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敘條約

[拼音]:Yingguo Gongdang

[英文]:Labour Party, Great Britain

現代英國政黨。1900年1月建立於倫敦,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稱工黨。初期是工會組織與費邊社、獨立工黨和社會民主同盟之間的聯盟,只有集體黨員,沒有個人黨員,也沒有明確綱領,宗旨是在議會裡實現獨立的勞工代表權。以後費邊社和獨立工黨的社會改良主義在黨內影響不斷增長。工黨於1918年通過名為《工黨與新社會制度》的綱領和新黨章,將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的社會化列為自己的目標,並開始吸收個人黨員。

工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追隨自由黨。在第一次大戰中支援政府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加入戰時聯合政府。1924年1~10月,1929~1931年J.R.麥克唐納先後兩次組織工黨政府。1931年8月,第2屆工黨政府試圖用削減失業補助金和其他社會事業費來應付嚴重的經濟危機,遭到工人群眾反對,被迫辭職。麥克唐納及其追隨者公開倒向資產階級。工黨發生分裂。1932年獨立工黨退出,工黨不得不改變綱領和更換領導人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年間,工黨同英國共產黨和獨立工黨建立聯合陣線,反對法西斯主義、戰爭威脅和國內反動勢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工黨支援政府進行戰爭,於1940年加入戰時聯合政府。1945~1951年,C.R.艾德禮組成第3屆工黨政府,支援美國的對外政策,反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各國人民的解放運動,但被迫承認印度、緬甸等國獨立。在國內推行“民主社會主義”,用對資產階級提供補償的辦法將英格蘭銀行和一系列企業部門國有化,改革社會保險、衛生保健等項制度。第3屆工黨政府垮臺後,工黨內部發生了長時間的思想鬥爭,以H.蓋茨克爾為代表的右翼要求修改黨章中有關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公有的條文,放棄國有化政策,左翼則主張實行更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經濟政策。H.威爾遜領導的第4屆工黨政府和威爾遜與J.卡拉漢領導的第 5屆工黨政府採納了混合經濟的概念;所奉行的國內政策同保守黨的國內政策的區別已越來越小。第 5屆工黨政府垮臺後,黨內主張國有化的左派與主張混合經濟的溫和派之間的鬥爭尖銳化。1981年3月溫和派退出工黨另組英國社會民主黨,工黨又一次出現分裂。

工黨同工會之間始終保持著特殊關係。經費主要來自工會的捐助,絕大部分黨員是工會會員。目前工黨的領袖為N.金諾克。近年來工黨黨員人數一直處於600~700萬之間,其中個人黨員約60~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