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乳菇

藥材名稱:普藍獐牙菜

名稱出處:《藏藥志》

概況

異名:滴達(西藏普蘭縣藥材名),蒂達(《中國民族藥志》)

基源:為龍膽科獐牙菜屬植物普藍獐牙菜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普藍獐牙菜Swertia ciliata(D.Don ex G.Don)B.L.Burtt(Ophelia ciliata D.Don ex G.Don;Swertia purpurascens Wall.)

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0~48cm。莖直立,常帶紫色,四稜形,從下部起分枝,枝斜升。葉片披針形,長0.8~4.5cm,寬0.3~2cm,先端急尖,邊緣外卷,葉質薄,具明顯的3~5脈。圓錐狀復聚傘花序,多花,開展;花梗絲狀,長達2.5cm;花5數,直徑1~1.2cm;花萼綠色,裂片略不等大,花時反折,長5~6mm,寬1.5~2mm,邊緣及背面中脈深紫色,明顯突起;花冠汙紫色,基部具環狀的深色暈,裂片卵狀披針形,長6~7mm,基部具1個半圓形、裸露腺窩,腺窩之上具2個深色斑點;花絲深紫色,下部擴大並聯合成短筒包圍子房,花葯藍紫色,橢圓形;子房具短柄,花柱細瘦,柱頭頭狀。蒴果卵形,長7~10mm。種子淡黃色,近球形,直徑約0.3mm,表面有突或近平滑。花果期7~9月。(圖見《藏藥志》.105頁.圖4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3600~3700m山坡,水溝邊。分佈於中國西藏西南部。阿富汗、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尼泊爾、錫金也有分佈。

藥性

性味:苦,寒。

功效:清肝利膽,退黃疸。

主治:黃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g。

臨床應用

方選和驗方: ①《中國民族藥志》:“治肝膽疾病,肝病引起的發熱,肝區疼痛,胃痙攣:蒂達18g,紅花27g,綠絨蒿24g,渣馴15g,藏木香12g,巴夏嘎9g,波稜瓜子6g。共研細末,再加入牛黃粉3g,混勻,1次5~10g,1日3次。” ②《中國民族藥志》:“治急性肝炎,肝腫大:蒂達15g,紅花12g,訶子、綠絨蒿、甘青、青蘭、嘎的、木香、紫檀香或降香各3g,芫荽子5g,渣馴11g,波稜瓜子1g,餘甘子5g,滑石9g,藏木香6g。共研細末,再加入牛黃(細末)2g。混勻,1次1~1.5g。早飯前和晚上睡覺各服1次。” ③《中國民族藥志》:“治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蒂達、榜嘎各30g,藏小檗、帕力嘎、巖白菜各20g。共研細末,1次6~9g,1日2次,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