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ao

中國古代一種利用槓桿原理拋擲石彈的戰具。簡寫作砲。又稱為旝、雲旝、飛石、拋石等。歐洲古代稱拋石機。在火炮出現以前,礮一直是古代攻守戰的重要兵器。

宋朝兵書《武經總要》記載:礮以大木為架,結合部用金屬件聯接。礮架上方橫置可以轉動的礮軸。固定在軸上的長杆稱為“梢”,起槓桿作用。用一根木杆作梢的稱為單梢,用多根木杆縛在一起作梢的稱為多梢,梢數越多,拋射的石彈越重、越遠。礮梢的一端系皮窩,容納石彈;另一端系礮索,索長數丈。小型礮有索數條,大型礮多達百條以上(圖 1)。每條礮索由1~2人拉拽。拋擲石彈時,由1人瞄準定放,拽礮人同時猛拽礮索,將另一端甩起,皮窩中的石彈靠慣性丟擲,射程可達數百步。火藥用於軍事後,也常用礮拋擲火毬、毒藥彈及爆炸彈等。《武經總要》記載了十幾種形式的礮,多數礮是將礮架置於地上或插埋於地下,固定施放。有一些在礮架下安四輪,便於機動,稱為車礮(圖2)。也有的礮,其礮柱可以左右旋轉,向各個方向拋擲石彈,稱為旋風礮(圖3)。

“礮”字最早見於《文選》所收西晉潘安仁的《閒居賦》。文中描述礮石發射情景為“礮石雷駭”。唐代李善注:“礮石,今之拋石也。”

中國至遲在春秋時期已使用礮。春秋末期《范蠡兵法》(已佚)中曾記:“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百步。”(轉引自《漢書·甘延壽傳》注)《左傳》記載,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周鄭繻葛之戰“旝動而鼓”。漢朝賈逵引《范蠡兵法》,亦將“旝”解釋為飛石。東漢以後,礮成為軍隊中的重要攻守器具。東漢建安五年(200),曹操攻袁紹時使用的“霹靂車”,是最早出現的車礮。隋大業十三年(617),田茂廣製造“雲旝三百具”,號稱“將軍礮”。唐至德二年(757),李光弼製造了用200人挽索發射的巨型礮,每發能傷數十人。宋朝戰爭頻繁,用礮更加廣泛。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圍攻宋都汴梁(今河南開封)時,曾“一夜安礮五千餘座”。金天興三年(1234)蒙古軍攻汴梁,架礮數百具攻擊龍德宮,晝夜發礮,落下的石彈,幾乎與裡城相平。其中最大的十三梢礮,能發射上百斤重的石彈,需要四、五百人同時拽放。蒙古軍西征時,主要靠礮攻取城壘。明朝以後,礮逐漸為火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