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行

[拼音]:timing yueqi

[英文]:idiophone

現代樂器分類法中的一大類樂器。這類樂器以一定形狀的發聲物質為聲源體,在自由狀態下(不予變形或附加張力等)受激發聲,無其他媒介振動體。

概述

體鳴樂器主要包括打擊樂器類中除鼓外的其他樂器;還包括傳統分類法未能列入的一些樂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還包括一些常用作樂器的生產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盞(中國古代)、樂杵(中國臺灣省)、樂杯(歐美)和賈爾達倫格樂碗(印度)等。還包括仿聲器或效果器,如樂砧、橇鈴和蹄聲殼等。

本類樂器聲源體的物質種類較多,若按中國約自周代沿用至清末的八音分類(此法不僅限於按聲源體的材料劃分),除絲外其他金、石、土、革、木、匏、竹均有,還有動物骨、角、玻璃和塑料等。聲源體的形狀有板、棒、管、鍾、碗、罐、舌簧、鋸齒狀表面等多種。發聲因材質和形狀不同而各具特色。

體鳴樂器多數無固定音高,發音不和諧,在樂隊中主要用於增強節奏和效果,常稱為節奏樂器、噪聲器或響器等。有些體鳴樂器有固定音高或按音階定律,被稱為樂音樂器或旋律樂器,如編鐘、雲鑼、木琴、鐘琴和鋼鼓等。

體鳴樂器種類多,用途廣,除用於音樂和各種文藝領域,還普遍用於宗教、戰爭、生活和各種訊號。在多數樂隊中,體鳴樂器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有些樂隊中,體鳴樂器還是主要樂器。如中國的十番鑼鼓、陝西鼓樂等,印尼的佳美蘭樂隊、加勒比地區的鋼鼓樂隊、歐美的節奏樂隊和有些爵士樂隊等。不僅木琴等旋律樂器常用於獨奏,有些無固定音高的樂器,如拍板和響板等,也用於獨奏,皆有獨特的表現效能。

分類

對本類樂器的再分類,一般按不同的激發方式分為以下8類:

(1)碰奏體鳴樂器,成對或兩個以上聲源體互碰發聲,如鐃、拍板等。

(2)擊奏體鳴樂器,聲源體受擊發聲,如鍾、磬、鑼、木琴等。

(3)搖奏體鳴樂器,借搖動發聲,常統稱為搖響器,如沙槌、橇鈴、譁啷棒、安格隆(印尼)等。

(4)刮奏體鳴樂器,借在聲源體的鋸齒狀表面搔刮發聲,如敔(中國古代)、嘎聲筒(南美)等;或借齒輪旋轉撥動舌簧狀板片發聲,如齒輪嘎聲器,這類樂器也常稱為刮響器、蛙鳴筒或嘎聲器。

(5)撥奏體鳴樂器,舌簧狀聲源體,借撥動其自由端發聲,如口簧、散扎、八音盒等。

(6)擦奏體鳴樂器,借摩擦聲源體發聲,如樂鋸、樂杯、玻璃琴、釘琴等。

(7)搗奏體鳴樂器,指一些借在地面或其他硬物表面震搗發聲的樂器,雅(中國古代)、樂杵、竹搗筒(臺灣省)和踢踏舞鞋等。

(8)跺奏體鳴樂器,指一些借跺足發聲的板體,如索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島等地島民舞蹈時跺足擊節用的板。

上述7、8兩類,其器為數無幾,亦不普遍,且常區分不清,故有些著作將兩者合併為一,稱搗奏體鳴樂器;也有些著作不設此兩類,一概歸入擊奏體鳴樂器類。此外尚有幾種借氣流激發的體鳴樂器未列入,如鼓璫(中國、日本)、風鳴鋼琴等。

原理

體鳴樂器聲源體的振動方式,主要為板振動和棒振動。板振動如磬和梨花片等,鍾、鈸和鑼等是按一定形狀隆起的板;棒振動如梆子和木琴等,三角鐵和音叉等則是彎曲的棒。板振動和棒振動各有不同特性。板是兩維的平面,比一維的棒,其振動要複雜得多;尤其是鍾、鑼、鈸等隆起的板,已非兩維的平面,其波節線圖案更為複雜和變化繁多。但是板振動和棒振動仍有某些重要的共同特性,如兩者都是以勁度作用為主,因此它們的高次泛音的頻率較低次泛音的頻率增加得多,這就使基頻較泛音的頻率低得多。板和棒均為頻散媒質,不同頻率的波的波速不同。板的固有頻率的分佈較散,泛音是不諧和的;棒的基頻和泛音之間沒有整數倍關係,所以也是不諧和的。尤其板和棒受重擊時,在開始瞬間的發聲中有若干振幅較大的泛音,以致聽來更為尖銳噪雜。這在板振動中更為明顯,如鑼、鈸等。但是板和棒的高頻泛音衰減迅速,所以很快就變為幾乎全是基頻的音了。這在棒振動中尤為明顯,如木琴和音叉等。

板和棒振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材料的內阻尼的影響。例如鍾、鑼、鈸等的各個泛音有不同的衰減率,這和材料成分、製作工藝及熱處理等均有關係。聲源體的不同形狀和尺寸、不同受擊部位和用不同硬軟的棒槌敲擊,均對音色和音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裡聲源體的不同截面形狀,對振動方式和音色起決定作用。像鍾、鑼、鈸等樂器的截面厚度,通常是不同的;因為厚度均勻的板的泛音是不諧和的,要使這類樂器的泛音諧和或較為諧和,使其能和其他樂器協調,就必須使樂器的截面具有不同的厚度。

起源

體鳴樂器起源久遠。人類原始時期最早擁有的樂器,多屬此類,有關出土文物和圖文記載,都晚於其實際存在的時間。

碰奏體鳴樂器是人類較早擁有的樂器。手持成對的石塊、獸骨、木棒等互碰發聲,是擊掌的延伸,這在現代的有些原始部落中仍常見到。據蘇聯在1980年前後的考古發現,在舊石器時代後期克羅馬努人(屬於現代歐洲人種)遺址,有2萬多年前用猛獁長牙做的拍板和其他擊奏用過的骨器。蘇美爾人和古埃及人在約公元前3000年前,已有製作精緻的、形狀和尺寸與人的手掌至小臂一段相似的象牙和骨質拍板。中國的拍板據記載始見於唐,並已產生像黃幡綽等演奏名手,故又稱“綽板”。綁子以一長一短兩根圓木棒組成,隨北方梆子腔出現於17世紀。響棒是一對長短相同的圓棒,用法和梆子相同,是拉丁美洲重要的伴舞樂器,有時也用於管絃樂和爵士樂。

鈸和響板等凹窩狀碰奏樂器的出現也很早。公元前2000年前後,古埃及即有呈凹窩形的象牙響板。最早,亞述有漏斗形的鈸;公元前8世紀亞述和埃及的鈸均和現在的形狀相似,約於350年前後傳入中國。宋代出現鐃,隆起部分比鈸小而發聲響亮,中國鈸和土耳其鑔很久以來聞名於世。

鍾發源於世界許多地區,普遍用於牧畜和各種訊號。用於音樂的,主要有中國古代宮廷雅樂的編鐘和歐洲鐘樂的排鍾。磬是世界上不多的用天然石板做的擊奏樂器,出現於中國遠古,夏商時期已有不同音高的大小特磬和編磬多種。越南在新石器時期有石制樂器。後來,越南的和19世紀末英國的石板琴,形制都似木琴。

方響是用定音鐵板製成的擊奏樂器,據記載始見於中國北周(557~581),常用於隋唐燕樂和後來的宮廷雅樂。鐵板琴形狀像木琴,在東南亞和朝鮮、日本均能見到,尤以印尼的爪哇和巴釐等地最為發達。薩龍鐵琴是印尼佳美蘭樂隊的重要樂器,出現於8世紀以前;有共鳴管的根德爾鐵琴始見於12世紀。鐵板琴於17世紀後半葉從印尼傳往北歐,當即被鐘樂演奏者採用。此後荷蘭、比利時等國以鋼取代鐵作琴,發音更像鐘聲,稱鐘琴。後來,各種用鋼鐵和鋁合金等作音條的鋁板琴、顫音琴和鋼片琴等相繼誕生。

木琴最早興起於印尼、柬埔寨、泰國、馬來亞和緬甸等國。公元前7~8世紀印尼的雕塑上,有雙手各持雙槌擊奏木琴的人物形象。木琴在非洲很發達。據歐美樂器史書記載,非洲木琴是從印尼傳去的,在形制、定律、擊奏技巧和演奏方式等方面,均與東南亞相似。美洲的馬林巴木琴,起源於隨殖民者販賣黑奴傳入南美的非洲木琴。歐洲木琴的祖先,是約於15世紀從印尼傳去的木琴。中國清朝傳入緬甸宮廷用的巴打拉木琴;現在管絃樂用的木琴是近百年從歐美傳來的。

鑼起源於西亞,約於6世紀前期(後魏)經中國西北少數民族傳入中原,當時稱“沙鑼”。雲鑼出現於元朝。定音的編鑼在印尼、緬甸、越南和泰國都很流行。鑼約於15世紀前後出現於歐洲,歐語稱鑼為gong,來自印尼語,直至18世紀末,鑼始用於交響樂。中國出土最早的銅鼓是商代後期的產物,形似雙面的堂鼓。後來出土的上千件銅鼓多數形似單面的座墩鼓,歐美樂器學者把這種銅鼓看作高邊的鑼,稱為kettle gong(意為鍋鑼)。鋼鼓是中美洲加勒比地區於1940年前後新興的擊奏樂器,用舊汽油桶製成,從低音至高音有6~7種聲部,能組成鋼鼓樂隊演奏。鋼鼓於20世紀70年代末傳入中國。

搖奏體鳴樂器出現很早。西斯特魯姆(一譯叉鈴)在公元前3000年出現於蘇美爾;古埃及和古羅馬均有這種樂器。中國的搖奏樂器一般是在一根棒上系若干金屬環、小鈴鐺或小鈸片,如譁啷棒和薩巴依(新疆)。沙槌類腔體內裝硬顆粒搖響的樂器,在非洲和美洲很普遍。

刮奏體鳴樂器起源久遠。美洲曾發現石器時代用骨棒做的嘎聲器;至今用長形葫蘆殼和木筒做的嘎聲筒在拉丁美洲仍廣泛應用。中國的敔,在周代前即有,雕刻成一空腔的虎伏於臺墩上,虎脊有齒條,以棒搔刮發出一連串的嘎嘎聲。歐美樂隊有時就用洗衣搓板充作嘎聲器。用齒輪旋轉連續刮撥彈性片的齒輪嘎聲器,15~16世紀出現於歐洲,至今在歐洲許多地區仍常見。

撥奏體鳴樂器中口簧的歷史悠久,分佈普遍,在歐洲、亞洲和大洋洲許多地區民間都能見到。中國蒙古、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和臺灣省等地都有這種樂器。12世紀的古籍中對口簧即有記載。散扎是非洲頗流行的撥簧樂器,是在一個小方盒體表面裝一排不同長短的篾片構成,用雙手姆指撥奏。八音盒18世紀誕生於歐洲,是以鐘錶機械傳動的機械樂器,能自動奏出特定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