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教育

[拼音]:hugua

[英文]:Lagenaria siceraria var.hispida

葫蘆科(Cucurbitaceae) 葫蘆屬一年生蔓性草本。又名瓠子、扁蒲、葫蘆。以幼嫩果實供食用。原產印度和熱帶非洲。中國古時以其老熟乾燥果殼作容器,也作藥用。《詩經》中已有記載。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及桐鄉羅家角遺址先後出土葫蘆果實及果皮遺存,說明中國的葫蘆栽培史也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瓠瓜在全國廣泛分佈,而以長江以南為主。

形態和型別

瓠瓜根系發達,莖為蔓性,長可達3~4米,分枝性強。單葉,互生,葉片呈心臟形,上面有茸毛。雌雄異花同株。有時也產生兩性花,但所結的果實常為畸形果,無食用價值。花白色,多在夜間以及陽光微弱的傍晚或清晨開放。雄花多生在主蔓的中、下部,雌花則多生在主蔓的上部。側蔓從第1~2節起就可著生雌花,故以側蔓結果為主。瓠果,開花後10~20天即可採收,其幼嫩的果皮及胎座柔嫩多汁,可食用;老熟後果皮硬化,胎座組織也乾枯,不可食。瓠瓜的果實形狀變異很多,可分為:

(1)長瓠子或蒲瓜(var.clavata)。果實長圓筒狀,長達50~70釐米,直徑6~10釐米,上下粗細幾乎相等,也有呈棒槌狀的;

(2)長柄葫蘆(var.caugourda)。果實先端為圓球狀,近果梗一端有細長的果頸;

(3)杓蒲或稱大葫蘆(var.depressa)。果實圓球形至扁圓形,老熟果可作瓢;

(4)細腰葫蘆或通稱葫蘆(var.gourda)。果實中段有一“細腰”,兩端均呈圓球形;

(5)觀賞葫蘆或稱小葫蘆(var.microcarpa)。果實長僅10釐米左右,有一細腰或一長果頸。5個變種的染色體數均為2n=22,可相互雜交。

栽培

瓠瓜為喜溫植物。生長適溫20~25℃。栽培時一般先育苗、然後定植到露地。種皮較厚,發芽較慢。爬地栽培的畝栽1000株左右,支架栽培的畝栽2000株左右。為使主蔓早生側蔓,多生雌花,當主蔓生出4~6節後,即可將主蔓的頂芽摘去。也可用植物激素處理,促使主蔓早生雌花,提早結果。瓠瓜對肥料及水分要求較高,要施足基肥,並多次追施速效氮肥。不耐澇、旱,在多雨地區要注意排水,乾旱時要及時灌溉。主要害蟲有蚜蟲和黃守瓜;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用途

瓠瓜幼果含水量達95%,每 100克鮮重約含維生素C10~15毫克,以及少量的糖和磷、鈣等。味清淡,品質柔嫩,適於煮食,不宜生吃。有些品種,因果肉中含葫蘆苷的配糖體而帶苦味。生產上選用無苦味的雙親本並控制授粉,所結種子的後代即無苦味。

參考文章

菠菜、大白菜兩頭搭配瓠瓜、甜玉米早熟栽培糧食作物瓠瓜的營養價值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