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形上的控制理論

[拼音]:zhongguo kexueyuan huagong yejin yanjiusuo

[英文]:Institute of Chemical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

1958年10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建所的宗旨是應用化工原理和技術,研究強化現有冶金過程和發展新的冶煉方法,並結合冶金過程的研究發展新型的高效裝置。1978年確定的研究方向是以中國金屬礦產資源為主要物件,開展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和化學反應工程學的研究,應用和發展流態化焙燒、溼法冶金及高溫冶金中的新技術,探索分離提取和綜合利用的新方法、新規律和新過程。過去的研究工作側重工藝流程,80年代初逐步採用冷態模型等實驗技術和數學分析方法,結合金屬礦物的化學特性和反應規律,以圖提出新的工藝原理和新的裝置設計。

該所設有9個研究室和1個附屬工廠,分別開展高溫冶金、流態化技術、溼法冶金、計算機應用、化學分析、物理檢驗、儀表測試、裝置加工和圖書情報等方面的研究和技術工作。累計至1982年底共寫出研究報告1330篇,取得科學技術成果182項,其中較為重大的科技成果有25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三等發明獎、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等共3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