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約的準據法

[拼音]:Beijing(Ming-Qing)

[英文]:Beijing of Ming and Qing

中國明、清兩朝的都城。今北京市的前身。明清北京在建築藝術上鮮明地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宗法禮制思想,規模巨集大,形式完美,是與唐長安、元大都齊名的中國古代三大都城之一。

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改造而建成的。這一方面是元大都的規劃成功地渲染了皇權的尊嚴,同樣地符合明清皇朝的要求,同時在明軍攻入大都和清軍攻入北京這兩次戰爭中,原有城市沒有大的破壞,也為繼續使用提供了可能。

改造工程在明朝建國(1368)以後不久即已開始,但當時僅修復城垣並將元大都北部五里較荒涼地區劃出城外。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取得帝位後,就將北京作為都城來建設,永樂十五年工程加緊進行,至永樂十八年基本建成,成祖遷都北京。嘉靖三十二年(1553)為適應人口增加及加強防衛,在城南加建外城,原城即稱內城,內城中還有皇城及宮城。

內城東西牆沿元大都之舊,北牆南移2500米,南牆南移近1000米,城東西長6650米,南北長5350米,南牆開3座門,其餘每面開2座門,均有甕城,上建城樓和箭樓,南部兩角有曲尺形角樓,這些建築都高大雄壯,峙立在城市周圍。皇城在內城中偏西南,東西長2500米、南北長2750米。皇城中沿全城中軸線建宮城,又名紫禁城,東西長760米,南北長960米,位置比元大都宮城南移約500米。宮城每面各開1座門,有門樓,四角各有結構精巧的角樓。外城東西長7950米、南北長3100米,南面開3座門、東西各1座門,在東北、西北兩角還有兩座便門,各門都有城樓和甕城上的箭樓,四角建有方形角樓。除皇城只有圍牆外,宮城、內城和外城都建造磚包土心的高大城牆,牆外有護城河。

北京城的中軸線長達7500米,僅略次於唐長安,但處理遠較後者豐富。全軸線可分為三大段,第1大段自外城正門永定門向北通過內城正門正陽門至皇城前丁字形宮前廣場的入口大明門(清稱大清門)止,長3000餘米,最長,節奏也最和緩,是高潮前的鋪墊;第2大段自大明門起向北通過皇城正門承天門(清稱天安門)、其後的端門和宮城正門午門,穿過整個宮城到達宮城後的景山(即煤山),長約2500米,以重重宮院門殿,組成起伏跌宕大小開合不同的許多體量和空間的系列,氣氛極為濃郁,是高潮所在。景山由人工堆成,高約50米,位居內城的幾何中心,是宮城的背景和結束及全城的制高點,同時又是城市中軸線第 3大段的開始。由景山至鐘樓是三大段中最短的一段,長約2000米,是高潮後的收束,以相距甚近的兩座高大建築鼓樓和鐘樓構成有力的結束。最後,又以內城北牆的德勝、安定兩座城樓為陪襯,將氣勢左右分散到遠方,似乎是全軸線的回味或餘音。沿軸線佈置的建築、街道、廣場和院落在形象高低、大小、方向、性格以及氣勢的開合、氛圍的張弛、節奏的疾徐上都有豐富的變化。在區域性與整體之間、區域性與區域性之間有密切的聯絡,運用多種手法,抑揚頓挫,起承轉合,互相烘托,首尾相應,構成了一個高度有機的統一整體,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是古代城市建築藝術的典範。

宮前廣場的構圖就極富特色。由於內城南牆南移近1000米,宮城南牆南移僅500米,所以自午門至正陽門之間的距離比元大都拉長了近500米,達到約1500米,使宮前廣場處理得更加從容,氣勢也更為磅礴。大明門至承天門的廣場為丁字形,直接承繼元代並遠紹宋金的傳統。南北向廣場兩側是長段低平的千步廊,大明門也不甚大,有意識地壓低氣勢,使之符合於作為前導的身份,窄而極長的空間有強烈的指向性。承天門前廣場忽然開闊,巍峨的城樓構成了第 1個高潮。端門廣場方形,四面高牆,是前一個高潮的收束並向後一個高潮過渡。午門廣場寬同端門但頗為縱長,凹字形平面的午門建築群巍然矗立,透露出強烈的威嚴和壓抑,標示著皇權的尊嚴。宋金的宮前廣場只有一座,為丁字形,置於宮城正門之前;元代是串連兩座,將丁字形廣場放到皇城正門以外;明代在宮城正門和皇城正門之間又加了一座端門,使廣場為串連3座。由宋至明,繼承和發展脈胳十分明顯。明代在大明門和正陽門之間又留出了一段距離,稱為棋盤街,利於市民東西向的交通,也是較元大都大有改進的地方。

宮城佔居全城最顯要的位置,宮城前至皇城之間左右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6564.html' target='_blank' >賈米盤硨廳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0573.html' target='_blank' >社稷壇,符合中國幾千年來都城規劃“左祖右社”的傳統,同時也比元大都將“祖”、“社”遠置於皇城以外靠近都城東西門的地方更加緊湊。

明初,即在南郊偏東處建天地壇,偏西建山川壇,嘉靖九年改天地壇為天壇,山川壇為先農壇,同時在內城北牆外偏東建地壇,東牆和西牆外偏南分建朝日壇和夕月壇(嘉靖三十二年加築外城時,將天壇和先農壇包入外城內),形成了以皇宮為中心的4個外圍重點。它們和皇宮一起,建築體量都很高大,體制最崇高,使用以黃色為主的琉璃瓦,紅牆紅柱,白石臺座,輝煌壯麗,突出於灰瓦灰牆低矮的民居之上,相互呼應,又全都統一在綠樹叢中,呈現著圖案般的美麗。

北京有較多的水面,組成了綠化遊觀地段,其中大部分包在皇城內,為皇帝專用。如西苑即為沿元大都之舊的北海、中海和明代擴出的南海。皇城以北的什剎海和積水潭周圍多建王府和寺廟。

清代對北京沒有多大改動,只是城市的商業氣氛更濃,原來是禁區的皇城以內也開闢出商業街道,並雜有民宅。另外,自康熙起,在西北郊山地平原湖泊之間大建苑囿,主要的有暢春、圓明(見圓明園)、長春、綺春、靜明、靜宜和清漪(後改頤和園)等園。在城內和近城之地建築了一些喇嘛寺院,有雍和宮,東、西黃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