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叉菜

藥材名稱:藤仲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槍花葯、土杜仲(雲南),剎槍龍喃(傣語)。

基源:為夾竹桃科鹿角藤屬植物毛葉藤仲的根及莖皮。鹿角藤屬全世界約20種;中國產7種,栽培1種,4種藥用。

原植物:毛葉藤仲Chonemorpha valvata Chatt.

形態:粗壯木質藤本;幼枝被黃色短柔毛,小枝皮孔不明顯,全株各部折斷有白乳汁流出。葉對生,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5~30cm,寬10~20cm,頂端急尖或渾圓,基部圓形,葉背被短柔毛;葉脈明顯。聚傘花序頂生;花淡紅色;花萼5裂至基部,裂片攝合狀排列,內面基部具齒狀腺體;花冠近高腳碟狀,花冠筒內面密被柔毛,裂片倒三角形,長4cm,頂端寬4cm,向右覆蓋;雄蕊著生花冠筒的中部,花葯箭頭狀,花絲被微柔毛;花盤環狀,頂端淺裂,比子房短;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絲絲狀,頂端被微毛。蓇葖雙生並行;種子扁平,頂端有長絹質種毛。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3卷.205頁.圖版71)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900~1600m山地密林中、溝谷陰溼地方。分佈於中國雲南西南部。緬甸、泰國也有。

藥性

性味:甘、淡,平。有毒。 ①《雲南中草藥》:“淡,平。有毒。”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味甘、苦,性微溫。” ③《全國中草藥彙編》:“淡,平。有小毒。” ④《新華本草綱要》:“根,莖皮:味苦、澀,性平。有毒。”

功效:生肌止血,舒筋活絡,接骨。

主治:風溼骨痛,骨折筋傷和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傷出血:藤仲研末,撒佈患處。骨折:藤仲研末,酒調外敷。風溼:藤仲泡酒。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雲南中草藥》:“治骨折:藤仲研末,酒調成糊狀,敷患處。” ②《雲南中草藥》:“治風溼:藤仲30g,泡酒250g,浸泡3天后服,每日1次,每次15ml。” ③《雲南中草藥》:“治外傷出血:藤仲末撒傷處。”