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纖維

[拼音]:Keluoliaofu

[英文]:Серг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оролёв (1906~1966)

蘇聯著名火箭和航天系統總設計師,蘇聯科學院院士。1906年12月30日生於日托米爾,卒於1966年1月14日。1924年畢業於敖德薩建築職業學校,1929~1930年先後從莫斯科高等技術學校和莫斯科飛行員學校畢業。科羅廖夫於20年代末結識К.Э.齊奧爾科夫斯基,有志於火箭研製。1932年他領導噴氣推進研究小組開始研製液體火箭,1933年8月發射蘇聯第一枚液體火箭 ΓИРД-09。同年9月,噴氣推進研究小組與氣體動力實驗室合併為噴氣科學研究所,科羅廖夫任副所長。1942年擔任特別設計局的發動機副主任設計師,設計和製造戰鬥機使用的液體火箭助推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作為總設計師組織仿製德國 V-2火箭,隨即領導近程和中近程彈道導彈的研製工作。還利用彈道導彈改裝成探空火箭,把科學探測儀器和動物送入太空,為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飛船提供太空環境資料。科羅廖夫從1953年開始領導研製P-7洲際彈道導彈,1956年又將P-7導彈改裝成“衛星”號運載火箭,使蘇聯在1957年8月和10月先後成功發射世界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見“人造地球衛星”1號工程)。在他的領導下又陸續研製出“東方”號運載火箭、“聯盟”號運載火箭、“閃電”號運載火箭等,並用這些運載火箭先後發射了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號飛船、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金星”號探測器和“火星”號探測器以及“上升”號飛船、“聯盟”號飛船、“電子”號衛星、“閃電”號通訊衛星等航天器。科羅廖夫於1957年獲列寧獎金。他還獲得列寧勳章3枚和榮譽勳章1枚。月球背面最大的環形山以科羅廖夫命名。他的主要著作彙集在《С.П.科羅廖夫院士創造性的道路》一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