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齒輪傳動

[拼音]:wushui guangai

[英文]:wastewater irrigation

利用經過處理的城市生活汙水及工農業廢水灌溉農田和草場,為農作物提供生長髮育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進行汙水灌溉可以減少排入江、 河、 湖、海的汙水量,從而減輕天然水體的汙染負荷。

中國汙水灌溉是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60年代初期,為給農業發展提供水肥,併為城市汙水尋找出路而發展起來的。汙水灌區,一般都取得較好的增產效果,因而在一些地區,特別在大中城市郊區,發展很快。中國80年代的汙灌面積,估計已超過2000萬畝,利用汙水量約佔總汙水排放量(370億m3)的20%。汙水含氮量在15~75ppm之間,因而在缺少灌溉水源的地方,汙水是農業增產的一種水肥資源。許多國家也利用處理後的汙水進行灌溉。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64%的再生汙水用於農業灌溉;蘇聯農業汙灌面積約有150萬公頃;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80年代有汙灌面積6萬多公頃,灌溉作物主要為青貯飼料和牧草。

土壤-植物系統對汙水有一定的淨化能力。在引汙灌田過程中,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可達94%~99%,總氮去除率67%~84%,磷去除率44%~99%。因此,許多國家把汙灌作為汙水處理的一種手段。此外,用氧化塘作為處理灌溉汙水的設施,不但可使汙水得到必要的淨化,同時還具有調蓄水量的功能,在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推廣使用。但是,利用未經處理的汙水灌溉,特別是利用含有有害物質的汙水灌溉,會導致農田汙染,降低農產品質量及產量。同時,有些重金屬及有害物質通過農產品進入人類食物鏈,以及超量的氮汙染地下水或匯入地表水,致使飲用水硝酸鹽超標,從而影響人類的健康。汙水中往往含有較多的鹽分,灌溉後會破壞土壤結構或導致土壤鹽鹼化等。因此,對汙灌系統,必須合理規劃,加強管理,經常監測,以求興利除弊,發揮預期效益。

選擇汙水灌區時,應考慮地形、土壤、地下水、氣候及土地利用狀況等條件。汙灌區應選擇種植耐水、喜氮,對汙水成分不敏感的農作物,灌水方法宜採用溝灌、畦灌或噴灌、地下滲灌。汙灌區應建立必要的排水系統,使積聚在土壤中的鹽分通過汙灌被沖洗排走。加強環境監測工作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及人民健康。規劃汙灌系統,還應考慮必要的蓄水設施,如氧化塘、氧化溝等,使汙水能常年利用。超量氮是汙灌中導致環境汙染問題的主要因素。按照氮的平衡,計算灌水量可以避免氮汙染。

參考文章

汙水灌溉冇什麼條件要求?環保百科造紙汙水灌溉對地下水及土壤的影響研究廢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