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拼音]:guihua

[英文]:Osmanthus fragrans

木犀科(Oleaceae)木犀屬常綠灌木至喬木。又名木犀、巖桂、九里香等。因其葉心有縱紋,形如圭而得名。原產中國西南、中南地區,今湖北咸寧等地尚有野生桂花林。春秋時代已用桂花釀酒。漢初上林苑中栽植有桂花。明代衡山神祠前的山路、夾道皆鬆、桂相間,長達20公里,蔚為壯觀。現長江流域廣泛分佈。廣西栽培最多。18世紀從中國傳至歐洲。

形態和種類

株高達20米。自然株形隨樹齡增長而有不同變化,從橢圓而圓球形,最後成扁圓形。葉對生、革質、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全緣或上半部疏生鋸齒。葉腋間2~6芽重疊著生,上層芽常分化為花芽。花小,簇生於葉腋,淡黃、乳白或橙紅色,極芳香。核果橢圓形,熟時灰藍色,含種子1粒。主要變種、 品種有:

(1)金桂(O.fragrans var.thunbugii)。花黃色。為栽培最多的一個變種。

(2)銀桂(O.fragrans var.latifolius)。 花黃白或淡黃色。

(3)丹桂(O.fragrans var.aurantiacus)。為珍稀變種。花橙色、橘紅至淺橙。

(4)四季桂 (O.fragrans var.semperflorens)。為珍稀品種。植株較矮而萌櫱較多,花香不及上述品種濃郁。但每年開花次數約10次或連續不斷,以秋季為盛。(見彩圖)

繁殖和栽培

桂花樹性喜光,喜溫暖通風環境,能耐高溫,也較耐寒,在-28℃條件下成年樹無明顯凍害。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喜肥,也耐瘠薄,但不耐水溼。用壓條、扦插、嫁接或播種繁殖均可。壓條繁殖約經1年後切離分植。 扦插後約需30~40天生根。嫁接多選用1~2年生的女貞、小葉女貞或流蘇樹作砧木,於春季萌芽前在近地表處行切接。播種繁殖可在初夏結實時隨採隨播。對主幹明顯、通直者,應隨時剪去萌櫱以養成喬木型。反之,可不去萌櫱,以養成灌木型。在春秋兩季,20年生以下的苗木帶土球移栽易成活,植株低矮的種類也可盆栽。實生苗約10年左右開花,營養繁殖苗2~4年即可開花。 為長壽樹種。春夏間能抽2次梢。花期9~10月。果於翌年初夏間成熟。

園林應用

可孤植、叢栽或成片種植。淮河以北地區多作盆栽。秋季開花時香氣四溢、沁人心脾。花朵是食品和輕工原料,除食用外,枝、葉、花可入藥。木質堅實細密,是雕刻良材。

參考文章

李時珍認為桂花有何功用?中醫桂花壇燜雞的加工方法雞桂花山楂糕加工技術果樹園藝桂花獼猴桃醬的加工果樹園藝桂花魚(鱖魚)病毒流行特點及防治水產/漁業花生品種――桂花27經濟作物花生品種――桂花26經濟作物紅背桂花的栽培要點觀賞園藝桂花酒的由來飲食“五一”節家庭冷餐會菜餚-桂花蜜汁牛肉如何製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