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學

[拼音]:Liu Yongfu

晚清名將。本名義,字淵亭。生於廣東欽州(今屬廣西)。家貧,曾為傭工。1857年(咸豐七年)後,先後參加鄭三、吳亞忠領導的反清義軍,以七星黑旗為軍旗,故稱“黑旗軍”。1865年(同治四年),進入越南。1870年,率軍進駐保勝。1873年,法軍侵犯河內等地時,應越南政府之邀,率黑旗軍與越軍聯合作戰,在河內西部大敗法軍,斃其頭目安鄴,收復河內,軍威大振。次年,被越南政府授予三宣副提督。1883年5月19日(光緒九年四月十三日),率軍又在河內城西紙橋大敗法軍,斃其司令李維業,晉升三宣提督。1884年8月,清廷對法宣戰,授劉永福記名提督,令與吏部主事唐景崧共同抗法。劉永福派兵圍困西路法軍在越南的戰略要地宣光城,並於1885年3月取得臨洮大捷,收復大片失地。正當乘勝進攻宣光之際,清廷卻下令停戰,遂忍痛罷兵回國, 所部被裁至一千人。次年, 任廣東南澳鎮總兵。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調臺灣幫辦軍務,率黑旗軍渡臺。戰後,清廷割讓臺灣。1895年6月,日軍進攻臺北,署理巡撫唐景鬆逃回大陸,臺灣人民紛紛組織義軍奮起反抗,劉永福留臺領導抗戰,親駐臺南,統籌全域性。與臺灣抗日義軍合作,在新竹、苗栗、彰化、嘉義等地,給日寇以沉重打擊。相持近五個月,拒絕侵臺日軍司令樺山資紀的勸降。後因清廷斷絕援臺,乃於臺南即將陷落時返回大陸,所部在臺灣大部分血戰犧牲。1902年署廣東碣石鎮總兵,後回籍養病。1911年11月(宣統三年九月),廣東宣佈獨立後,應胡漢民之請為廣東民團總長,旋辭職回籍。1915年,對日本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極為憤慨,請纓殺敵,未果。1917年,病逝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