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壁之戰

[拼音]:Shilipo zhi Zhan

中國清同治五年(1866),西捻軍在西安東郊的十里坡伏擊湘軍劉蓉部的一次著名作戰。

五年九月,捻軍在河南中牟分東、西兩軍,樑王張宗禹率西捻軍入陝,計劃聯合陝甘回民起義軍,開闢新的抗清基地。十月初,西捻軍由河南閿鄉(今靈寶西北)繞過潼關,進入陝西華陰。這時正在隴州(今隴縣)、邠州(今彬縣)一帶鎮壓回民起義軍的湘軍1.4萬餘人,在署理陝西巡撫劉蓉率領下回兵東進,阻擊捻軍。十九日,捻軍在華陰西的敷水鎮擊敗湘軍先頭部隊,隨即乘勝西進,直指西安,迫使各路湘軍回救。為調動和疲憊敵人,捻軍抵達西安東郊的灞橋鎮以後,即折向東南,連佔藍田的洩湖等地。湘軍果然跟蹤撲來。捻軍又東南趨商州(今商縣)、雒南(今洛南),旋又北上,折入渭南西進。十二月十六,前鋒逼近西安附近的韓生冢,鉗制城內的清軍;主力二三萬人埋伏於西安以東的十里坡附近村堡,另派一部東出灞橋誘敵。劉蓉以捻軍再次兵臨西安,便不顧士卒疲勞,驅軍猛追,十八日進抵灞橋。捻軍與敵稍一接戰,即向十里坡後撤,湘軍跟踵急進,提督楊得勝首先率部搶上十里坡,總兵蕭德揚等督隊繼至。當敵大隊進入伏擊地域,捻軍誘敵部隊即回馬反擊,伏軍步隊從兩旁村堡殺出,馬隊從兩翼包抄,將敵團團圍住,湘軍陣勢大亂。時風雪交加,湘軍士卒疲憊凍餒,士氣低落,火藥又被雨雪沾溼,不能點放。捻軍趁勢勇猛衝殺,白刃格鬥。半日之內,殺敵提督、總兵 5人,斃傷兵勇3000餘人。西捻軍取得了一次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