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發電控制

[拼音]:feishui zhonghe chulifa

[英文]:neutralizatio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酸和鹼相互反應生成鹽和水的過程稱為中和。利用中和作用處理廢水的方法稱為廢水中和處理法。採用這種方法可以處理並回收利用酸性廢水和鹼性廢水,還可以調節酸性或鹼性廢水的pH值。

中和處理的基本原理是,使酸性水中的H+離子與外加的OH-離子或使鹼性廢水中的OH-離子與外加的H+離子相作用,生成弱離解的水分子,同時生成可溶解或難溶解的其他鹽類,從而消除它們的有害作用。

酸鹼中和時,反應雙方的數量關係服從當量定律,即參與中和反應的酸和鹼有相等的當量數。酸溶液和鹼溶液若當量濃度相等,則兩種等容積的溶液可以完全中和;如果雙方的當量濃度不相等,則兩種溶液完全中和所需的容積各同它本身的當量濃度成反比。

在中和反應過程中,當溶液中原有的酸或鹼恰好被外加的鹼或酸完全中和時,亦即反應雙方的當量數相等時,稱為達到中和反應的等當點(或當量點)。達到中和等當點的溶液,其pH值並不一定等於7.0,即等當點不一定就是中性點。如強酸同弱鹼作用生成酸性鹽,達到等當點時,水溶液仍呈酸性;強鹼同弱酸作用生成鹼性鹽,達到等當點時,水溶液仍呈鹼性。只有當強酸同強鹼中和達到等當點時,溶液中的H+都已同OH-中和,生成的中性鹽不發生水解,溶液才呈中性。

在酸性或鹼性廢水處理中,往往利用中和反應。如酸性廢水利用鹼性廢水中和,向酸性廢水中投加鹼性廢渣,以及通過鹼性濾料層過濾中和等。而鹼性廢水,可利用酸性廢水中和,向鹼性廢水投加中和劑,以及利用煙道氣中和等。60年代中國發展了高速率石灰石濾料中和濾塔,用來處理低濃度酸性廢水,效果很好。在進行中和處理時,要藉助pH值自動測定儀進行監測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