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法式

[拼音]:V xingcao jinshu-yanghuawu-bandaoti jicheng dianlu

[英文]:V-groove MOS integrated circuit

在矽片表面上刻蝕出V型凹槽,並利用雙擴散或外延生長等工藝在槽內製作的MOS積體電路,稱為 VMOS電路。

基本原理

有些化學試劑對矽單晶的不同晶面有不同的腐蝕速率,即各向異性的腐蝕特性。使用某些專門的腐蝕液,如N2H4和H2O各佔50%的溶液、18克分子濃度的KOH等,對矽的腐蝕速率為[100]>[110]>[111],[100]晶面的腐蝕速率幾乎是[111]晶面的100倍。使用SiO2作為腐蝕掩模,可以在[100]晶面的矽片上腐蝕出由四個會聚的[111]晶面組成的孔,形狀如同倒置的金字塔。腐蝕深度與氧化層開口寬度之比為 0.707,每一個腐蝕出的[111]面與矽片表面成54.74°角。使用另外的腐蝕液,對不同電阻率的矽有不同腐蝕速率,可使腐蝕前沿成為截頂的倒置金字塔形的腐蝕坑。前者腐蝕坑的剖面為 V形槽,後者則為U形槽。

結構

經過外延生長、雙擴散或離子注入等工藝加工的矽片,經過腐蝕可製成VMOS或UMOS場效應電晶體,其結構如下圖。N+矽襯底上的N-層是靠外延生長得到的。P型層和N+層用雙擴散法或離子注入法獲得。其他柵極和氧化層的製做與常規MOS工藝相同。這種MOS電晶體的溝道是口字形,位於P型區的傾斜表面上。V型(或U型)槽有一定傾角,所以溝道長度約為P型層厚度的1.5倍。在溝道與漏之間設定N-外延層,是為了增加擊穿電壓並減少輸出電容。

應用和發展

VMOS電路的優點是利用立體結構提高整合密度,獲得自對準(由擴散層深度而不是由光刻解析度決定)的短溝道結構,可用於高密度大規模積體電路。它能與E/D NMOS或 DMOS電路(見雙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積體電路)技術相容。但是,這種工藝比較複雜,[111]晶面溝道的電子遷移率低,除少數高密度的只讀儲存器產品外,對其他產品尚未推廣應用。另一方面,VMOS電晶體由於溝道短,寬長比可以做得很大,沒有二次擊穿效應,而且可用於多數載流子器件的抗輻射方面,在作為高頻大功率有源器件方面有重要進展。設計的主要問題是既要有低的導通電阻,又要有高的擊穿電壓。對於VMOS結構高頻功率管,通過選擇合適的外延層(電阻率和厚度)、採用多 V型槽並聯、加離子注入保護環和檯面結構等方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採用UMOS結構可使槽底平坦,減少電場集中效應,能提高擊穿電壓。同時,在柵極加正電壓時,柵漏覆蓋區變為累積層,也有利於擴充套件電阻的減小。擊穿電壓高達幾百伏的VMOS電晶體已經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