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安號運載火箭

[拼音]:dazuigu

流行於福建省閩南地區和臺灣省的一種喜劇性的說唱藝術。亦名觸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臺灣人民至今叫觸嘴古,觸嘴是鬥口、舌戰的意思,古就是講古、講故事的意思。在閩南方言中,“嘴鼓”也作“腮”、“嘴巴”解,答嘴鼓也可解釋為專靠嘴巴對答,以語言風趣取勝,內容不一定都是“古”(故事)。答嘴鼓在港澳地區以及講閩南方言的海外僑胞中也廣泛流傳。

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沒有文字記載,但在古老的梨園戲以及提線木偶戲、高甲戲中都運用答嘴鼓的形式插科打諢。舊時和尚、道士做法事,也穿插使用這種形式,可見它在民間流傳很久。在閩南地區,古來民間賣藝的、賣藥的在招攬生意時,乞丐在行乞時,說的話都講究押韻,即興發揮,如同順口溜一樣。甚至民間婚喪時也常採用一種“念四句”的韻語形式,例如新娘入洞房時的“念四句”是“雙腳踏入來,交椅兩邊排。新娘是天使,女婿狀元才”。由於“念四句”在民間廣泛流傳,逐漸在人們日常談天說地時,也被運用來戲謔論爭。它要求雙方反應靈敏,口舌流利,如一方接不下去,就會引起鬨堂大笑。這種形式逐漸發展成為答嘴鼓。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大軍進駐臺灣,將士多為閩南人,“念四句”也傳至臺灣,當地稱為“四句聯仔”,後來逐漸發展為“觸嘴古”,與閩南的“答嘴鼓”形式相同。

答嘴鼓是二人對口爭辯的形式,近似北方的對口相聲,但又不盡相同。它的對白是嚴格押韻的韻語,語言節奏很強,又有些像北方的數來寶,只是不用擊節樂器。但在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這種形式時,曾使用扁鼓、小鈸、品蕭、南噯、大吹等樂器,做為段落之間的間奏,並以扁鼓做指揮,所以答嘴古也寫做答嘴鼓。偶爾有一人來說答嘴鼓,也是摹擬二人對話。答嘴鼓的藝術特點是用韻語對話為形式,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閩南方言來構成笑料,以表達一定的主題。一般只憑語言的風趣、幽默以及韻語的巧妙運用吸引聽眾。傳統節目如《烏貓烏狗》、《鴉片歌》、《瞎子啞吧打架》等,抗日戰爭前曾經錄製成唱片,臺灣的現代作品《夫妻相罵》也很有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一古老的曲種成為及時反映現實生活的文藝武器。早在50年代就出現了《鱉追飛機》、《笑什麼》、《女隊長》等一批優秀作品。70年代以後,又借鑑相聲藝術的利用語言來構成“包袱”的手法,產生了《煉紅心》、《慶新春》、《中秋月圓》、《唐山過臺灣》等比較新穎、成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