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寯

[拼音]:zhongzai tielu

[英文]:heavy haul railways

一種行駛列車總重大、行駛大軸重貨車或行車密度和運量特大的鐵路,用於輸送大宗貨物。行駛列車總重大的鐵路,是指行駛列車總重約為 10000噸的單元列車(例如在北美和澳大利亞)或合併列車(例如在蘇聯)的鐵路,有的列車總重可達20000噸。行駛大軸重貨車的鐵路,例如美國和加拿大鐵路最大裝載量為100短噸的貨車軸重可達30短噸,澳大利亞鐵路貨車最大軸重為30噸。行車密度和運量特大的鐵路,多半為客貨混合輸送的鐵路,例如中國東部約有10000公里鐵路其年通過總重已接近或超過1億噸公里/公里,澳大利亞東海岸鐵路的年通過總重也已超過6千萬噸公里/公里。蘇聯工礦地區某些鐵路年通過總重已超過1億噸公里/公里。但這些鐵路上的貨車軸重不一定很大,列車也不一定很重。過載鐵路主要用於輸送大宗原材料貨物,例如煤炭和其他礦石、木材、糧食等。

行駛列車總重大、行駛大軸重貨車或行車密度和運量特大的鐵路具有相同的或類似的技術問題,例如:

(1)單元列車或合併列車的編組、操縱和執行的問題;

(2)大軸重車輛和大運量對軌道的破壞以及對鋼軌的嚴重損傷和磨耗問題;

(3)各種特徵的過載鐵路的輪軌關係問題和技術經濟問題;

(4)同重載鐵路相配合的大宗貨物集中裝車和卸車的裝置問題等。

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出現過載鐵路。當時美國東部的煤礦與鐵路合作組成總重約10000噸的單元列車,將整列車煤炭直接送往發電廠或港口,中途不經過任何編組作業。但這種高效率的鐵路運輸方式當時並未引起重視而被推廣。到了60~70年代,隨著各生產大宗原材料國家的鐵路運量增長,過載鐵路受到各國鐵路的重視,採用了不同的措施來適應運量增長的需要。

過載鐵路在技術上還存在著各種問題,需要各有關國家鐵路的科技人員共同來研究解決。1978年由澳大利亞發起在澳大利亞的佩斯市舉行了有加拿大、美國、巴西、南非等有關鐵路的科技人員參加的第一屆國際過載鐵路會議。1982年在美國科羅拉多斯潑林斯召開了第二屆國際過載鐵路會議,除第一屆會議參加的各國科技人員外,中國鐵路也派科技人員參加。在第二屆過載鐵路會議上,與會人員醞釀成立國際過載鐵路會議的常設機構來領導這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國際科技合作,共同來解決過載鐵路中出現的技術問題。1984年在美國華盛頓成立了國際過載鐵路會議(簡稱IHHR)的非官方組織,並組成了由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南非的鐵路科技人員組成的國際過載鐵路顧問委員會,指定人員處理日常事務。

會上決定1986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第三屆國際過載鐵路會議應以過載鐵路的經濟效益問題作為中心開展徵文及討論。(見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