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風

[拼音]:Aodili Xuepai

[英文]:╂stereichische Schule

近代資產階級經濟學邊際效用學派中最主要的一個學派。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因其創始人C.門格爾和繼承者F.von維塞爾、E.von柏姆-巴維克都是奧地利人,都是維也納大學教授,都用對邊際效用的個人消費心理來建立其理論體系,所以也被稱為維也納學派或心理學派。

產生背景

19世紀70年代以後,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隊伍中迅速傳播,而為資本家辯護的種種經濟學說,諸如成本論、效用論、節慾論等等都紛紛破產。奧地利學派以主觀唯心精神來“改造”傳統經濟學以便對付馬克思主義的意圖,受到了資產階級的熱烈歡迎。

主要代表作

有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1871),維塞爾的《自然價值》(1889),柏姆-巴維克《資本與資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資本利息理論的歷史和批判》(1884)、第二卷《資本實證論》(1889)。此外,柏姆-巴維克的《馬克思體系的終結》(1896)也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方法論

奧地利學派反對德國曆史學派否定抽象演繹的方法以及否定理論經濟學和一般規律的錯誤態度,也反對英國古典學派及其庸俗追隨者的價值論和分配論,特別是反對D.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它認為社會是個人的集合,個人的經濟活動是國民經濟的縮影。通過對個人經濟活動的演繹、推理就足以說明錯綜複雜的現實經濟現象。它把社會現實關係中的“經濟人”,抽象還原為追求消費慾望之滿足的孤立個人;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物件從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改變為研究人與物的關係,研究消費者對消費品的主觀評價,把政治經濟學變成主觀主義的個人消費心理學。

主觀價值論和分配論

奧地利學派的理論核心是主觀價值論,即邊際效用價值論。與J.-B.薩伊等人的“效用價值論”不同,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一物要有價值除有效用之外還必須“稀少”,即數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為物主快樂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條件。例如一杯水對井邊的人而言,倒掉也毫不在乎,這時,這杯水只有效用而無價值;但對沙漠旅行者而言,水壺中剩下的最後一杯水,有了它如獲甘泉玉露,沒有它則不勝口渴的痛苦,於是這杯水就產生了價值。它承認這是主觀價值,並認為經濟學上講價值就應該只指這種主觀價值。市場價格無非是根據這種主觀價值所作的估價而形成的。

奧地利學派有各不相同的分配理論,門格爾認為勞動、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是它們各自提供的效用的報酬;維塞爾則把它們當作補全財貨價值中各個組成要素的價值“歸屬”問題;柏姆-巴維克則以現在財貨的邊際效用估價高於未來財貨的“時差利息論”解釋之。

奧地利學派的邊際效用價值論和分配論,是同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針鋒相對的。它的主要論點是:

(1)價值是主觀的,是物對人的慾望滿足的重要性。

(2)價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價值量的大小也只取決於邊際效用的大小,與社會必要勞動無關。

(3)價值產生於消費領域,不是生產資料將其價值轉移予其產品,相反是產品價值賦予其生產資料以價值。

(4)資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報酬,或是產生於現在財貨與將來財貨的不同估價,與剝削勞動毫不相干。總之,全部抹煞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決定性作用。

新奧地利學派

20世紀30年代以來,以 L.von米塞斯 (1881~1973)和F.von哈耶克為代表的一些奧地利經濟學家繼承了奧地利學派的傳統理論並作了一些補充。他們反對馬克思主義,也反對主張國家調節經濟的凱恩斯主義,竭力鼓吹自由主義,崇拜市場自發勢力而誹謗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通常稱之為新奧地利學派。

參考書目

H.O.Eaton, The Austrian Philosophy of Values,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Norman,1930.

E. Kauder, The History of Marɡinal Utility Theo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