、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皇帝在此舉行祭天、祈谷 (祈禱豐年) 和祈雨儀式。天壇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天壇公園。

建築佈局及其設計思想

天壇由圜丘、祈谷兩壇組成,總面積約 273萬平方米。它的建築設計有著嚴格的思想要求:圜丘壇、祈年殿、皇穹宇的平面都作圓形,內外壇牆北半部和兩壇之間的隔牆都作弧形,附會了古代“天圓”的宇宙觀;圜丘壇面的石塊與欄板數目,也附會天為“陽”的陽數(奇數)或其倍數,並符合周天360°的天象數字。祈年殿內外 3層柱子的數目,也與農業有關的四季、十二月、二十四節令等天時相聯絡。各主要建築用藍琉璃瓦頂以象徵青天。通過這一系列的處理手法,在建築藝術上表現“天”的神聖、崇高,把“天”具體化,達到了祭祀建築的特定要求和最佳效果。天壇的規劃,擺脫了歷來以中軸線對稱的佈局設計方式:內壇建於外壇南北正中軸線以東,而祈谷、圜丘兩壇的中心聯線又在內壇南北軸線以東,使得兩壇的中心聯線和外壇西牆的距離能夠延長近 200米,使人感到視野開闊、深遠。接連南北兩壇的是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磚石甬道,稱為“神道”,也叫丹陛橋或海墁大道,它表示上到天庭需經遙遠和漫長的路程。

壇牆和壇門

天壇的兩重壇牆南方北圓,象徵著“天圓地方”。外壇牆周長6553米,南北牆距1657米,東西牆距1703米;外壇牆東南北三面原無門,只西牆闢門兩座:北側的名“祈谷壇門”,是明代原有的;南側的名“圜丘壇門”,是清乾隆時新開的。內壇牆周長4152米,南北牆距1283米,東西牆距1025米。內壇中間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與內壇東西牆相連線,將圜丘、祈谷兩壇隔開,形成兩個封閉空間。中間有門相通。圜丘壇東南西三面內壇牆上各闢一門。祈谷壇東西北三面也各有一門。

圜丘壇及其附屬建築祈

圜丘壇在天壇南半部,是祭天時設祭場的地方,故又有祭臺、祭天台或拜天台之稱。共3層。每層四面出陛各9級,上層臺面中央是一塊圓形的中心石,外鋪扇面形石塊9圈,最內一圈9塊,每向外一圈遞增9塊,中下層亦皆如此。3層壇面四周的欄板數和臺階的級數,也都用9和9的倍數。圜丘壇外圍有牆兩重,內圓形,外方形,均為藍琉璃筒瓦通脊牆頂,牆身塗朱,四方各有四柱三門白石櫺星門1座。

皇穹宇在圜丘壇以北,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的殿宇,單簷藍琉璃筒瓦圓攢尖鎏金寶頂,漢白玉石臺基,周圍有石護欄。殿高19.2米,直徑15.6米,殿內天花為貼金龍鳳紋。8根金柱上是貼金纏枝蓮。殿內設皇天上帝牌位神龕及配位神牌。東西配殿各五間,和主殿共用一座圓形牆壁圍起。圍牆建造規整,壁面平滑,因而能很好地沿著內弧傳遞聲波,故有“迴音壁”之稱。

祈谷壇及其附屬建築

祈谷壇在天壇北半部,是天壇中最早的建築物。壇圓形,3層。每層各出八陛,南北兩面正中均有浮雕丹陛。3層壇面周圍均有石護欄。祈谷壇上層壇面正中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1889年9月18日)焚於雷火,二十二年(1896) 重建完工。殿高38米,直徑 32.72米,藍琉璃筒瓦三重簷圓攢尖鎏金寶頂。上層簷下懸掛飛龍華帶匾,正書鎦金大字“祈年殿”。殿內有28根楠木大柱環轉排列,當中 4根“龍井柱”高達19.2米,直徑 1.2米。大殿全部用龍鳳和璽彩畫、菱花格槅扇門窗。殿內設雕龍寶座,是行祭祀時安放神牌的地方。

祈年門在祈年殿的南邊,是祈谷壇的大門,藍琉璃筒瓦單簷廡殿頂,面闊五間。皇乾殿在祈年殿之北,是祈谷壇奉祀神位的供奉所,單簷廡殿頂,乾隆時將黃瓦頂換成藍琉璃筒瓦。祈谷壇東磚門外有長廊,朱柱綠瓦,連簷通脊,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故祈谷壇的神庫、神廚、宰牲亭都建在長廊旁邊。天壇內還有齋宮、神樂署等建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國家曾多次撥款維修天壇的古建築。1971年開始對天壇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先後翻修了祈年殿和皇穹宇以及圜丘壇內外牆。1979~1982年,又全面維修了齋宮(包括石橋石欄的修復歸安),翻修了七十二間長廊、宰牲亭等多處建築物。

參考文章

天壇座天文天體天壇(TempleHeaven)中國地理天壇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天壇的概況建築與名勝帶“天壇”的詩句大全(32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