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勇

[拼音]:chao′e lirun

[英文]:extra profit

商品的個別價值(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價值(社會生產價格)所形成的利潤,即超過平均利潤的那部分利潤,是超額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亦稱額外利潤。

超額利潤是一個生產部門與非生產部門內部不同企業生產條件的差別造成的,主要是技術條件和管理水平的差別所造成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超過社會平均水平的企業,商品生產中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的個別價值(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價值(社會生產價格)。但是,它們的商品都是按照統一的市場價格出售的,因而可以得到超額利潤。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少數壟斷企業可以通過規定壟斷價格,經常攫取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超額利潤;然而這並不是社會價值(社會生產價格)同個別價值(個別生產價格)的差額,而是壟斷價格同個別生產價格的差額。這種超額利潤按其本質來說是一種高額的壟斷利潤。

超額利潤的來源是僱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但是,在具體說明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技術先進企業的資本家所獲得的超額利潤,不僅來自本企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而且攫取了本部門落後企業的工人所生產的一部分剩餘價值。那些落後企業所生產的個別價值高於社會價值的商品,其中包含的一部分剩餘價值不能實現。這一部分剩餘價值,就落入其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先進企業的資本家腰包中,或成為其超額利潤的一個來源。另一種意見認為,構成超額利潤的超額剩餘價值,完全是由先進企業中工人的剩餘勞動所創造的。利用先進技術的工人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他們的勞動是一種強化勞動,能創造更多價值,從而提供更多的剩餘價值。

在剩餘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資本家千方百計地使其商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以獲得超額利潤。K.馬克思說:“事實上,一個資本家或一定生產部門的資本,在對他直接僱用的工人的剝削上特別關心的只是:或者通過例外的過度勞動,或者通過把工資降低到平均工資以下的辦法,或者通過所使用的勞動的額外生產率,可以獲得一種額外利潤,即超出平均利潤的利潤”(《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20頁)。

在資本家攫取超額利潤的各種方法中,主要是採取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方法。個別資本主義企業採用新技術,使勞動生產率高於本部門的平均水平,從而降低其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當大多數企業都採用新技術,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時,商品的社會生產價格隨之降低,個別企業的超額利潤便會消失。但資本家對超額利潤的追逐,又會促使他們進一步採用更新的生產技術,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本家對超額利潤的追逐,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另一方面,資本家為了保持超額利潤,又要竭力採取技術保密,防止同行業的其他企業也採取新技術,這就不能不阻礙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和運用,束縛了勞動生產率的普遍提高和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從這裡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又起著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消極作用,表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侷限性和歷史暫時性。

工業部門以外的某種生產部門,象農場和礦山等資本主義企業同樣存在著超額利潤。這些生產部門形成超額利潤的經濟條件,除了與工業生產部門相同的以外,還有特殊的原因。例如,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形成的超額利潤,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土地不同肥沃程度、土地距離市場的遠近,以及追加投資的不同生產率等原因造成的。這是由於在農業中存在著土地的有限性而形成的土地經營權的壟斷和土地私有權的壟斷。這些經濟條件所形成的超額利潤,不歸農業資本家所有。它轉化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落入土地所有者的腰包。這種情況在採掘業中也同樣存在。

農業和採掘業部門的超額利潤,既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以及土地私有權壟斷這樣特殊的經濟條件產生的,它們就不是象工業部門的超額利潤那樣轉瞬即逝,而是相對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